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防已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防己
t0132bb2ec3d479ce5c.jpg
图片来源 [来自 防己]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防己

汉语拼音:Fánɡ Yǐ
  别   名:粉防己、粉寸己、汉防己、土防己、石蟾蜍、蟾蜍薯、倒地拱、白木香、猪大肠、长根金少年犯
  性   味:味苦、辛,性寒;归膀胱、肺经
  功   能: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主   治:风湿关节疼痛;湿热肢体疼痛;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湿肿。

防己 中药名。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tetrandraS.Moore的干燥根。习称“汉防己”。具有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风湿痹证,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湿疹疮毒。[1]

药性简介

别名

汉防已、瓜防已、石蟾蜍、长根金少年犯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1.李当之《药录》:防己,其茎如葛蔓延,其根外白内黄,如桔梗,内有黑纹如车辐解者良。2.《别录》:防己,生汉中川谷。二月、八月采根,阴干。

来源

药材基源:为防已科植物粉防已睥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tetrandra S. Moore

采收和储藏

秋季采挖,修去芦梢,洗净或刮去栓皮,切成长段,粗根剖为2-4瓣,晒干。

原形态

粉防己,多年生缠绕藤本。块根通常圆柱状,肉质,深入地下,长3-15cm矸径1-5cm;外皮淡棕色或棕褐色;具横纹。茎枝纤细,有直条纹。叶互生;叶柄长5-6cm,盾状着生;叶片三角状宽卵形或阔三角形,长4-6cm,宽5-6cm,行端钝,具小突尖,基部平截或略呈心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两面均被短柔毛,下面较密,掌状脉5条。花小,单性,雌雄异株;雄株为头状聚伞花序,总状排列;雄花;萼片4,排成1轮,绿色,匙形,长约1mm,宽约0.5mm,基部楔形;花瓣4,绿色,倒卵形,长约0.9mm,宽约0.7mm,肉质,边缘略内弯,有时具短爪;雄蕊4,花丝合生成柱状,上部盘状,花药着生其上;雌株为缩短的聚伞花序,呈假头状,总状排列;雌花;萼片4,排成1轮;花瓣4;子房椭圆形,长约1mm,花柱3,乳头状。核果球形,红色,直径5-6mm;内果皮长、宽均为4-5mm,背部有4行雕纹,中间2行呈鸡冠状隆起,每行有15-17颗,胎座迹不穿孔。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旷野草丛和灌木林中。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1. 防己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