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高柳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青州市高柳镇位于青州市北部,辖51个行政村,3.4万人,总面积59.6平方公里,耕面积5.6万亩,南距青州市区十公里。济青高速、东青高速、青垦公路在镇区交汇并设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交通优势十分明显。[1]

乡镇概况

高柳镇隶属于山东潍坊青州市,位于青州市北部,辖51个行政村,3.4万人,总面积59.6平方公里,耕面积5.6万亩,南距青州市区十公里。济青高速东青高速、青垦公路在镇区交汇并设有大型互通式立交桥,交通优势十分明显。

农业概况

抓农业“三化”,促农民增收 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富民强镇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本地传统优势,把解决“三农”问题牢牢抓在手上,努力实现农产品的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效益,实现农业的二次革命。

抓基地建设,壮大主导产业 基地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龙头企业的支撑,截至2005年,该镇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通过招商引资,尧王食品有限公司在该镇建立了1000亩的优质茄子、芦笋、胡萝卜、甘蓝标准化生产基地;益寿食品有限公司在该镇建立1200亩的越冬菠菜、芦笋、草莓生产基地,在后饮马建立500亩的优质黄桃生产基地;山福公司在赵坡村建立占地500亩的菜葫芦生产基地,标准化基地建设蓬勃发展。

切实抓好良种推广工程 一是本着“科技兴农”的原则,在蔬菜品种推广方面引进推广牵手西葫芦、189西红柿系列,“美尔”长茄系列等40余个名、优、特、新蔬菜品种,提高农产品档次,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二是做好小麦良种推广工作。该镇3万亩小麦全部统一种植高产优质品种。该镇党委、政府对2005年的良种推广实施了“统一倒茬、统一深耕、统一供种、统一精播、统一管理”。由于各项工作措施到位,全镇落实良种推广,其中5159优质小麦品种面积1.5万亩,济南17优质小麦品种1.5万亩,供种数量达13万公斤。

大力发展标准化无公害大棚蔬菜 通过积极引导和努力,在蔬菜批发市场的龙头作用带动下,截至2006年,该镇已成为青州市及周边县市区一流的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和集散基地。2006年高柳蔬菜市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定点市场,是对高柳镇蔬菜生产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高柳农业“三化”工作的肯定。

抓传统经济作物,探索种植新模式 该镇河北杨、前李户村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利用新技术、新品种,创造了出了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春甘蓝——夏大葱——秋菠菜”的三作三收耕作模式。到2005年,该镇“三作三收”耕作模式已推广至近20个村,露天菜面积增加近2600亩,受益农民群众直接增加收入260余万元[2]

第三产业发展

高柳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交通和资源优势,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挖掘三产开发潜力,第三产业在总量上得到了迅速膨胀,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截止2005年,全镇从事交通运输、农资供应、维修、餐饮、日用品批发等行业的经营业户达760余家,从业人员达7000多人。

推进第三产业健康发展。镇党委、政府创新方式,整合资源,扎实推进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召集驻镇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部分党员、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意见,进一步完善《高柳镇第三产业发展三年规划》。确定在青垦路、口普路建设两大商业街,边开发、边发展、边规范、边提高。同时,出台优惠开发政策,有效地调动全镇上下从事三产工作的积极性。

以“三个带动”促经济快速发展。2005年,高柳镇已成功打造招商引资带动、城镇建设拉动和市场开发推动发展模式,实现了集商贸服务、文化娱乐、物流配送等为一体的第三产业多元化发展模式。

招商引资带动。通过招商引资带动全镇已形成了孙家工业园、南石塔工业小区、范家工业小区、西石塔工业小区、冯家工业小区、王家工业小区“一园五小区”的新模式,工业园区的兴起为三产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南石塔工业小区新建的山东阳光物流有限公司和在王家工业小区新建的青州市顺通物流有限公司,就是集物流配货、维修服务为一体的三产新项目,截至2006年,投资900万元的金天地超市和投资600万元的全福元超市先后落户高柳,服务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城镇建设拉动。高柳镇是潍坊市中心小城镇,小城镇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该镇党委、政府对镇区及青垦路市场段进行了高标准规划和挖潜改造,群众以个人投资或入股的形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发建设沿街商住两用楼280余栋。

市场开发推动。把集贸市场及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的建设作为发展三产的重要渠道,建成了10多处集贸市场,并扩建高柳蔬菜批发交易市场。2005年,高柳蔬菜市场初步形成了集餐饮、农资供应、日用品批发为一体的配套市场。同时,形成了以蔬菜交易市场为中心的农资供应市场,以镇区为中心的生活资料供应市场以及以南石塔工业园为中心的建材交易市场三个大型物资交易中心。

抓好环境优化,促进三产发展。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明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在子女入学、户口迁移、住房提供,用水用电等方面予以最大限度的优惠。

抓好安全生产。对辖区内的三产项目、三产设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问题限期整改,及时验收。同时搞好治安防范工作,确保了治安安全。

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结合文明城镇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系列活动,立足工作实际,全力打造和谐社会。把工作重心放在对企业、工商业户及广大农民的服务上来,为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取得明显的成效。

工业立镇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依托优越的交通、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逐步形成了电力电缆、食品机械、建筑机械、副食品加工、化工、服装加工等八大行业。

农业富镇,加快农业调整步伐。立足于兴镇富民,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狠抓基地、市场和品牌建设。建立起青州市第一大无公害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额4亿元,销售蔬菜3.2亿公斤;培育并注册“高柳牌”系列无公害蔬菜商标,高柳蔬菜成为山东省首批获北京销售的绿色农产品。[3]

投资环境

高柳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战略决策,把招商引资当作促进高柳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严格奖惩上项目,用激励措施促进全体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力戒空谈抓落实,让招商引资工作成为镇村干部自觉自愿的行动,并依托产业、区位优势、全面加强了招商引资的力度,取得明显的成效。

在组织领导上,形成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全体干部层层抓的工作格局.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采取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政策招商等方式,做到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并做好与民营经济发展的结合工作,发挥原有的八大支柱产业的平台作用,做到有的放矢;以膨胀骨干企业规模为目的,引导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打造抵御市场经济风险的产业航母;整合市场经济要素,延伸产业链条,使产业开发纵向到边,横向到沿,体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特点;增强企业品牌意识,推动企业打造省地有较强影响力的名牌产品、拳头产品;引导企业狠练内功,加强管理,以人为本,提高核心竞争力,使之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全镇民营企业已形成铺天盖地和顶天立地之势,由原先一枝独秀成为现在的群峰竞秀。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高柳镇党委、政府注重突出规模化、园区化,形成招商引资整体效应。近年来,以电力变压器厂、东贸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六合兽药公司、阳光物流公司为中心的南石塔工业小区,以山福食品有限公司、诺施富化肥公司为龙头的外向型经济工业园区。形成了以食品生产为主的范家食品加工园区,截至2006年,镇党委、政府又本着合理规划、科学定位的原则,新规划建设孙家工业园。孙家工业园区位于镇政府驻地,规划面积250亩.陆续有金星铝材有限公司、金海城铝业有限公司、麦乐迪食品等企业落户孙家工业园。[4]

绿色发展

本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相互促进,滚动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提高小城镇品位和建设“绿色高柳”,全面加强小城镇开发建设力度。尤其是2006年以来,融资2300多万元用于商住两用楼的建设开发。在口普路孙家段、六中段、粮所段、青垦路孙家段、蔬菜市场段建设商品房100余间,同时,在坚持高标准规划、高速度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新增个体工商户80多家。投资900万元的金天地超市、投资600万元的全福元超市先后落户高柳。坚持“建管并重”原则,把路域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建设生态高柳、文明高柳的突破口。加大拆旧改丑力度;全面整顿规范广告牌;清理违章经营问题;搞好“六化”管理。把路域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努力探索路域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并形成制度,达到以制度教育人,以制度管理人的目的,增强全镇群众环境保护意识。[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