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魏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魏裳

大明山西按察使司副使
籍贯 湖广武昌府蒲圻县
出生 生年不详
湖广武昌府蒲圻县
逝世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湖广武昌府蒲圻县
出身
  •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科进士

魏裳(?-1547年),字顺甫,湖广蒲圻县人。明朝中叶文学家。

生平

魏裳的《云山堂集》影印本原图链结来自新浪博客图片

湖广乡试第十二名,后参加会试第六十五名。嘉靖二十九年,登进士第二甲第十八名[1][2][3]

魏正蒙之子。曾受业于王世贞门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科二甲进士,授刑部山西司主事,历升郎中。出官济南府知府,升山西按察使司副使,罢归,闭门著述。[4][5]

成就

魏裳与南昌余曰德(字德甫)、铜梁张佳胤(字肖甫)、新蔡张九一(字助甫)同有文名,时称“四甫”。又为王世贞所称之“后五子”之一。著有《楚史》、《仁山堂集》等。

年谱

正德十四年(1519年)

魏裳出生

嘉靖十四年(1535)

裳十六岁为诸生

嘉靖二十五年(1546)

裳二十六岁中举,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

裳三十岁中进士,后授刑部山西司主事。其夫人刘氏卒,急归乡里。复出仍任山西司,始与王元美、李于鳞交游。后丁母忧,服除复补山西司,凡三任其司。

嘉靖三十九年(1561)

裳以刑部侍郎出任济南知府。王世懋在《致于鳞书》中说:“魏使君,未识其人,大都吾党之翘楚。见与公倡酬诸诗,其人何幸得此郡守哉?当时李攀龙巳弃官里居,杜门谢客,魏裳三顾其门而不得见,再往候之,于鳞乃出,畅饮论诗甚欢,遂成莫逆。

王世贞有《魏济南顺甫寄过李于鳞之作》诗,诗称裳为魏济南,夸奖裳公务之余与攀龙交往,颇有齐风,或忘却家乡云梦大泽。诗曰:“翩翩露冕拥竹轩,十二诸侯济上尊。才大梗阳无讼狱,政余元礼有登门。齐风共许中原色,楚些能忘大泽魂?枫叶寒云空自晚,欲将憔悴傍谁论?”

魏裳知济南府凡三载,去任时,李攀龙有评:“郭使君,古之遗爱。郡百姓之视其去,如免赤子于怀,至乃有此,岂获乎上?它有道邪?”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

魏裳为李攀龙刊刻《白雪楼诗集》,并为之序。序曰:“于鳞归自关中,结楼鲍山;鲍山故管鲍论交地。于鳞楼居,俯海岱之胜,美人四方,侧身遥望,为白雪之歌,念二三兄弟,何尝一日置哉!余以尊酒过从,和歌楼上,相得欢甚无厌,乃名楼“白雪”,并索其全诗刻之,题曰《白雪楼诗集》。”

嘉靖四十二年(1564)

郭裳父册封中宪公,裳官迁为山西按察司副使,分巡冀南道。旋遭指擿罢归。教授诸生于乡里。未几父中宪公卒

隆庆四年(1570)

汪道昆巡抚湖广,聘魏裳编修楚史,凡七十六卷。是年李攀龙故去。

万历元年癸酉九月)(1573)

王世贞抚治郧阳,至汉阳,与裳夜饮晴川阁,俯瞰江流,甚欢。

万历二年(1574)

魏裳卒,得年五十五岁。有《楚史》、《云山堂集》传世。

参考

  1. (明)张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第828册. 
  2. 鲁小俊,江俊伟著.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7-307-07043-1. 
  3. 朱保炯,谢沛霖.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辑 785-790 明清进士题名录索引 1-6. 台湾: 文海出版社. 1981. 
  4. 《明史·287卷》7381:魏裳,字顺甫,与曰德俱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曰德终福建副使,裳终济南知府。
  5. 《汉籍电子文献资料库-明人传记资料索引》929:魏裳,字顺甫,号兰川子,蒲圻人,正蒙子。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性质直,博学工诗文,以刑部郎出守济南,治盗均赋,济人德之。晋山西副使罢归。杜门著书,后进之士争师事之。王世贞称为后五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