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震旦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震旦纪

震旦纪为地质年代名称,元古宙晚期的一个纪,属于新元古代的晚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震旦系。

简介

震旦纪(Sinian Period,距今约8亿年~距今约5.7亿年),又称埃迪卡拉纪(Ediacaran),或文德纪(Vendian)和新元古代III(Neoproterozoic)(几个时期不完全重合),是元古宙最后的一段时期,一般指9亿年~6亿年年前。学者曾用这个名字指不同阶段,但是2004年5月13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IUGS)宣定日期,这是这个组织120年来第一次加时期定义。震旦纪为地质年代名称,元古宙晚期的一个纪,是在中国命名并向国际推荐的一个地质年代单位;开始于约8亿年前,结束于约6亿年前;属于新元古代的晚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震旦系。震旦为中国之古称,作为地层专名,始于德国F.von李希霍芬。1922年A.W.葛利普根据对中国地层的研究重新厘订震旦系的涵义,正式提出震旦系是系一级的地层单位。1924年李四光、赵亚曾在长江三峡地区建立完整的震旦系剖面;后来高振西等在蓟县建立了华北地区的震旦系标准剖面。1922年,A.W.葛利普根据中国地质调查所的建议,在其《震旦系》一文中,将震旦一词明确为系一级的年代地层单位名称,并作为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其范围包括泰山群或五台群变质地层之上、寒武系之下的一套不变质或仅轻微变质的地层。1975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震旦系讨论会,建议以李四光、赵亚曾1924年建立的湖北西陵峡东部震旦系剖面为其标准剖面。1982年7月,中国全国地层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晚前寒武纪地层分类命名会议,讨论了震旦系的涵义和使用范围,基本肯定了中国震旦系讨论会的意见。并明确指出,震旦系是上前寒武系最上部的一个系一级的年代地层单位,代号为“Z”,其范围限于湖北长江三峡东部剖面为代表的一段晚前寒武纪地层

评价

早震旦世(距今8~7亿年),微古植物群的面貌和青白口纪微古植物群的面貌比较近似,两者均以球藻群(Sphaeromorphida)的分子为主,但有一些新变化.出现了巨囊藻(Me□asacculina)、捷菲鲍里藻(Teophipolia)等属。宏观藻类也与青白口纪的宏观藻类植物群的面貌基本相似,以Chuaria、Shouhsienia和Tawuia3属为主体,但文德带藻群开始在局部地区少量出现。至晚震旦世,生物界的面貌显著改变。微古植物群中的分子形态多样,属种繁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刺球藻群(Acanthomorphida)中个体较大或一些膜壳具有明显刺状构造的类型,如波罗的刺球藻(Baltisphaeridium)、Comasphaeridum、Tianzhushania等属。此外,个体较小的、膜壳具刺状纹饰的分子,如微刺藻(Micrhystri-dium)属的广泛分布也是晚震旦世微古植物群的特征之一。这些变化标志着晚震旦世时微古植物群的面貌已开始具有早寒武世微古植物群的色彩。宏观藻类植物群的面貌在晚震旦世也有明显改变,除有大量的Chuaria、Shouhsienia和Tawuia3个属的分子广泛分布之外,文德带藻类大量出现并广泛分布,其代表属有Vendotaenia和Tyrasotaenia,这类化石已在欧、美、亚等洲时代大体相同的地层中发现。皖南震旦系蓝田组中发现的丛状藻类(Epiphytaleans)植物群,据已知资料,是地质历史上出现最早的、藻体具有明显分枝现象,并形成灌木丛状原叶体的大型藻类植物群,现已确定的属有Epiphyton、Gordonophyton、Cyathophyton等。据一些学者研究,丛状藻类属于红藻门,这种植物是在早寒武世开始大量繁衍、广泛分布的一个藻类植物门类。后生动物的大量出现和门类多样化,是晚震旦世生物群最基本的特征。伊迪卡拉动物群即出现于这一时期。该动物群的一些分子已在欧、亚、非、美等洲发现,而以其命名地区澳大利亚南部的弗林德斯山区所产化石最丰富,其中以腔肠动物门为主,兼有环节动物及可能属于节肢动物的一些化石类群,是一个以软躯体后生动物为主体的动物群。中国震旦纪地层中发现的主要为蠕形动物和腔肠动物,尤以蠕形动物分布的地区最广,纵向分布亦较长,此外,还有一些遗迹化石及个别海绵动物的骨针。蠕形动物有Sabellidites、Paleolina、Huaiyuanella、Sinotubulites等属;腔肠动物主要为类水母动物,最常见的为环轮水母(Cyclomedusa)属;在三峡地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还发现了海鳃目的恰尼虫属。[1]

参考文献

  1. 震旦纪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