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颈内动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颈内动脉是颈总动脉的终支之一。平甲状软骨上缘自颈总动脉发出。先在颈外动脉的后外侧,然后转向后内侧上升至颅底,经颈动脉管入颅腔。该动脉在颈部无分支,在颅内分支主要分布于大脑的前2/3部和视器(详见中枢神经系统脑的血管条)。从甲状软骨的上缘与下颌颈的后缘之间的连线,即为颈内动脉的体表投影。

颈总动脉的分支。是分布于脑的动脉干。在寰枕关节腹侧自颈总动脉分出,向前上方延伸经破裂孔入颅腔。经岩下窦入海绵窦,在海绵窦内形成一S形弯曲,再向前延伸穿过脑硬膜,分支有后交通支、大脑前和中动脉,参与构成大脑动脉环。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颈内动脉
  • 外文名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目录

1 解剖结构

2 颈内动脉的走向及其周围结构

3 与颈内动脉相关的疾病

▪ 诊断要点

▪ 治疗

▪ CT表现

解剖结构

颈内动脉于甲状软骨上缘平面由颈总动脉分出,初居颈外动脉后外方,继而转到它的后内侧,沿咽侧壁上升至颅底,经颞骨岩部的颈动脉管外口进入颈动脉管,出颈动脉管内口入颅腔。在颈动脉管内动脉由垂直方向转为水平方向,于破裂孔处出管,动脉沿蝶鞍外侧的颈动脉沟通过海绵窦。在窦内,动脉平蝶鞍底由后向前行,在前行中渐偏向外侧;抵前床突下方后又弯向上,于前床突尖端的内侧出海绵窦面和向后,入蛛网膜下腔,从而形成一个向前的凸曲,弯曲的上部向后抵后床突上方后,又转向上外侧而到脑的底面,末端分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2个终支。由于颈内动脉在颅内的行径中并非直行而有多个弯曲,依其行径可分为于海绵窦内的海绵窦段、平前床突尖端内侧以上的床突上段和末端分为终支以前的脑底段等。其中海绵窦段和床突上段合称虹吸部,床突上段为虹吸部的上半部,海绵窦段为虹吸部的下半部,两者之间的移行部分称颈动脉虹吸弯或虹吸。正常时虹吸可呈“U”、“C”、“V”、“S”等形状。老年人可因动脉硬化变长而弯曲。

临床上常用颈内动脉造影以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颈内动脉颅内的分支有眼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自甲状软骨上缘向上至颌颈后缘间的连线,即表示颈内动脉的体表投影。

颈内动脉的走向及其周围结构

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从颈总动脉刚分出后,居于颈外动脉的外侧,随后即斜向上后,居于颈外动脉之内面。颈内动脉在颈部不分支,自甲状软骨上缘向上至下颌颈后缘间之连线,即颈内动脉的体表面投影。颈内动脉进入颈动脉孔以后,在颞骨岩部颈动脉管内前行,然后转向上进入颅中窝。

颈内动脉从下而上,其浅面有舌下神经、枕动脉、二腹肌后腹和颈外动脉跨过。颈内、外动脉之间有茎突舌骨韧带、茎突咽肌、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咽支穿过。颈内动脉之内侧有咽上缩肌、扁桃体窝。从口咽部看,颈内动脉离翼突下端的后方约3cm,因此用咬骨钳咬除翼突不会损伤颈内动脉。颈内动脉位于咽后壁和咽侧壁交界处之后外部,离扁桃体之距离约1.5cm。

在上部,重要毗邻关系有:在颈内动脉和位于其后方的头长肌之间有上交感节和迷走神经。颈内静脉从其外或后方向通过。在这个水平面副神经和舌下神经通常走行在动脉和静脉之间,第1颈椎的横突恰好位于它后方。

与颈内动脉相关的疾病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某种原因使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受到损伤,动脉血液经损伤破口直接流入海绵窦内,即形成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本病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2种,以外伤性占多数。

诊断要点

(一)多数病例有外伤史,常见于头部受到挤压伤,产生颅底骨折,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直接或间接受到损伤。

(二)颅脑外伤后逐渐出现伤侧眼球突出,伴有与脉搏一致的波动,眼结膜及眼睑静脉曲张和水肿,甚至眼睑不能闭合、球结膜出血、眼眶周围及面额部静脉怒张。

(三)触诊突出的眼球可有震颤,患侧额部、眶部、颞部可听到血管杂音,以收缩期更增强。压迫患者颈总动脉,杂音消失或减轻,压迫对侧杂音仍存在。

(四)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第1、2支和外展神经,均可因海绵窦内高压而受到压迫,以致眼静脉回流受阻,产生眼球运动障碍、视神经水肿或萎缩、视力减退等。

(五)双侧瘘者两眼同时或先后出现上述表现。

(六)单侧或双侧颈动脉造影可确定瘘口的位置和血液循环情况。

治疗

(一)颈总动脉压迫试验:患者仰卧,于其甲状软骨上缘平面,将患侧颈总动脉压迫在颈椎横突上,当颞浅动脉搏动消失时,表明压迫有效。每次压迫5~10min,逐渐增加至0.5h,每日压迫2~3次。

(二)根据瘘的具体情况和技术条件,可分别选择采用颈部结扎颈动脉,孤立手术以及各种栓塞术。

(三)显微神经外科的进步,为直接打开海绵窦寻找瘘口,行缝合或修补成为可能。此种方法要求有优良的设备条件,熟练的技术和熟悉的解剖知识。

CT表现

1.可表现为海绵窦膨大,眼上静脉扩张、眼球突出及眼外肌增粗等,其中眼上静脉扩张是CCF最具特异性的影像学征象。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部分可显示瘘口。

2.颈内动脉动脉瘤:颈内动脉动脉瘤好发于与后交通动脉的交接处,其他部位有海绵窦内、眼动脉起始部位、颈内动脉终末分叉处及与脉络膜前动脉的交接处等。

3.颈内动脉扭曲:颈内动脉扭曲系指颈段的颈内动脉有曲张、打圈、成襻等畸形。为一罕见的脑血管疾病。可发生于一侧,也可为双侧,一般以右侧较多或程度较重。本病常为先天性,但亦可继发于高血压动脉硬化,使主动脉弓扩张上抬,引起主动脉各分支的相对变长而扭曲。亦可由于纤维肌肉发育不良而使动脉管壁削弱变形。颈内动脉的曲张成襻使血流阻力增大,影响脑的血液运行,严重者可引起脑的供血不足。发生继发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的机会亦较多见。临床表现与其他各种脑血供不足性疾病相似,常有阵发性意识障碍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转动颈部时尤易诱发。常被诊断为脑卒中,颈部体检可摸到扭曲,增粗,打圈的动脉,并可听到杂音,因此容易误诊为颈动脉瘤、颈动脉球瘤、咽部脓肿、甲状腺肿瘤及其他血供丰富的肿瘤。颈动脉造影对确定诊断最有帮助。治疗可采用颈动脉成形术,将扭曲成袢的动脉游离拉直,切除过长的部分,然后再行对端吻合。亦可用颈外动脉的近端移接于扭曲动脉之远侧以代替颈内动脉扭曲段的功能。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特别是颞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对扭曲程度较重者亦可适用。[1]

参考文献

  1. 颈内动脉医学百科,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