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道斯·赫胥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道斯·赫胥黎
圖片來自mplus

奧爾德斯·李安納德·赫胥黎英语:Aldous Leonard Huxley,1894年7月26日-1963年11月22日),又译阿道司·赫胥黎英格兰作家,属于著名的赫胥黎家族。祖父是著名生物学家、演化论支持者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他下半生在美国生活,1937年移居洛杉矶,在那里生活到1963年去世。他以小说和大量散文作品闻名于世,也出版短篇小说游记电影故事和剧本。通过他的小说和散文,赫胥黎充当了社会道德标准理想的拷问人,有时候也是批评家。赫胥黎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但是在晚年也对通灵题目如超心理学哲学神秘主义感兴趣。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赫胥黎在一些学术圈被认为是现代思想的领导者,位列当时最杰出的知识分子行列。

职业生涯

赫胥黎在17岁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未出版),并在20岁之后开始严肃的写作。他最初出版的小说都为社会讽刺小说,以《克罗姆·耶娄》(1921年)为始。

早年

奧尔德斯·赫胥黎于1894年出生于英国萨里郡的戈德尔明,是教师Leonard_Huxley_(writer)|李安納德·赫胥黎和他的首任妻子茱莉亚·阿诺德(Julia Arnold)的第三子。他的弟兄朱利安·赫胥黎安德鲁·赫胥黎日后都成为了杰出的生物学家。

赫胥黎最早在父亲的植物学实验室中学习,后来在一所名叫希尔塞德的学校(Hillside School)继续学业,然後进入伊顿公学[1]1911年,赫胥黎患上了角膜炎,这使得他“瞎了两三年”,这“终结了他早期想成为医生的梦想”。也使得他免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视力逐渐恢复后,1913年,他在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学习英语文学。1916年他编辑了《Oxford_Poetry|牛津诗歌》,并随后以一等荣誉毕业。

离开贝利奥尔学院之后,由于在财政上对父亲的亏欠,赫胥黎必须自己挣钱维持生计。他在伊顿公学教了一年法语,学生包括艾里克·布莱尔(即后来的乔治·奥威尔)和Steven Runciman|史蒂芬·伦西曼。但他在伊顿总体上被认为是一位不称职的、无法维持纪律的教师,虽然布莱尔等人对于他的用词技巧大为称赞。1918年,他曾在英国空军部短暂工作。

20年代,他曾经在位于比灵赫姆的技术先进的布鲁内尔蒙德化工厂工作了一段时间。他著名的科幻小说《美丽新世界》(1932年)的最新版序言提到这段经历便是他创作的来源。

參考文獻

  1. Hull, James. Aldous Huxley, Representative Man. LIT Verlag Münster. 2004. ISBN 978-3-8258-7663-0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