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龙藏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 康熙 泥金写本《藏文龙藏经》
图片来自国立故宫博物院

龙藏经,为藏文大藏经甘珠尔部,属藏传佛教法典,内容计有秘密、般若、宝积、华严、诸经、戒律等六大部,共收1,057种经典,总集释迦牟尼之教法、律典之藏译本。由于本法典系为清孝庄皇太后决策、圣祖康熙帝支持下修造,完竣后在总集宫廷收藏的艺术谱录《秘殿珠林初编》中称为《泥金写本藏文龙藏经》,简称为《龙藏经》,为清朝第一部泥金写本藏文甘珠尔经,亦是唯一以为名之大藏经佛典。《龙藏经》制作极为精美,现全套典藏于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而乾隆皇帝事事效法其祖,乾隆年间也由内府制作了藏文泥金写本的《大藏经》,其中十二函藏于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则另外96函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康熙《甘珠尔》”又称“北京《甘珠尔》”,于藏历十一饶迥年奉清朝康熙皇帝(又称“德吉王”)敕令而刻印,故此木刻《甘珠尔》称为“康熙版《甘珠尔》”,因此版本印造于北京,故又称为“北京《甘珠尔》”。北京版《甘珠尔》之扉页中《请序疏》中有“诸大臣请求皇上为此《甘珠尔》赐序,于是于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十六日那天赐文”等内容。又《钦定造〈甘珠尔〉之官职》一文中写有造《甘珠尔》者之职位及藏文名册等,其末尾写道“于康熙三十九年四月吉日造完”等。由此看来,《甘珠尔》最初刊刻之时应从赐序的时间算起,即于康熙二十二年(第十一饶迥阴水猪年,1683年)开始,完成于康熙三十九年(阳铁龙年,1700年)四月末。如此推断,不知可否。关于此《甘珠尔》之母本,有说是将万历之《甘珠尔》本重刻印造的,但北京版《甘珠尔》著跋及目录中无此说明,而可为佐证之材料亦未见。学者认为,其母本可能是永乐版,因将此与永乐版作此较,可见其经函数、页码、字行、字行之前后字词,及错字、不同、缺衍等有95%以上均相同。

龙藏经
图片来自Arts&Life News

简介

《龙藏经》全名泥金写本《藏文龙藏经》,是奉清圣祖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之命修造。全帙一百零八函,以藏文泥金书写在特制的磁青笺上,上下经板彩绘七百五十六尊诸佛造像,饰以各式镶嵌珠宝,再以黄、红、绿、蓝、白五色丝绣经帘保护。根据实物丈量,每函纵33公分,横87.5公分,厚300—500馀叶不等,各重约50馀公斤;每函配备有装帧所用丝、棉等材质袍袱、五色经绳及最外层用以保护经函的经衣。

据满文《总管内务府档案》记载,《龙藏经》从发起到完成,孝庄太皇太后都倾注心血,她在年仅十四岁孙儿康熙皇帝支持下,力排众议,突破人、财、物各方面阻力和困难,并在娘家蒙古科尔沁部族的支援下,费时两年,于清康熙八年(1669)完成了这皇皇巨构。当时写经团队分僧俗两班,僧班写经共一百七十一名喇嘛;俗班负责采办调度所需物资、张罗参与写经者的饮食起居和安全防卫等,人数不详,由内务府总管其事。据康熙六年十月二十七日内大臣米思翰等〈预估抄造甘珠尔经应用金粉数目奏本〉载:“一百零八块上经板,每块需要五块飞金,共需五百四十块;经叶五万三百张,每四叶以飞金三块计,需三万七千七百二十五块,总需飞金三万八千二百六十五块;每块以银九两七钱计,共需银三十七万一千一百七十五两五钱;经板上七百五十六位佛尊,共需金粉一千七百八十二两。”说明耗费之巨。飞金是极薄金箔,写经期间,北方飞金用尽,又到南方采办;至于装帧用的经帘和袱包等由江宁、苏州、杭州织造承造。再者,飞金既是如此昂贵之物,正式写经前,先用白纸打样;喇嘛打样起稿期间,日供一餐,茶歇两次;写经期间,日供两餐,茶歇三次;说明了僧班是在茶足饭饱下慢慢书写,保证了《龙藏经》的品质。证之于实物,一百零八函,五万多叶经文,泥金成色饱满,藏文书写端正,造像华丽庄严,装帧考究精美,极富皇家气派。[1]

历史缘起

何谓藏文《龙藏经》

大藏经。又作一切经、一代藏经、大藏、藏经、三藏圣教。指包含三藏等之诸藏圣典。亦即以经、律、论三藏为中心之佛教典籍之总集。

“龙”在以前帝制的时代,是皇帝的代称,凡皇帝御用的或所作的,都可以加一个龙字,而且只能是皇帝专用。因此,凡是皇帝降旨派人编辑、抄写、刻印的《大藏经》,都可以叫作《龙藏经》。《大藏经》依其写刻字体的不同,可分为汉文满文蒙文巴利语等各种不同语文的大藏经。此部《龙藏经》即是藏文《大藏经》。

藏文《大藏经》在藏传佛教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它是佛、法、僧三宝之一的“法宝”,代表佛的法身舍利,为信徒顶礼、供养的对象,以及日常修行的依据,它可再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部,这两个名词都是藏文的音译,“甘”是佛陀所亲说的法语,“丹”是他人注解的释文,“珠尔”是翻译。〈甘珠尔〉是指释迦牟尼佛所亲说的佛典之藏文译本,其内容相当于汉文《大藏经》的“经”和“律”。〈丹珠尔〉是指后代论师佛弟子所作。是故在藏文《大藏经》中,又以〈甘珠尔〉为尊为主。

《龙藏经》历史缘起

清康熙朝《泥金写本藏文龙藏经》是世界上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的宫廷手抄本《大藏经》。康熙皇帝是开创康雍乾盛世的英主,八岁即位,平定三藩之乱,完成全国统一,奠定清朝三百年的的盛世基业,文治武功超迈前代,史称“康熙大帝”。康熙皇帝能有如是成就,多赖其祖母孝庄太皇太后辅导教养之功。

孝庄太皇太后生长在十七世纪初蒙古,是佛教发展异常迅速的年代,她自幼耳濡目染,受到熏陶,成为虔诚佛教徒。嫁与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国”。她先后抚辅助夫君皇太极、皇儿清世祖顺治皇帝、及皇孙清圣祖康熙帝。开创大清帝业,缔造母仪天下的美名。

某日清孝庄皇后于宫廷库房中发现一部于明代抄写之甘珠尔(*甘珠尔即释迦牟尼佛语录),见其因年久而破损不堪,觉得很可惜,然出于自身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以懿旨命康熙帝遣人重新缮抄。抄制工程直至康熙八年(1669年)完竣,并由康熙皇帝赐其名为《龙藏经》。

此部藏文《龙藏经》的制作,在当时可归纳成三个作用:

一 康熙皇帝的孝心:

清圣祖之得以即位,开创大清圣世,端赖其祖母的护持,因此康熙皇帝对太皇太后非常孝顺,不只晨昏定省,每逢祖母生日都御笔写经并命臣工抄经为她祝寿,因此此部藏文《龙藏经》制作也是对太皇太后一种孝心的表现。

二 宫廷信仰的需要:

满族未入关前,就已接触信仰了藏传佛教,定鼎中原后,内廷各个宫苑都设有藏式的佛堂,以为皇帝及皇族日常礼佛的场所,这部藏文《龙藏经》也能满足其信仰需要。

三 笼络蒙藏的目的:

满族以少数民族统治人口多它两百倍的汉人,它急需联合与它同样是少数民族的蒙族藏族,而蒙藏两族是藏传佛教的虔诚信徒,尊崇藏传佛教就能笼络蒙藏两族的人心,因此在刚入关不久,全国尚未统一频繁用兵之际,从拮据的财政中,提拨数万两黄金来制作此部《龙藏经》,在政治上是有其特殊的需要。

大清国第一部《泥金写本藏文甘珠尔经》,也是大清国唯一称为《龙藏经》的佛典。是太皇太后倡导和决策,并在康熙皇帝大力支援下,由厄木齐等率领喇嘛、班第等于康熙六年九月十七日开始在南府动工,至康熙八年三月二十四日抄写完竣,并于康熙八年十二月初三日经过为期五天开光活动后安供于慈宁宫花园中。从动念写经至安放至慈宁宫花园,太皇太后倾注了大量心血,除了得到康熙皇帝捐助外,也得到了来自蒙古科尔沁、巴林、苏尼特等地公主与额驸们的物力和财力支援,它也是清朝由皇帝参与,发起,抄写及刻印的藏文、蒙古文、汉文、满文《大藏经》的开篇之作。

制作沿革

制作沿革

龙藏经》是奉康熙皇帝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博尔吉特氏布木布泰之命由皇家修造,故称为《龙藏经》。全帙一百零八函,以藏文泥金书写在特制的磁青笺上,上下护经板彩绘七百五十六尊诸佛造像,饰以各式镶崁珠宝,再以黄、红、绿、蓝、白五色丝织经帘保护,华丽庄严。根据实物丈量,每函纵三十三公分,横八十七.五公分,厚三百至五百馀页不等,重约五十公斤:每函配备有包裹所用丝质袱包、五彩经绳及最外层以经被保护经函等。

从以下数据足以膫解两年完成这皇皇巨著所耗费之人力与物力。

根据档案记载写经工作分僧俗两班:僧班负责写经,由驻京喇嘛厄木齐默尔根绰尔济乔伊普勒格隆三人主持,带领一百七十一名僧人书写;俗班由内总管大臣米思翰、巴喀、吐巴、海喇逊等率领工部、粮署、内库等衙役郎中及员外郎等,负责采办调度写经所需物资,如写经专用的磁青纸、研制泥金专用的飞金、制作上下经板所需的木板、织造经帘、捆经绳及经衣袱包等,并需张罗所有参与写经喇嘛的饮食、筵宴、生活起居及安全护卫,以免昂贵飞金被盗。

根据康熙六年﹙一六六七)十月二十七日内总管大臣米思翰等〈预估抄造甘珠尔经应用金粉数目奏本〉载:“一百零八块上经板,每块需要五块飞金,共需五百四十块;经叶五万三百张,每四叶以飞金三块计,需三万七千七百二十五块,总需飞金三万八千二百六十五块:每块以银两七钱计,共需银三十七万一千一百七十两五钱;经板上七百五十六尊佛,共需金粉一千七百八十二两。”这段文字说明耗费之钜。

飞金是极薄金箔,易于以浓胶研磨成泥金;写金期间,北方飞金用尽,又需到南方采办;至于装帧用的经帘与经衣等也由江宁、苏州、杭州三织造承制。再者,飞金既是如此昂贵之物,正式写经前,先用白纸打样,样式妥当后,再据样式书写。据档案记载,喇嘛打样起稿期间,日供一餐,茶歇两次;写经期间,日供两餐,茶歇三次;说明喇嘛是在茶足饭饱下慢慢书写,以保证《龙藏经》的品质。证诸实物,一百零八函,五万多叶经文,泥金成色饱满,藏文书体端正,造像华丽庄严,装帧考究精美,极富皇家气派。

根据《总管内务府档案》满文文献记载,《龙藏经》的修造,从发起到完成,太皇太后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是写经的倡导者,面对人力、财力与物资各方面困难与阻力,她力排众议,在十四孙儿康熙皇帝的支援下,及娘家蒙古科尔沁部族的支援下,费时两年终于完成她写经宿愿,也成就了大清第一部,也是最珍贵及最精美的藏文大藏经。

(本文转载故宫月刊No335)

章节简介

章节简介

藏传佛教法典中,以清康熙八年(西元1669年)清宫内府写造《泥金藏文写本龙藏经》最受瞩目。内容包括秘密部、般若部、宝积部、华严部、诸经部及戒律部等六大部,一百零八函,共搜罗经典一千零五十七种,总集释迦牟尼一生所言〈教法〉和所制〈律典〉之藏文译本,为《藏文大藏经》中的《甘珠尔》部。之所以称为《内府泥金藏文写本龙藏经》,是根据清《秘殿珠林初编》卷二十四所记:“太皇太后(孝庄)钦命修造,镶崁珠宝、磁青笺、泥金书、西域字《龙藏经》一部,共一百八本,内有释迦牟尼佛口授口传诸经”这四十四字典出《龙藏经》的特色。

就经典不同的内容,依次编成

1. 秘密部(24函)

2. 般若部(24函)

3. 宝积部(6函)

4. 华严部(6函)

5. 诸经部(32函)

6. 戒律部(16函)

秘密部

二十四函七百三十一种。主要收录本续、陀罗尼等属于密教的经典,整个部数约占《龙藏经》的百分七十,是六部中经典数量最多的一部,由此也可以彰显藏传佛教的特色。这些经典按其内容、修行的次第以及翻译的先后,再细分为无上瑜伽密、瑜伽密、修密、行密以及旧译密续,其主要的经典有《最胜本初佛所出吉祥时轮本续王》、《吉祥金刚空行大本续王》、《大毗卢遮那现等觉神变加持方广经自在王法轮》、《圣上妙金光明最胜经王大乘经》等。

般若部

共二十四函三十种。本部收录有关“般若波罗蜜多”理论和实践经典,“般若波罗蜜多”义为“无上的智慧”或“究竟的智慧”,它是大乘佛教最根本的思想,阐扬“缘起性空”的教理,即世间的一切现象均是因缘合和,并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如能了悟,便可无所执著,断除烦恼,而获得解脱。主要的经典有《十万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万五千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八千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圣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大乘经》等。

宝积部

共六函一种。宝积类经典的汇编,全书泛论大乘佛教的各种主要法门,如净土信仰、般若性空之理、密教教义、如来藏等,于阐释中复有所发展,尤其是提倡破除“空”“有”二边的“中道正观”思想,因所述均是大乘深妙之法,故谓之“宝”,将无量法门全摄其中,谓之“积”,合之为“法宝之集积”。本经全称《圣大宝积法门十万品》,包含《说三律仪大乘经》、《圣说修习无边法门大乘经》、《圣不动如来庄严大乘经》、《圣护国所问大乘经》等四十九部经典,内容与汉译《大宝积经》略同。

华严部

共六函一种。本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又名《耳严经》,八世纪中叶,由印度论师吉纳弥特罗、甦任达罗菩提和藏族译师耶谢碟共同译出,共一三○卷四十五品,前四十四品相当于汉译八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前三十八品,第四十五品相当于第三十九品〈入法界品〉,而比汉译本多出第二品〈如来耳严品〉及第三十二品〈普贤菩萨所说品〉。内容主要在开显毗卢遮那佛与一切圣道菩萨不可思议的事业、刹土、眷属和世界庄严,并阐述“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思想。

诸经部

共三十二函二六八种。主要汇集不属于上述各部的大小乘经典,全部卷帙的份量几占《甘珠尔》的三分之一,是六部中内容最庞大的一部。有宣扬唯识思想的《圣解深密大乘经》,讲说弥陀净土的《圣极乐世界庄严大乘经》,阐述三乘归一的《妙法白莲华经》,介绍贤劫千佛的《圣贤劫大圣经》,显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圣大般涅槃经》,演说十善业、六趣和观身不净法门的《圣正法念住经》,以及以故事宣说因果报应、善恶贤愚的《贤愚经》等等。

戒律部

共十六函二十六种。戒律是佛弟子的行为规范和僧团日常生活及行事的纲纪,在佛教中享有特殊的地位,佛陀临涅槃时曾以“以戒为师”告诫诸弟子,而不论小乘的“戒、定、慧”修行法门,或是大乘六度中的“持戒波罗蜜多”,都强调戒律的重要,在佛典结集中被独立成“律藏”,与“经藏”、“论藏”,共同构成《大藏经》的“三藏”。本部主要辑录有关解说戒律的经典,如《毘奈耶事》、《别解脱经》、《律分别》、《比丘尼别解脱经》等。

轶闻

  • 相传能够亲眼看见龙藏经之人将可得七世福报,极言其华贵而法喜充满。
  • 台湾故宫人员在整理龙藏经装帧配件时,发现包覆经文的黄缎织花袷经衣是由三块黄缎布缝在一起,其夹层绣有七团纹。[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