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陆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陆治(1496-1576年)字叔平,居太湖包山, 中国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明代中期画家, 弘治九年(1496年)生。[1]

简介

陆家世代耕读,陆治从小在书香环境中成长, 早年为诸生、贡士。陆治也曾经尝试参加科考担任公职,但都未能中选,于是转为书画,善画山水、花鸟。他的与文徵明有交谊,遂从学于文徵明门下(1470~1559),画史列入“吴派”系统,其成就在当时已经得到肯定。[2]

陆治山水用焦墨皴擦。花鸟工笔写意俱有生趣,点笔秀丽。敷色精研,能得黄筌意遗而兼有徐熙风格,与水墨简笔的陈淳,勾花点叶的周之冕,同为明代中后期花鸟画三大家 。

陆治生性性格耿介, 不轻易为人作画,五十岁左右隐居支硎山之后,种菊自赏,读书作画,用功更勤,对大自然的观察和体验也逐渐深刻。由陆治晚年近于冷峭的画风,显现出自己的格调[3]。有〈包山遗稿〉传世。作品有《包山遗稿》传世。作品有《竹泉试茗图轴》,《三峰春色图轴》,《花卉图册》,《幽居乐事图册》,《元夜宴集图卷》。

从目前传世《陆包山遗稿》来看,陆治诗文多见纪游山水和咏赞植物花卉之作,淡泊宁静的生活也反映在画作里,透出清逸脱俗的气质。陆治晚年生活清苦,甘于隐居生活,直到万历四年(1576)去世,没有放下画笔。

山水学“细文 ”(文徵明细笔风格) ,布局奇伟秀拔,风骨峭拔,并擅长花鸟,兼合工笔、没骨两体,有"妍丽派"之称[4]

知名作品

《支硎山图》,藏于台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仙圃长春图》卷,藏于台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海棠玉兰》轴,藏于台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与王谷祥合绘)

《绣壁莲峰图》,藏于台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花谿渔隐》轴,藏于台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雪窗见易图》轴,藏于台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花谿渔隐》轴,藏于台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榴花小景》轴,藏于台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练川草堂图》卷,藏于台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春山溪阁图》,藏于台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仙山玉洞图》,藏于台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蔬圃图》,藏于台湾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参考文献

  1. 清韵逸品. 明代画家陆治山水画作品欣赏. 每日头条. 2018-08-27 [2019-12-21]. 
  2. 明代画家陆治作品赏析. 搜狐. 2018-09-18 [2019-12-21]. 
  3. 故宫文物月刊. 国立故宫博物院. 1994. 
  4. Gems from Chinese arts.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