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黄帝阴符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黄帝阴符经》,简称《阴符经》,后人依托黄帝所作,成书年代不详,唐代始通行于世,言行事暗合天道,切应盗机,则能功成事遂。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本文类,四百余字分作三章,另有三百余字本,各传本字数有所增减,分章或不分章者皆有。

《阴符经》历代注家解经要旨不一,或以为兵家权谋之书,或解以道家之言,宋元道士多以内丹功法注经,文人则以儒家性理之说释之。作为道教的一部重要道经,《阴符经》迄清代已逾百家注解,其重要性不下于《道德经》和《南华真经》。

题解

黄帝为中国传说帝王,史记列五帝之首,道教奉为得道仙真。郡斋读书志称黄帝受《阴符经》来由不一,“或曰受之广成子,或曰受之玄女,或曰黄帝与风后、玉女论阴阳六甲,退而自著其事”[1]。蹇昌辰《黄帝阴符经解·序》则言明为西王母降于王屋山,遣九天玄女授予黄帝。

阴符,为暗合,内外契合之意。《黄帝阴符经疏》李荃释题:“阴,暗也。符,合也。天机暗合于行事之机,故曰阴符”。《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陶宏景注“阴符者,私志于内,物应于外。若合符契,故曰阴符”。兵书六韬提及太公望有阴符,凡八等之语,指主将秘闻,用于阴通言语,不泄中外相知之八种兵符。

李荃《黄帝阴符经疏·序》自称得《阴符经》于嵩山虎口岩石壁,骊山老母为其解说要旨:“黄帝阴符三百言...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人之法,下有强兵战胜之术”。

内容

天地阴阳运行变化,与人事之间有相生相盗之关系,圣人当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掌握天人暗合之机,使行为举动合乎天道,切应自然,则治国养生皆得其宜,可以长久。

评价

唐朝时,陆龟蒙皮日休作《读阴符经诗》,赞誉阴符经“备识天地意,献词犯乾坤”“口含造化斧,凿破机关门”“不测似阴阳,难名若神鬼。得以升高天,失之沉厚地”。

宋元开始,道教视《阴符经》为道士必读之经,常与《道德经》并称。

张伯端作《悟真篇》,就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满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并引《阴符经》盗机之理解说内丹,如“先且观天明五贼,次须察地以安民。民安国富方求战,战罢方能见圣君...三才相盗食其时,此是神仙道德机。万化既安诸虑息,百骸俱理证无为”。

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说自己:“理透《阴符》三百字,搜通《道德》五千言”,其弟子马丹阳亦说:“学道人不须广看经书……若河上公注《道德经》、金陵子注《阴符经》,二者时看亦不妨”。丘长春的高足尹志平认为:“道人虽未能广学,《阴符》、《道德》、《清静》三经,又岂可不学”。

当时儒士亦对《阴符经》有所称道,认为《阴符经》窥天道,有至理。程颐说:“《老子》言甚杂,如《阴符经》却不杂,然皆窥测天道之未尽者也”,元代大儒刘因教其弟子读《阴符经》,他说:“史既治,则读诸子者,庄、列、 阴符四书者,皆出一律,虽云道家者流,其间有至理存”。

但也有儒士对《阴符经》多所批评。黄庭坚评《阴符经》诡谲不经。黄震则批《阴符经》四处掇拾,而无所定见,他说:“后世有伪为道书者,曰《常清静经》;有伪为佛书者,曰《般若经》;千变万化,皆不出反常一语,初非异事,乃雷同语耳。言用兵而不能明其所以用兵,言修炼而不明其所以修炼,所言鬼神而不能明其所以鬼神。盖异端之士,掇拾异说,而本无所定见者,岂此其所以为阴符欤?”。

明代哲学家吕坤说《阴符经》“洞造化精微,极天人蕴奥,契性命归指[2]。帝王得之以御世,老氏得之以养身,兵家得之以制胜,术数家得之以成变化而行鬼神,纵横家得之以股掌人群,低昂时变。是书也,譬江河之水,惟人所挹。其挹也,惟人所用”,指《阴符经》有如江河之水,各家皆能用之。

视频

黄帝阴符经 相关视频

《黄帝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