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
原图链接

英文名称 :Thromboangiitis Obliterans

就诊科室 :内科

多发群体 :20~40岁男性吸烟者

发病部位 :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

常见病因 :寒冷,抽烟,遗传因素等

常见症状 :疲劳、寒冷,皮肤苍白、发绀,麻木

刺痛、灼热感,患足肌肉明显萎缩

皮肤干燥,汗毛脱落等

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四肢末端中、小静脉,节段分布的慢性复发性血管炎,病理特征是炎细胞浸润性血栓,而血管壁很少受累。男性多见,与吸烟有很大的关系。临床特点是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初起趾(指)间怕冷,苍白,麻木,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 [1]

病因

发病机制不太清楚。寒冷是其诱发因素。吸烟与本病的发生、病情进展、症状恶化、复发、预后密切相关,戒烟后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可能是因为烟碱有收缩血管的作用,或对烟草的某些成分发生变态反应。其他的因素有遗传因素、性激素、血浆因子异常和高凝状态、免疫状态紊乱、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等。 [2]

临床表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发于寒冷季节,以20~40岁男性多见;主要累及下肢,尤其是左下肢静脉,以侵犯足背胫动脉多见。患者多有受冷、潮湿、嗜烟、外伤等病史。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多发于老年人(50岁以上)。

因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和闭塞,并引起供血不足或缺血而产生临床症状。根据疾病发展过程,临床分为三期。

一期局部缺血期

患者有雷诺现象,初起患肢有疲劳、寒冷等感觉,皮肤出现一过性或持续的苍白、发绀,麻木、刺痛、灼热感。患肢上举时苍白,下垂时肤色变红。患者间歇性跛行,每行走一段路程后觉患肢小腿或足底有酸胀疼痛感而出现跛行,休息片刻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再行走同样或较短距离时,患肢酸胀疼痛出现。随着病情的加重,行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部分患者小腿出现游走性红硬条索(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二期营养障碍期

随着间歇性跛行的行走距离日益缩短,最终出现在静息状态下患肢持续性疼痛,称为静息痛。尤以夜间疼痛剧烈。若合并神经炎,疼痛范围扩大,呈电击状疼痛,病人往往取弯腰屈膝而坐,肢体悬垂床边而卧,以缓解疼痛。患足肌肉明显萎缩,皮肤干燥,汗毛脱落,趾甲增厚,且生长缓慢。

三期组织坏死期

若动脉管腔完全闭塞,组织供血停止,则肢端发生干性坏疽,指/趾尖或甲周发黑、干瘪,随后发展成溃疡或坏疽。坏死的指/趾端自行脱落,形成经久不愈的溃疡。合并感染时,则红肿明显,患足剧烈疼痛,全身发热,转为湿性坏疽。 [3]

检查

肢体超声多普勤血流图甲皱微循环动脉造影血脂血糖等检查,可以明确诊断,有助于鉴别诊断,了解病情严重程度。 [4]

诊断

年轻吸烟患者有肢体缺血症状,尚存在:腘窝以下动脉闭塞,无近端动脉疾病;存在或有浅表性游走性血栓性静脉炎的症状或病史;上肢静脉受累;无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即可确诊。 [5]

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闭塞性动脉硬化雷诺病糖尿病性坏疽CREST综合征硬皮病等鉴别。 [6]

治疗

药物治疗

血管扩张剂;②抗凝剂;③血小板抗聚剂;④改善微循环的药物;⑤前列腺素E1;⑥止痛剂;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⑧糖皮质激素效果不肯定,主要在急性期短期使用;⑨合并感染时使用敏感抗生素

手术治疗

腰交感神经切除术;②动脉旁路术;③动静脉转流术;④动脉血栓剥离术;⑤截肢术:晚期溃疡不愈,坏疽无法控制者,可采用截肢术。 [7]

预防

患者要保暖,避免外伤戒烟,早期进行适当运动锻炼,以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缓解症状,保存肢体。 [8]

参考来源

  • 代义壮,钱玮.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疗效观察. 《 中国厂矿医学 》 , 2003  
  • 陈品英,刘建魁.   血管再生方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五项指标的疗效影响. 《 CNKI 》 , 2011  
  • 冼峰.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辨证施治. 《 CNKI;WanFang 》 , 2010  
  • 曾嵘,叶炜,李拥军,邵江等.   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管重建术近中期结果. 《 WanFang 》 , 2013  
  • 李娜,曲晓波,蔺爽,李辉等.   四妙勇安汤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的保护作用.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 2013

文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