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龙邦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龙邦镇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南部,南与越南为界。面积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799亩,边境线长43.85公里,人口1.8万,多为壮族。辖2居委会、10村委会,有76自然村。辖12个村(街)公所,58个村民委员会。与越南接有6个村,27个屯。有龙邦、其龙2个圩场。1990年全镇有3171户,人口1666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12人,有壮族16556人,苗族112人。龙邦,壮语意为桄榔树的山弄,后谐音改为龙邦。清代在此设边防关隘。亦称隘圩。为中越边境贸易互市点,对外开放口岸。为竹木、金银花木菠萝山楂蚬木砧板集散地。圩南有“十二道门”及“金鸡炮台”古迹。每年农历五月十三为传统的歌圩日。田龙公路终点。有公路通越南高平。[1]

中文名: 龙邦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

地理位置: 靖西市南部

面 积: 119 km²

政府驻地: 龙邦街

电话区号: 0776

邮政区码: 533806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1.8 万

著名景点: 坡嘠拉地下长城,十二道门

火车站:靖西站

车牌代码: 桂L

方 言: 壮语

小 学: 13所

历史沿革

清光绪间为安宁、坡豆团地。

民国21年为龙邦乡,为南区区驻地。解放

1950年属地州区,区驻坡豆,后迁地州称第五区。

1951年8月增设龙邦为第五区,地州改为第六区。在靖西县南部,南与越南为界。

1952年为龙邦区。

1958年建为公社。

1962年复名区。

1966年复公社。

1984年改设乡。

1992年改置镇。

地理环境

地质

地属山区,多为石灰岩岩溶峰丛及其谷地,部分为砂页岩土坡。

气候

地处低纬度,但地势较高,气候温和,年降雨量1937毫米,为全县之冠。

交通状况

龙邦地片边防,边境线自西路87号至98号(甲)界碑,紧靠越南。龙邦街西侧山上有清末抗法战争时期建造的金鸡炮台、碉堡“十二道门”;靠近越南的龙邦排干屯是中越边境贸易点。公路有头(塘)龙(邦)线,吕(平)平(孟)线及其龙支线,北通县城,南出国境通越南茶灵县和高平省。西通往那坡县平孟。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已探明的矿产品有锰、硫铁、铝土、红锑、磷、重晶石等18个矿种,铝土矿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储量达25亿吨,是广西探明的特大型铝土矿床之一。锰矿藏量为2400万吨,硫铁矿546万吨,重晶石300万吨,锰和硫铁已开发并取得效益。

植物资源

森林面积17509.5亩,植树造林以松、杉、椿为主,其他为薪炭林。

水资源

境内山峦密布,主要河流有龙邦河、其龙河,小型水库有那坡、吕那、吕平等。还有机电抽水站、小水电站等设施。水力资源总蕴藏量为10万千瓦,可开发利用为5.76万千瓦,现已开发2.9万千瓦。

主要机构

镇直属单位有教育办、供销社、粮所、农行营业所、税所、财政所、工商所、食品站、农业推广站、卫生院、计生站、邮电支局、兽医站、电影院、文化站、农经站、广播站、农机站、林业站、水保站等。中华人民共和国龙邦支关、龙邦派出所、其龙边防派出所在镇境内。 旅游景点编辑

坡嘎拉地下长城

在广西中越黄金旅游带靖西的边防重镇龙邦镇,有一个独特的边关探秘旅游风景区,它就是坡嘎拉“地下长城”。始建于1892年的坡嘎拉地下工事,一直是中国的国防军事基地。山中工事经多年修筑,与周边地形相结合,以坡嘎拉山为中心,有九层地道防御体系,地道与四周山岭脉脉相连。长达十多公里的地下工事,曲折贯通边关数十座山中地下洞穴,形成了格局离奇的军事迷宫。该地下工事设施具有防御火攻水攻、步兵坦克、飞机大炮以及巡航导弹、核弹爆炸等各自不同的功能,同时具有观测通讯、指挥调度、屯兵出击的地下控制指挥中心,设计科学,工程宏大,防卫坚固。通过设有坚固的明暗碉堡机关守护,打开钛钢制造厚重坚固的工事大门,走进钢筋混凝土浇铸的地道,哨兵岗、指挥所、武器库、住兵房、地下医院以及汲水运粮等设施一应俱全。

十二道门

十二道门位于距靖西县城42公里的龙邦圩南1公里的七星山顶,是建在山顶土层下的一个圆盘状军事大堡垒。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用大块料石砌造。这个堡垒,长31.5米,宽22.5米,高11.4米,占地708.3平方米,顶上覆盖着一两米厚的土层。共有12道拱门,由12条1米左右宽的通道与内堡连接,因名“十二道门”。向北的正门,门额刻“边民永赖”四字,另有门额刻“十二道门”或“坚守十二道门”。拱门后面连结的暗道纵横交错,组成梅花形的堡垒平面,其中有五条石级通道通顶。不明其中结构者入内,很容易走错路。堡内设粮仓、水池、弹药库、观察所、隐蔽部等,可屯兵五六十人,顶部设多个炮位。堡垒外沿山边,有一道半环形的战壕,是为前沿防御阵地。

农业发展

龙邦镇狠抓农业基础,以农业科技为先导,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确立和实施大农业战略。实施“吨粮田”、“三熟制”工程,推广农作物良种和旱育稀植、水稻抛秧、地膜覆盖等适用先进农业技术;积极发展农业综合经济,努力建立烟、蔗、果、茶等农业支柱产业;进一步巩固绿化造林成果;大力发展畜牧水产业;围绕农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基础设施

能源建设方面,投资1200万元包括装机容量为1500千瓦发电站和1000多亩农田灌溉的峒牌水利枢纽工程顺利开工;交通建设方面,完成或部分完成了靖西至德保兴旺、旧州至个宝、吕平至其龙3条四级公路59.3公里;通信建设方面,年内全县24个乡镇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市政建设方面,完成了6条街道路面的整修、铺设,兴建了龙潭水厂的过滤池,完成了农贸市场北面房地产开发区的规划、设计和“三通一平”工作,靖西宾馆、星园大酒店相继落成开业,三牙山新开发的景点正式向游人开放,工商、建设、公安等有关部门加大对县城交通秩序和临时摆买摊点的整治力度,市容市貌明显改观,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

名优特产

主要有桐油、柑橙、大果山楂、大香糯、大肉姜、大麻鸭、五趾蛤蚧、灶番、茴油、茶叶、金银花、田匚、矮巴、绣球、壮锦、香糯、田七、大果山楂、八角、矮马。

视频

我的家乡——最美龙邦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