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靖国神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靖国神社

图片来自thegate12

靖国神社(やすくにじんじゃ)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神社,由明治天皇建立的一系列招魂社之一。该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包括台湾籍日本兵朝鲜籍日本兵),共246万6千余柱,其中大多数是在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本军官兵(213万3915柱)。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直由日本军方专门管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在二战后,遵循战后宪法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

介绍

自明治天皇开始,靖国神社成为日本天皇唯一鞠躬的对象。1978年之后,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4名日本甲级战犯入祠靖国神社而引起争议,此后天皇便未参拜此神社。靖国神社没有设置灵位,只有名册,列名其中的7名甲级战犯的灵位和骨灰另安置于殉国七士庙[1][2]

目前,靖国神社的名册中含1068名被定罪的战犯[3][4],其中又有14名甲级战犯,所以每当有日本政客或者社会知名人物参拜靖国神社的时候,都会遭到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大韩民国以及东南亚诸国的抗议。即使是日本国内,对于是否参拜靖国神社,也是存在诸多争议,而美国的态度则是不鼓励此类行为[5]

历史

靖国神社的前身是建于1869年8月6日(明治2年6月29日)的东京招魂社,最初是为了纪念在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内战戊辰战争中为恢复明治天皇权力而牺牲的3500多名反幕武士。1874年(明治7年1月27日),明治天皇初次参拜东京招魂社,吟唱了“我国の为をつくせる人々の名もむさし野にとむる玉かき”(为我国战斗和牺牲人们,你们的名字将在武藏野的这座神社中永存)[6]的诗歌。1879年(明治12年),他将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靖,本意谓立容安静,引申为安定。[7]

然而此后,靖国神社在明治维新后开始供奉在包括甲午战争(1894-1895年)、日俄战争(1904年-1905年)、日韩合并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较具争议战争中为日本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当时日本全国的神社均由内务省管理,唯独靖国神社由内务省与军方共同管理。

战后运作

日本在1945年二战战败投降后,盟军占领当局(GHQ)曾准备废除军国象征的靖国神社,为此靖国神社举行了“临时大招魂祭”,把许多未死的人也一同祭祀,因为此时二战战犯部分名册还未列入,随后该神社根据日本的战后宪法第20条规定政教分离,国家不可以介入任何宗教事务,因此靖国神社变成了一个非政府的宗教机构躲避了占领当局监管,改组为宗教法人后得以幸存。

1955年以后,执政的自民党5次提出《靖国神社法案》,要求将靖国神社改为“特殊法人”,试图再将之国营化,1974年由于日本社会的反对没有成功。

在正殿的神座(神社内代表神祇所在的地方或物品)原本只有一座。战后,为了祭祀于原台湾神宫台南神社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和祭祀于蒙疆神社(张家口)的北白川宫永久王,重新设立了新神座,因此现在有两神座。

1966年,日本厚生省将含有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的甲级战犯的祭祀名录,交给靖国神社宫司(即庙祝)筑波藤磨,但筑波没有把他们供奉上去合祭。到1978年10月,靖国神社宫司松平永芳(战败时期的宫内大臣松平庆民长子)把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的名字列入靖国神社合祭。照惯例,二战后,日本的昭和天皇每年都要参拜靖国神社。但自从1978年甲级战犯被列入神社供奉之后,据侍卫长的回忆显示,裕仁因为不满神社供奉二战甲级战犯,再也没有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停止了天皇固定参拜靖国神社的行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谈判恢复中日邦交时,基于北京政府需要日本援助、希望与日本建立邦交并要求日本跟中华民国断交的政治考量,周恩来提出“战争责任在于日本军国主义者身上,而不在日本人民身上,日本人民是战争受害者”的战争责任二分论,进行政府与人民分离观点的政治教育,尽量避免安排日本人到抗日名胜古迹去参观,搁置争议重建中日双方的友谊。促成了改革开放后日本对中国大陆进行补偿和经济交流,因此早期在中日蜜月期时,纵然1978年后性质已经变化,但大平正芳等时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数度以私人身分前往低调参拜时,中国大陆媒体未有大幅报道。

当今,日本国内对于领袖或官员参拜靖国神社亦存在赞成及反对的态度,一般来说,官员只能在非公务时间以私人身份参拜,前往参拜时不得利用公务车或其他行政资源,否则就是违背政教分离的精神。

主祭神

根据靖国神社官方文献记载,靖国神社的主祭神是指定在戊辰战争佐贺之乱西南战争等日本国内战争和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对外战争中“为守护国家而牺牲”的246万6千余人的灵魂,神社方面称之为“靖国大神”。虽然战犯充满争议,不过19世纪的靖国神社供奉的人士包含早期维新志士吉田松阴高杉晋作坂本龙马等名人。战后神社内供奉死者近二百五十万之多,故并没有骨灰或牌位,而只是将死者的姓名和资料记录在《灵玺簿》(旧称《祭神簿》)之上。死者的灵魂计算单位为“柱”,作为祭神的死者在姓名后加上“命”字尊称,如“山本五十六命”。

对于这些身份、功勋、性别不同的人,神社方面声称要无差别地作为“为祖国殉难的尊神(靖国大神)”而一律平等地祭祀。神社方面声称“靖国神社唯一的目的是慰藉并彰显为国家献出生命的人们”,并声称“靖国神社祭祀的246万6千余柱神灵,在为了守护祖国的公务而死亡的人们的灵魂这一点上是共通的”。根据靖国神社列出的祭祀名单,靖国神社打包祭祀的有日本维新后大小战争中阵亡的军人、参加战场救护工作时死亡的医护人员和女学生、于学生动员中在军需工场死亡的学生、在战争中死亡的军属、文官、民间人士等,也有出身台湾及朝鲜半岛而作为日本兵阵亡的人、被俘在押过程中病死或负伤回国后死亡的军人等,甚至就还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争罪犯被处决的人,涉及范围极广。因此靖国神社内供奉的一部分人属于战争罪犯和出身台湾、朝鲜半岛的日本军人,引发中韩两国强烈不满,认为是“供奉战争罪犯”。

1965年7月,由当时的宫司筑波藤磨提案、在拜殿左侧建造了名为“镇灵社”的小建筑,祭祀嘉永6年(1853年)以来的战争中本殿内没有祭祀的灵魂。靖国神社的文献显示“镇灵社的御祭神是奉慰的对象,御本殿的御祭神是奉慰顕彰的对象”,有了明确的差异。

阵亡者组成

截至2006年,靖国神社祭祀着约246万6千余名在戊辰战争以来历次战争中为日本政府(或者,早期是指天皇)战死的人(不包含江户幕府西乡隆盛势力的战死者)[8]

影片

靖国神社与七名战犯

参考文献

  1. 靖国神社中的台湾亡魂. 台湾苹果日报. 2005-04-05 [2021-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02). 
  2. 正确理解靖国神社 可解纷争. 自由时报. 2005-04-10 [2021-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8). 
  3. 高桥哲哉. 文化研究期刊(第4期/2007春). : 第188页 BC级战犯和“法”的暴力. 
  4. 靖国神社社务所. 《靖国大百科》〈やすくに大百科〉. 
  5. 为什么时隔四年 多名日本阁僚参拜靖国神!社?. 法广. 2020年8月19日 [2021年8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7月16日). 
  6. History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违う観点から见る历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3). I assure those of you who fought and died for your country that your names will live forever at this shrine in Musashino 
  7.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8. もっと详しく. 靖国神社. [2018-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