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震旦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震旦博物馆黄浦江畔的文化宝盒---震旦博物馆震旦博物館以推广古器物学研究为宗旨,透过“料、工、形、纹”的学术研究,发现古器物永恒的人文精神与时尚美学。本馆是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先生在国内设计、建造完成的第一座博物馆建筑,外观以玻璃帷幕建构成简约的几何形体,白天在阳光照射下,展现独树一帜的艺术风华;夜间透过照明,散发出低调柔和的光芒,犹如矗立江畔的文化宝盒。

简介

震旦博物馆是上海陆家嘴地区第一座私立艺术博物馆,于 2013年 10 月正式对外开放。馆区共计六层,面积 6316 平方米。

震旦博物馆以历史艺术并重,集典藏、研究、展览、营运、传扬为一体,秉持对中国文化保护、传承、奉献的理念,宣导与推广以料、工、形、纹为核心的古器物学研究,并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合作,力求在馆校合作的平台上不断完善。

馆内藏品以佛教造像、玉器、陶器[1]青花瓷器为主,分常设展览与专题特展两部份陈列,并专门设立古器物学研究中心,在充分展现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成就的同时,从古器物学的角度对藏品进行解析研究,多角度、多侧面向观众揭示历史文物丰富的文化内涵。

震旦博物馆坚持回馈社会的文化志业,倾力打造黄浦岸畔汇集中华文明的文化宝盒。

建筑设计

安藤忠雄 ,日本著名建筑师。作品有“住吉长屋”、“万博会日本政府馆”、“光之教会”等。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

震旦博物馆由享誉国际的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先生规划设计。馆体建筑以珠宝盒为设计灵感,利用玻璃帷幕构建简洁、明晰的几何外观,黄浦夜景之中宛如一只深邃、沉静而内敛的蓝色珠宝盒。

空间结构与展陈设计的巧妙结合,在体现浓厚历史感与艺术性的同时,交织出奇妙的戏剧化、渗入性效果,为上海打造出又一城市新景观、文化新地标。

馆藏文物

震旦博物馆的收藏以中国古代器物为主,涵盖了佛教造像、玉器、陶瓷器及画像石刻[2]等多个门类的数千件藏品,并有相关的研究参考品、拓片、出土实物照片等珍贵资料。与此同时,震旦博物馆五楼的图书资料室收藏了丰富的文博专业书籍,其中保有大量的英文及日文善本资料,目前以预约的方式为专业人士提供阅览服务。

陶俑

“古代陶俑”展精选馆藏汉唐时期人物、动物及居家建筑等彩绘陶俑,结合动画虚拟场景,以行、衣、住、戏、乐为主题,在展现汉之栩栩、唐之盈盈的陶俑艺术成就之余,重塑汉代“事死如生”观念下朴拙活泼的社会氛围,以及唐代“丰肥浓丽、热烈放姿”风致中蓬勃进取、气魄开张的时代气息。

玉器

“历代玉器”展精拣馆藏历代典型玉器,分设“古代玉器精品”、“汉代丧葬用玉”与“玉器古器物学研究”三个展陈单元,以不同视角揭示中国古代玉文化深厚内涵,在梳理历代玉器鲜明艺术风格及发展脉络的同时,具体呈现各个时期迥异的思想潮流、生活方式及美学观点。

青花瓷器

“青花瓷”展以“中国历代青花”、“青花瓷的外销”与“青花瓷古器物学研究”为展陈主题,精选馆藏元、明、清三代青花瓷器,运用古器物学的研究方法细致剖析,在清晰勾勒青花瓷器绵亘六百年的风格特色和发展脉络之余,以此为媒介重现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碰撞的盛况。

佛教造像

“佛教造像”展主要由佛教艺术初期的犍陀罗造像与北魏、隋唐等时期的本土化造像构成,以古器物学研究方法呈现各造像的材质特征与工艺技术,从发展史的角度介绍中国佛像的源起、本土风格的形成及古佛新生的意义,由一个侧面阐释华夏文明所具有的深厚艺术创作力与文化融合力。

视频

震旦博物馆 相关视频

震旦博物馆 | 张信哲的“民•潮”展演绎海派情怀
震旦博物馆 郝量:辟雍 短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