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陈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陈设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陈设

拼音;chén shè

释义;陈列;摆设。

陈设,也称为摆设、装饰、俗称软装饰。一般理解为摆设品、装饰品,也可理解为对物品的陈设、摆设布置、装饰。其在整个家居设计中,陈设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1]

词目

陈设

拼音

chén shè

引证解释

1、陈列;摆设。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琴》:“然君子所常御者,琴最亲密,不离於身,非必陈设於宗庙乡党,非若钟鼓罗列於虡悬也。”

唐 牛增孺 《玄怪录卷三》:月色如昼,街陌绳直,寺观陈设之盛,灯火之光,照灼台殿。

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张遵言》:“又揖四郎,凡过殿者三,每殿中皆有陈设盘榻食具供帐之备,至四重殿中方坐。”

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并不见有人陈设,早已几乘鹤驾鸾车,齐齐整整,摆列殿下。”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

2、陈列、摆设的物品。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王文正清德》:“一日御宴,陈设鲜华, 旦 ( 王旦 )顾视,意色不悦。”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邱生》:“既而入室,陈设尤华美。”

巴金 《灭亡》八:“我住在楼上,房里的陈设极其华丽,很合我底意思。”

3、安排。

4、犹陈述。

汉 刘向 《列女传·盖将之妻》:“妻耻不死,陈设五荣,为夫先死,卒遗显名。”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九章:“此日余母精神顿复,为余陈设各事无少暇。”

相关知识

陈设设计是从建筑内部把握空间,根据空间的使用性质和所处环境,运用物质技术和艺术手段,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美观、符合人的生理、心理要求,使使用者心情愉快,便于生活、工作、学习的理想场所的内部空间环境设计。

陈设品是指用来美化或强化视觉效果的、具有观赏价值或文化意义的物品。一件物品只有当其具有观赏价值、文化意义,又具备被摆设的条件时。才能称之为陈设品。

陈设的作用:1.氛围;2.空间感觉;3.室内风格;4.名族特征及个人爱好;5.陶冶情操。

陈设概括起来可包括两大类,即功能性(或称实用性)陈设和装饰性(也称观赏性)陈设。

发展历程

古埃及文明时期:精美的壁画、少且轻便的家具、精致的雕刻。

古希腊罗马时期:明媚、浓艳与精美、雕塑、杯盘、陶器瓶和质地柔软的纺织装饰品。

中世纪: 拜占庭波斯王朝特色、色彩斑斓的马赛克、纺织品

哥特时期: 尖券、束柱、基督教题材的绘画等元素出现在家具样式和室内陈设帷幔装饰中。

文艺复兴时期:高超的绘画艺术、以人为本的室内陈设理念。

巴洛克时期: 精神意念上的浪漫主义风格,室内陈设大量镶金镀银追求感官奢华。

洛可可时期:室内陈设显现出更多柔媚、温软、纤巧、细腻甚至琐碎,女权色彩及浓郁的脂粉味。

19世纪:新古典主义,改良古典主义风格。

浪漫主义风格: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相抗衡,这种思想在建筑上表现得超风脱俗趣味,异国风情。

工艺美术运动:1880,1890—1910达到顶峰,可分为直线风格和曲线风格。

新艺术运动:1900年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

20世纪初: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赖特的“有机建筑”、格罗皮乌斯包豪斯学院、勒·柯布西耶粗野的原生态风格、密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

21世纪:现代主义简约的空间与装饰艺术手法有机结合,绿色、生态、环保为主题的现代设计与装饰主流。

中国陈设的发展历史

距今8000多年前:磁山文化的陶器,仰韶文化在陶器上装饰明快醒目的黑陶彩纹样。

距今7000多年前:玉石用作装饰。

夏朝:青铜器制作精美,装饰多样。

东周至秦汉:漆器,外观华美和形状轻便,漆器工艺发展到高峰,漆器还成为具有精神功能的艺术品。

南北朝、唐:西方金银器皿和玻璃器皿,绢、纱、罗、绮等织物的运用和开始使用各种椅子和高桌。

明代(黄金时代):器物精美绝伦,民间工艺美术开始广泛发展,漆饰家具和硬木家具品种繁多,注重实用、舒适、色泽协调沉静,简洁,质朴、典雅的书卷气息,匀称的造型,清秀的线条。

清代(黄金时代):注重陈设效果、整体造型厚重强调形体的装饰美,绚丽、豪华、繁琐的富贵气派。

选择与布置

陈设品的风格选择主要涉及与室内风格的关系问题。因此,其选择有两条主要途径:一是选择与室内风格相协调的陈设品;二是选择与室内风格相对比的陈设品。

色彩的选择:陈设品的色彩选择应首先对室内环境色彩进行总体控制与把握,即室内空间六个界面的色彩一般应统一、协调,但过分的统一又会使空间显得呆板、单调。

陈列品造型、图案的选择:陈设品造型上采用适度的对比是一条可行的途径,陈设品的形态千变万化,带给室内空间丰富的视觉效果。

陈列品的质感选择:对于陈设品质感的选择,也应从室内整体环境出发,不可杂乱无序。在原则上,同一空间宜选用质地相同或类似的陈设以取得统一的效果,尤其是大面积陈设。但在陈设上可采用部分陈设与背景质地形成对比的效果,使其能在统一之中显出材料的本色。需重点突出的陈设可利用其质感的变化来达到丰富的效果。

陈设品的布置原则:

1.格调统一,与整体环境协调。

2.构图均衡,与空间关系合理

3.有主有次,使空间层次丰富。

4.注重观赏效果。

设计原则

在室内陈设设计的实践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可以归纳如下:

整体性原则:

室内陈设设计是一门相对独立的设计艺术,又同时依附于室内环境的整体设计。陈设设计师个人意志的体现、个人风格的突出、个人创新的追求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设计的艺术完美性和实用舒适性相融合,将创意构思的独特性和室内环境的风格相融合。这也是室内设计整体性原则的根本要求

形式美原则:

室内陈设的目标之一,就是根据人们对于居住、工作、学习、交往、休闲、娱乐等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要求,不仅在物质层面上满足其使用及舒适度的要求,还要求更大程度地与形式美的要求相吻合,这就是室内装饰设计的形式美要求。形式美的原则包括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变化与统一等。形式美的原则是现代艺术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它是现代艺术审美活动中最重要的法则。

时代性原则:

室内陈设设计包含着对建筑及室内设计文化的时代性、发展性内涵的追求。在室内环境中如何体现富于时代特征的新语言、新变化,如何将新的、充满活力的新形式、新工艺、新设计语言成功地融合到基础性、传统性的设计语言中去是室内陈设设计时代性原则的要求。

文化性原则:

室内陈设设计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它体现了人的基本生活态度、丰富多彩的生活行为以及对文化的追求。因此,设计师在进行陈设设计时,必须考虑到生活中的文化创造,考虑到室内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这可称之为室内陈设设计的文化性原则。需要指出的是,人们的生活行为是连续的,不会轻易因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要注意研究生活文化的内涵与文脉,掌握其发展与运动的规律,才能找到为人们的生活文化心理所接受的创意点,从而进行陈设设计。

创新原则:

室内陈设设计是一种艺术创造。如同其他艺术活动一样,创新是室内设计活动的灵魂。这种创新不同于一般艺术创新的特点在于,它只有将委托设计方的意图与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以及室内空间创造的意图完美地统一起来,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创新。可见,这种创新的自由是相对的,是在一定条件限制下的创新。

生态性原则:

尊重自然、关注环境、生态优化是生态环境原则的最基本内涵。室内环境的营造及运行与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统一发展,使建筑室内环境融合到地域的生态平衡系统之中,使人与自然能够自由、健康地协调发展是生态环境原则的核心。室内陈设设计应遵循这一原则,使室内环境的营造及运行与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统一发展,使人与自然能够自由、健康地协调发展是生态环境原则的核心。

以人为本原则:

室内陈设设计的目的,简单地说就是更加完善地为人们营造附和特定需求的生活和工作的室内环境。陈设设计应给予使用者以足够的关心,认真研究与人的心理特征和人的行为相适应的室内环境特点及其设计手法,以满足人们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需求。以人为本是室内陈设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应用

宾馆(饭店)建筑中的陈设品应用:宾馆饭店的陈设品,除功能性陈设外,作为主要体现精神内容的观赏性陈设,较为讲究,如书画、摆件、插花、植物等等。

办公建筑陈设品应用:办公空间的陈设品布置,除了满足使用方便,有助于提高办公效率外,陈列的位置也应恰当,且不应对工作产生妨碍。

商业建筑中的陈设品应用 :餐饮建筑中的实用性陈设品主要是各种餐具、酒水具、灯具等,餐具的选择体现了室内环境的风格、品位和档次,而餐饮建筑中气氛的营造则还需要一些其他装饰性的陈设来实现。

居住建筑陈设品应用 :

客厅、起居室:陈设品应有助于表达出家庭的个性与趣味,给人以轻松随和的感觉。

卧室:既然是私密性的休闲区域,在室内陈设布置上自然要尽量表现主人的性格及爱好。陈设品的选用,有助于完善卧室环境,不仅使人感觉身心松弛,而且也提供了自我发展、自我平衡的机会。

书房:书房宜布置雅致的陈设品,利于人们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或有一定涵义的陈设,激发人的上进心。书房中除了常用的文具外,宜多陈列一些古玩、书画、盆景等,这些陈设品风格比较雅致,适合于学习环境。陈设品的色彩也宜素淡为主。

浴室:在浴室中布置一些花卉、植物来产生柔和感,而且采用较鲜艳的色彩点缀,与浴室常见的白色或浅色墙面形成对比。

参考来源

《中国室内设计艺术 千年回眸》中国传统居室陈设:绘画与书法

参考资料

  1. 陈设软装的微博,新浪微博 , 2022-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