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靖江王府

靖江王府,又称靖江王城,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是明代藩王靖江王的王府,现为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1963年被列为第一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独秀峰·王城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

目录

概况

靖江王爵为郡王,但因其首封王是朱元璋侄孙,因此靖江王府按照明王朝对藩王(亲王)府所作的规定进行构筑,远远大于明朝其他的郡王府邸。靖江王府规模宏大,主要建筑有承运门、承运殿、寝宫、御苑,分别位于王府的前、中、后、最后。王府将独秀峰围在其中。围绕主体的建筑有4堂、4亭和台、阁、轩、室、所等40多处,占地19.78公顷。

历史

第一代靖江王朱守谦始建于洪武五年(1372年),并于洪武十五年(1392年)建成。靖江王府历经257年(明末覆灭),住过12代14位藩王。

明代王士性《广志绎》载: “宗室二千人,岁食藩司禄米五万两,故藩贮不足供,而靖宗亦多不能自存者。”其家族的人口众多,常剥削平民。

顺治九年(1652年),南明李定国军攻克桂林,王府新主人清定南王孔有德兵败自尽,纵火焚烧,王府化为灰烬。

清朝光绪《临桂县志·胜迹志一》:“无情最是此中山,阅尽王孙只等闲”。

1921年,孙中山集师北伐曾驻节于此。民国初年,这里先后为第二师范学校、模范小学、第三高级中学、甲种工业学校校址。民国14年((1925年)冬,辟为中山公园。

1937年,王府为广西省政府所在地,抗日战争期间被毁,后重建。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校址。

王城结构

靖江王城南北长556米,东西宽355米,占地面积19.78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372年,其城垣全部采用巨型方整的料石砌成,城墙厚5.5米,高近8米。王城周围是3里长的城恒,内外以方形青石修砌,十分坚固。城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命名为“体仁”(东华门)、“端礼”(正阳门)、“遵义”(西华门)、“广智”(后贡门)。坚城深门,气势森严。整个王城的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布局方式营造,中轴线上的承运门、承运殿高大华丽,气势非凡,体现了王权的至上的思想。方城南面的正阳门,有清代两广总督为表彰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临桂人陈继昌而立的“三元及第”坊,东华门上的“状元及第”坊则是为道光年间新科状元龙启瑞而建,西华门上的“榜眼及第”坊是为同治年间榜眼于建章而建。明代靖江王府,规模宏大,四周以巨石砌城垣,方正庄严在桂林城中自成一城,故称王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始建,占地283亩。城中有桂林众山之王独秀峰,平地拔起,众山环绕,孤峰独秀,为我独尊,有天然的王者气势[2]

视频

靖江王府 相关视频

靖江王府
桂林靖江王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