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阿瑟·布利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瑟·爱德华·多蒙德·布利斯照片来自 npg.org.uk

阿瑟·爱德华·多蒙德·布利斯爵士,CH,KCVO(英语:Sir Arthur Edward Drummond Bliss,1891年9月2日出生于伦敦-于1975年3月27日去世,伦敦),,是20世纪上半时期英国著名作曲家之一。早期的,实验性的作品以及他后来的更主观的作品。

布利斯沃恩·威廉斯古斯塔夫·霍尔斯特的指导下学习。直到20世纪20年代早期,他的音乐经常是实验性的,例如,Rhapsody(1919),用于独奏声音和室内乐团,其中声音起著重要的作用,唱出发声(无意义的音节),以及彩色交响曲(1922年,1932年修订版),其四个动作旨在暗示紫色,红色,蓝色和绿色。后来,虽然他从未放弃过实验,但他开始以古典形式创作,例如,双簧管和弦乐的五重奏,单簧管和弦乐,钢琴协奏曲和室内乐团的对话。布利斯为三部电影创作了乐谱,包括“ 未来之物”(1935年; HG威尔斯之后)。其他作品包括电视歌剧“ 托比亚斯”和“天使”(1960年)以及他的合唱交响乐“ 早安英雄”(1930年)。布利斯的芭蕾舞剧是Checkmate(1937年;由Ninette de Valois编舞),Gorbals的奇迹(1944年;由Robert Helpmann编排)和Adam Zero(1946; Helpmann)。他的最后作品是一部名为“信仰之盾”的合唱作品,最初是在他去世几周后,在温莎圣乔治教堂举行的500周年庆典上进行的。布利斯于1950年被封为爵士,并于1953年成为女王音乐剧的大师。

在20年代,布利斯被认为是一位先锋派作曲家。他在芭蕾音乐中运用了史特拉汶斯基德布西的创作手法,在当时引起很大的反响。但30年代以后,他逐渐回归英国音乐传统。他晚年的一些作品结构复杂难解,体现出很高的创作技巧,如他的最后一部作品《变形变奏曲》等。

作品影视

Arthur Bliss: Checkmate (1937)


参考资料

  • britannica.com[1]
  • 影片来源[2]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