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震旦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震旦紀

震旦紀為地質年代名稱,元古宙晚期的一個紀,屬於新元古代的晚期。這一時期形成的地層稱震旦系。

簡介

震旦紀(Sinian Period,距今約8億年~距今約5.7億年),又稱埃迪卡拉紀(Ediacaran),或文德紀(Vendian)和新元古代III(Neoproterozoic)(幾個時期不完全重合),是元古宙最後的一段時期,一般指9億年~6億年年前。學者曾用這個名字指不同階段,但是2004年5月13日,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Geological Sciences,IUGS)宣定日期,這是這個組織120年來第一次加時期定義。震旦紀為地質年代名稱,元古宙晚期的一個紀,是在中國命名並向國際推薦的一個地質年代單位;開始於約8億年前,結束於約6億年前;屬於新元古代的晚期。這一時期形成的地層稱震旦系。震旦為中國之古稱,作為地層專名,始於德國F.von李希霍芬。1922年A.W.葛利普根據對中國地層的研究重新釐訂震旦系的涵義,正式提出震旦系是系一級的地層單位。1924年李四光、趙亞曾在長江三峽地區建立完整的震旦系剖面;後來高振西等在薊縣建立了華北地區的震旦系標準剖面。1922年,A.W.葛利普根據中國地質調查所的建議,在其《震旦系》一文中,將震旦一詞明確為系一級的年代地層單位名稱,並作為古生界的第一個系,其範圍包括泰山群或五台群變質地層之上、寒武系之下的一套不變質或僅輕微變質的地層。1975年在北京召開的中國震旦系討論會,建議以李四光、趙亞曾1924年建立的湖北西陵峽東部震旦系剖面為其標準剖面。1982年7月,中國全國地層委員會在北京召開晚前寒武紀地層分類命名會議,討論了震旦系的涵義和使用範圍,基本肯定了中國震旦系討論會的意見。並明確指出,震旦系是上前寒武系最上部的一個系一級的年代地層單位,代號為「Z」,其範圍限於湖北長江三峽東部剖面為代表的一段晚前寒武紀地層

評價

早震旦世(距今8~7億年),微古植物群的面貌和青白口紀微古植物群的面貌比較近似,兩者均以球藻群(Sphaeromorphida)的分子為主,但有一些新變化.出現了巨囊藻(Me□asacculina)、捷菲鮑里藻(Teophipolia)等屬。宏觀藻類也與青白口紀的宏觀藻類植物群的面貌基本相似,以Chuaria、Shouhsienia和Tawuia3屬為主體,但文德帶藻群開始在局部地區少量出現。至晚震旦世,生物界的面貌顯著改變。微古植物群中的分子形態多樣,屬種繁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刺球藻群(Acanthomorphida)中個體較大或一些膜殼具有明顯刺狀構造的類型,如波羅的刺球藻(Baltisphaeridium)、Comasphaeridum、Tianzhushania等屬。此外,個體較小的、膜殼具刺狀紋飾的分子,如微刺藻(Micrhystri-dium)屬的廣泛分布也是晚震旦世微古植物群的特徵之一。這些變化標誌着晚震旦世時微古植物群的面貌已開始具有早寒武世微古植物群的色彩。宏觀藻類植物群的面貌在晚震旦世也有明顯改變,除有大量的Chuaria、Shouhsienia和Tawuia3個屬的分子廣泛分布之外,文德帶藻類大量出現並廣泛分布,其代表屬有Vendotaenia和Tyrasotaenia,這類化石已在歐、美、亞等洲時代大體相同的地層中發現。皖南震旦系藍田組中發現的叢狀藻類(Epiphytaleans)植物群,據已知資料,是地質歷史上出現最早的、藻體具有明顯分枝現象,並形成灌木叢狀原葉體的大型藻類植物群,現已確定的屬有Epiphyton、Gordonophyton、Cyathophyton等。據一些學者研究,叢狀藻類屬於紅藻門,這種植物是在早寒武世開始大量繁衍、廣泛分布的一個藻類植物門類。後生動物的大量出現和門類多樣化,是晚震旦世生物群最基本的特徵。伊迪卡拉動物群即出現於這一時期。該動物群的一些分子已在歐、亞、非、美等洲發現,而以其命名地區澳大利亞南部的弗林德斯山區所產化石最豐富,其中以腔腸動物門為主,兼有環節動物及可能屬於節肢動物的一些化石類群,是一個以軟軀體後生動物為主體的動物群。中國震旦紀地層中發現的主要為蠕形動物和腔腸動物,尤以蠕形動物分布的地區最廣,縱向分布亦較長,此外,還有一些遺蹟化石及個別海綿動物的骨針。蠕形動物有Sabellidites、Paleolina、Huaiyuanella、Sinotubulites等屬;腔腸動物主要為類水母動物,最常見的為環輪水母(Cyclomedusa)屬;在三峽地區震旦系上統燈影組還發現了海鰓目的恰尼蟲屬。[1]

參考文獻

  1. 震旦紀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