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黄阿禄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阿禄嫂
樟脑及木材商人
信仰 妈祖
出生 道光年间
23x15px 清治台湾
逝世 1900年
22px 日治台湾
亲属
黄昭禄

黄阿禄嫂道光年间-1900年) ,吴姓[1],名不详,因其夫婿为黄阿禄(黄禄)而得名。台湾清治日治时期的女性企业家,从事樟脑木材生意,为古代谚语“第一好张德宝;第二好黄阿禄嫂;第三好马悄哥”里的艋舺第二富豪。[2]由于热心布施,有“艋舺大檀越”之名。[3]

生平

黄阿禄嫂是艋舺富商黄阿禄(黄禄)的妻子。黄禄开设万顺料馆料馆即制材所,台湾话),专门承揽木材樟脑买卖,由于为求福建台湾两地木材运输顺畅,黄禄供奉海神妈祖,并开放乡民祭祀,十分灵验,人称“料馆妈祖”。然而,黄禄却于1866年因病早逝,阿禄嫂毅然接下了这个企业重担。

单身抚养七名子女的她,是一名杰出且勤奋的主妇兼企业家,不仅成功地维持料馆的生意,更运用优秀的商业手腕,创造出比夫婿生前更加出色的表现。她对万顺料馆加强管理,并拔擢优秀人才来管理生产;另外,她经常亲临伐木现场指导,因而深得员工的信任。随著生意兴荣,她亦亲自上山拣选精致木材,将之制成上等樟脑,运往唐山南洋进行贸易。黄家事业因拥有艋舺三大码头的其中一座,所以逐渐成为艋舺地方数一数二的巨商,当地从此流传出一句“第一好张德宝;第二好黄阿禄嫂;第三好马悄哥”的谚语。

为维护生意上的地盘,阿禄嫂聘请了十八位武艺高强的武术家作为保镳,人称“十八王爷”。[4]不过,这仅限于保护事业,阿禄嫂从未仗势欺人,而是乐善好施、慷慨解囊。然而,淡水河于光绪年间逐渐淤积,而影响艋舺的商业;再加上进入日治时期后,台湾樟脑改行国营公办,黄氏家族才逐渐没落。[1][2][5]

轶事

阿禄嫂发迹致富之后,搬迁至附近新兴建的大宅;因此她掷筊妈祖请益搬迁事宜,欲将保佑她致富的妈祖神像请至大宅供奉,未得妈祖允许,而将神像留在旧宅里。由于“料馆妈祖”十分灵验,后来在众多地方人士的请求之下,阿禄嫂将旧宅捐作妈祖的守镇宫殿,成为地方公庙,并定名为启天宫,又加上阿禄嫂时常布施寺庙与贫苦。阿禄嫂的“艋舺大檀越”之名,不胫而走。[1]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