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鸡公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鸡公碗
图片来自香港福成元记


鸡公碗,或作公鸡碗鸡角碗客家人称为鸡公钵,为中国传统的一种家用陶器, 为何是鸡公?中国瓷绘艺术,图必有意。鸡公图案,代表男性雄武勇猛。直到清代乾隆皇帝好武功,鸡公一度成为当时工艺画师笔下的流行风尚。西汉时期韩婴也曾在《韩诗外传》中谓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鸡对中国人来说,乃吉祥的化身。

历史

鸡公碗最早出现在明代成化年间[1],当时是王公贵族喜爱的珍品[2],在清朝时期以及1960年代时候为中低下阶层的普遍用具。清末民初的鸡公碗在江西烧制,但生产成本高,不敌廉价洋瓷,曾一度停产;后来潮汕地区接力生产,鸡公碗又再度普及,更出口到东南亚香港。1960年代时期,各户人家皆有。 清末时期出品,鸡公灵秀威猛形如闹鸡,是因为乾隆皇帝好武功之故。 民国初期,鸡公体形渐见雄浑粗壮,色彩也较亮丽悦目。 踏入三十年代,政局开始动荡,正所谓“无得食都有得睇”,画匠唯有寄语温饱在餐具上,鸡型渐见肥润,有隐喻的。 六十年代打后,鸡碗开始转投泰国生产,虽然鸡型犹在,但牡丹与芭蕉叶愈见模糊。

图案

鸡公碗的图案除了公鸡外还有其他陪衬,早期的鸡公碗会在公鸡旁绘有其他小鸟及花丛[2],后来则常配以牡丹芭蕉,鸡谐音“家”,牡丹象征富贵,芭蕉是大叶植物,有“兴家成大业”、“功名富贵”等吉祥寓意。农耕社会时期,以鸡啼作警钟,开始一日之劳作,因此鸡公(粤语、闽语地区对公鸡的称呼)被赋有发家致富的良好愿望,而鸡公碗的含义更广更阔。早期的鸡公碗图案为人手绘制,近年则多改为机器印制,两者质感不同。

参考文献

  1. 明成化“公鸡碗”料卖逾三亿. [2014-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9). 
  2. 2.0 2.1 港下月拍卖明代公鸡碗料售3.09亿. [2014-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