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KFC同款土豆泥」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清空页面)
(1 個標籤清空)
(rollbackEdits.php mass rollback)
(1 個標籤回退)
 
行 1: 行 1:
  
 +
KFC的土豆泥其实自己在家可以尝试着做 做出来的土豆泥口感软糯,与KFC的土豆泥口感十分相似 奶香的土豆泥配上黑胡椒的***,在味蕾里散开,建议大家可以尝试着做一下
 +
<gallery
 +
mode="packed"
 +
heights="150">
 +
File:Yuan 1f22554692a75e8913e6cefea4da37a7.jpg|thumb|right| [https://cp1.douguo.com/upload/caiku/1/f/7/yuan_1f22554692a75e8913e6cefea4da37a7.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2475635.html 图片来自豆果美食网]
 +
File:Yuan 0dddd7de721fbd548dbf4e70e2e02f7c.jpg|thumb|right| [https://cp1.douguo.com/upload/caiku/0/d/c/yuan_0dddd7de721fbd548dbf4e70e2e02f7c.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2475635.html 图片来自豆果美食网]
 +
File:Yuan 4dd00b1b6ea941691f3e6d99a17a00b1.jpg|thumb|right| [https://cp1.douguo.com/upload/caiku/4/d/1/yuan_4dd00b1b6ea941691f3e6d99a17a00b1.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2475635.html 图片来自豆果美食网]
 +
File:Yuan 0c16f44e33a820a0fd735eb225af6cc2.jpg|thumb|right| [https://cp1.douguo.com/upload/caiku/0/c/2/yuan_0c16f44e33a820a0fd735eb225af6cc2.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2475635.html 图片来自豆果美食网]
 +
File:Yuan 8a5740842885929beab948127ccc4eac.jpg|thumb|right| [https://cp1.douguo.com/upload/caiku/8/a/c/yuan_8a5740842885929beab948127ccc4eac.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2475635.html 图片来自豆果美食网]
 +
File:Yuan a9c69aa4bd9d6648b84b3a802834ca0c.jpg|thumb|right| [https://cp1.douguo.com/upload/caiku/a/9/c/yuan_a9c69aa4bd9d6648b84b3a802834ca0c.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2475635.html 图片来自豆果美食网]
 +
File:Yuan ab961da9fa2b492a78df92339ceb075f.jpg|thumb|right| [https://cp1.douguo.com/upload/caiku/a/b/f/yuan_ab961da9fa2b492a78df92339ceb075f.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2475635.html 图片来自豆果美食网]
 +
File:Yuan f06e6ae9f8cb327ff643bed90cbe36d7.jpg|thumb|right| [https://cp1.douguo.com/upload/caiku/f/0/7/yuan_f06e6ae9f8cb327ff643bed90cbe36d7.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2475635.html 图片来自豆果美食网]
 +
File:Yuan 8121f1301fe630aae1bcc6e7f903b5d6.jpg|thumb|right| [https://cp1.douguo.com/upload/caiku/8/1/6/yuan_8121f1301fe630aae1bcc6e7f903b5d6.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2475635.html 图片来自豆果美食网]
 +
File:Yuan 184d5820ff62736f6bf81b0d255feaba.jpg|thumb|right| [https://cp1.douguo.com/upload/caiku/1/8/a/yuan_184d5820ff62736f6bf81b0d255feaba.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2475635.html 图片来自豆果美食网]
 +
File:Yuan f39b52bb4febec4d81f31eec36278a3b.jpg|thumb|right| [https://cp1.douguo.com/upload/caiku/f/3/b/yuan_f39b52bb4febec4d81f31eec36278a3b.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2475635.html 图片来自豆果美食网]
 +
File:Yuan 3decd756005573858cac300a0a34787b.jpg|thumb|right| [https://cp1.douguo.com/upload/caiku/3/d/b/yuan_3decd756005573858cac300a0a34787b.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2475635.html 图片来自豆果美食网]
 +
File:Yuan d3abcde8ff0b68f467271f132027752e.jpg|thumb|right| [https://cp1.douguo.com/upload/caiku/d/3/e/yuan_d3abcde8ff0b68f467271f132027752e.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2475635.html 图片来自豆果美食网]
 +
</gallery>
 +
'''土豆泥的用料'''
 +
 +
* 土豆两个
 +
*
 +
* 牛奶20ml
 +
*
 +
* 黑胡椒质量
 +
*
 +
* 食用盐适量
 +
*
 +
* 蚝油一勺半
 +
*
 +
* 淀粉适量
 +
*
 +
* 水适量
 +
 +
==土豆泥的做法==
 +
 +
# 取两个土豆,削皮,切成小块
 +
#
 +
# 土豆块泡水3min
 +
#
 +
# 锅中热水,水沸腾后加入一茶勺食盐
 +
#
 +
# 倒入土豆,加热至刀鞘可轻松插入土豆即可
 +
#
 +
# 将土豆块碾成泥
 +
#
 +
# 加入20ml温热的牛奶进行搅拌
 +
#
 +
# 加入一茶勺黑胡椒粉,一茶勺食盐进行调味
 +
#
 +
# 找一个碗,碗底保鲜膜垫底(土豆泥易粘) 倒入土豆泥,用刮刀抹平表面
 +
#
 +
# 碗倒扣,轻压周围保鲜膜取出模具,拿走保鲜膜
 +
#
 +
# 调制酱汁:碗中加入一勺半蚝油,适量黑胡椒粉,适量玉米淀粉和水,搅拌均匀
 +
#
 +
# 酱汁不粘锅中小火搅拌加热至浓稠
 +
#
 +
# 将浓稠的酱汁淋在土豆泥上
 +
#
 +
#开吃啦
 +
#
 +
#顺便用剩余的土豆泥做个亲子版<ref>[https://www.douguo.com/cookbook/2475635.html  KFC同款土豆泥] </ref>
 +
 +
'''马铃薯百科:'''
 +
 +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名'''山药蛋'''、'''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马铃薯在不同国度,名称称谓也不一样,如[[美国]]称[[爱尔兰]]豆薯、[[俄罗斯]]称荷兰薯、[[法国]]称地苹果、[[德国]]称地梨、[[意大利]]称地豆、[[秘鲁]]称巴巴等。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马铃薯早就成为第二主食。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ref>[http://www.0566czsc.com/mobile/detail_4591.html 馬鈴薯]</ref>
 +
 +
'''名称由来'''
 +
 +
*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
 +
*
 +
* [[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
 +
==历史起源 ==
 +
 +
#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十六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 
 +
 +
# 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带到英国,英国的气候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比其它谷物产量高且易于管理。 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
 +
 +
# 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马铃薯传入中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在21世纪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由于马铃薯非常适合在原来粮食产量极低,只能生长莜麦(裸燕麦)的高寒地区生长,很快在[[内蒙]]、[[河北]]、[[山西]]、[[陕西]]北部普及,马铃薯和玉米、番薯等从美洲传人的高产作物成为贫苦阶层的主要食品,对维持中国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
 +
== 植株形态 ==
 +
 +
须根系。地上茎呈[[菱形]],有毛。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奇数不相等的羽状复叶。小叶常大小相间,长10 ~ 20 cm;叶柄长约2.5 ~ 5 cm;小叶,6 ~ 8对,卵形至长圆形,最大者长可达6 cm,宽达3.2 cm,最小者长宽均不及1 cm,先端尖,基部稍不相等,全缘,两面均被白色疏柔毛,侧脉每边6 ~ 7条,先端略弯,小叶柄长约1 ~ 8 mm。伞房花序顶生,后侧生,花白色或蓝紫色;萼钟形,直径约1 cm,外面被疏柔毛,5裂,裂片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花冠辐状,直径约2.5 ~ 3 cm,花冠筒隐于萼内,长约2 mm,冠檐长约1.5 cm,裂片5,三角形,长约5 mm;雄蕊长约6 mm,花药长为花丝长度的5倍;子房卵圆形,无毛,花柱长约8 mm,柱头头状。果实圆球状,光滑,绿或紫褐色,直径约1.5 cm。种子肾形,黄色。 
 +
 +
== 块茎形态 ==
 +
 +
果实为茎块状,扁圆形或高15 ~ 80 cm,[[球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长圆形,直径约3 ~ 10 cm,外皮白色、淡红色或紫色。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紫色和黑色,薯肉为白、淡黄、黄色、黑色、青色、紫色及黑紫色。
 +
 +
==品种分类==
 +
 +
彩色马铃薯有[[紫色]]、[[红色]]、[[黑色]]、[[黄色]]马铃薯,七彩马铃薯等。中国已培育出以紫色、红色为主的彩色优质马铃薯,将紫、红色马铃薯老品种与优良高产马铃薯品种杂交,改良筛选出100多份不同品系的彩色马铃薯。与老品种相比,改良后彩色马铃薯芽眼小,外观好看,抗病性强,亩产可达到1000至1500公斤。彩色马铃薯还可作为特色食品开发。由于其本身含有抗氧化成分,因此经高温油炸后彩色薯片仍能保持天然颜色。另外,紫色马铃薯对光不敏感,油炸薯片可长时间保持原色。
 +
 +
黑色马铃薯之所以呈现[[黑紫色]],是因为其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而花青素具有抗衰老作用。同时,还具有主秆发达、分枝少、生长势强、抗病性强的特点,亩产达1500公斤,比普通马铃薯品种增产20%左右。同时,由于该品种抗病性的提高,在生产中大大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有利于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
 +
==产量分布==
 +
 +
# 2005年11月,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上,[[秘鲁]]常驻代表提出一项寻求将世界关注重重点转移到马铃薯对粮食安全以及增强发展中国家对于马铃薯种植的重要性的提议,此提议在当年获得通过,联合国宣布认定2008年为国际马铃薯年。在2010年,马铃薯的世界产量已经达到了3亿2418万1889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第一产量大国,将近7500万吨。 
 +
#
 +
# 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 
 +
#
 +
# 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甘肃]][[定西市]]、[[宁夏固原市]]、西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甘肃省定西市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甘肃省定西市已成为全国马铃薯三大主产区之一和全国最大的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乡”。每年向全国各省市提供大量的马铃薯。
 +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
 +
[[Category:427 飲食;烹飪]]
 +
[[Category:420 家政總論]]

於 2022年8月25日 (四) 08:33 的最新修訂

KFC的土豆泥其實自己在家可以嘗試着做 做出來的土豆泥口感軟糯,與KFC的土豆泥口感十分相似 奶香的土豆泥配上黑胡椒的***,在味蕾里散開,建議大家可以嘗試着做一下

土豆泥的用料

  • 土豆兩個
  • 牛奶20ml
  • 黑胡椒質量
  • 食用鹽適量
  • 蚝油一勺半
  • 澱粉適量
  • 水適量

土豆泥的做法

  1. 取兩個土豆,削皮,切成小塊
  2. 土豆塊泡水3min
  3. 鍋中熱水,水沸騰後加入一茶勺食鹽
  4. 倒入土豆,加熱至刀鞘可輕鬆插入土豆即可
  5. 將土豆塊碾成泥
  6. 加入20ml溫熱的牛奶進行攪拌
  7. 加入一茶勺黑胡椒粉,一茶勺食鹽進行調味
  8. 找一個碗,碗底保鮮膜墊底(土豆泥易粘) 倒入土豆泥,用刮刀抹平表面
  9. 碗倒扣,輕壓周圍保鮮膜取出模具,拿走保鮮膜
  10. 調製醬汁:碗中加入一勺半蚝油,適量黑胡椒粉,適量玉米澱粉和水,攪拌均勻
  11. 醬汁不粘鍋中小火攪拌加熱至濃稠
  12. 將濃稠的醬汁淋在土豆泥上
  13. 開吃啦
  14. 順便用剩餘的土豆泥做個親子版[1]

馬鈴薯百科:

馬鈴薯(學名:Solanum tuberosum L.),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塊莖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稻穀和玉米。馬鈴薯又名山藥蛋洋芋洋山芋洋芋頭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陽芋地蛋土豆等。馬鈴薯在不同國度,名稱稱謂也不一樣,如美國愛爾蘭豆薯、俄羅斯稱荷蘭薯、法國稱地蘋果、德國稱地梨、意大利稱地豆、秘魯稱巴巴等。與小麥、稻穀、玉米、高粱並稱為世界五大作物。馬鈴薯塊莖含有大量的澱粉,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熱量,且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尤其是其維生素含量是所有糧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歐美國家特別是北美,馬鈴薯早就成為第二主食。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工栽培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馬鈴薯主要生產國有中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美國等。中國是世界馬鈴薯總產最多的國家。[2]

名稱由來

  • 「馬鈴薯」因酷似馬鈴鐺而得名,此稱呼最早見於康熙年間的《松谿縣志食貨》。中國東北、河北稱土豆,華北稱山藥蛋,西北和兩湖地區稱洋芋,江浙一帶稱洋番芋或洋山芋,廣東稱之為薯仔,粵東一帶稱荷蘭薯,閩東地區則稱之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帶被稱為「土豆」。
  • 英語potato來自西班牙語patata。據西班牙皇家學院稱,此西班牙詞彙由泰依諾語batata(紅薯)和克丘亞語papa(馬鈴薯)混合而來的。在拉丁美洲,「馬鈴薯」的西班牙語用papa一詞。

歷史起源

  1. 馬鈴薯原產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魯南部地區。十六世紀中期,馬鈴薯被一個西班牙殖民者從南美洲帶到歐洲。那時人們總是欣賞它的花朵美麗,把它當作裝飾品。
  2. 1586年英國人在加勒比海擊敗西班牙人,從南美搜集煙草等植物種子,把馬鈴薯帶到英國,英國的氣候適合馬鈴薯的生長,比其它穀物產量高且易於管理。 後來一位法國農學家——安·奧巴曼奇在長期觀察和親身實中,發現馬鈴薯不僅能吃,還可以做麵包等。從此,法國農民便開始大面積種植馬鈴薯。
  3. 17世紀時,馬鈴薯已經成為歐洲的重要糧食作物並且已經傳播到中國,馬鈴薯傳入中國只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據說是華僑從東南亞一帶引進的,在21世紀中國馬鈴薯種植面積居世界第二位。馬鈴薯產量高,營養豐富,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強,現已遍布世界各地,熱帶和亞熱帶國家甚至在冬季或涼爽季節也可栽培並獲得較高產量。由於馬鈴薯非常適合在原來糧食產量極低,只能生長莜麥(裸燕麥)的高寒地區生長,很快在內蒙河北山西陝西北部普及,馬鈴薯和玉米、番薯等從美洲傳人的高產作物成為貧苦階層的主要食品,對維持中國人口的迅速增加起到了重要作用。

植株形態

鬚根系。地上莖呈菱形,有毛。初生葉為單葉,全緣。隨植株的生長,逐漸形成奇數不相等的羽狀複葉。小葉常大小相間,長10 ~ 20 cm;葉柄長約2.5 ~ 5 cm;小葉,6 ~ 8對,卵形至長圓形,最大者長可達6 cm,寬達3.2 cm,最小者長寬均不及1 cm,先端尖,基部稍不相等,全緣,兩面均被白色疏柔毛,側脈每邊6 ~ 7條,先端略彎,小葉柄長約1 ~ 8 mm。傘房花序頂生,後側生,花白色或藍紫色;萼鐘形,直徑約1 cm,外面被疏柔毛,5裂,裂片披針形,先端長漸尖;花冠輻狀,直徑約2.5 ~ 3 cm,花冠筒隱於萼內,長約2 mm,冠檐長約1.5 cm,裂片5,三角形,長約5 mm;雄蕊長約6 mm,花葯長為花絲長度的5倍;子房卵圓形,無毛,花柱長約8 mm,柱頭頭狀。果實圓球狀,光滑,綠或紫褐色,直徑約1.5 cm。種子腎形,黃色。

塊莖形態

果實為莖塊狀,扁圓形或高15 ~ 80 cm,球形,無毛或被疏柔毛。莖分地上莖和地下莖兩部分。長圓形,直徑約3 ~ 10 cm,外皮白色、淡紅色或紫色。薯皮的顏色為白、黃、粉紅、紅、紫色和黑色,薯肉為白、淡黃、黃色、黑色、青色、紫色及黑紫色。

品種分類

彩色馬鈴薯有紫色紅色黑色黃色馬鈴薯,七彩馬鈴薯等。中國已培育出以紫色、紅色為主的彩色優質馬鈴薯,將紫、紅色馬鈴薯老品種與優良高產馬鈴薯品種雜交,改良篩選出100多份不同品系的彩色馬鈴薯。與老品種相比,改良後彩色馬鈴薯芽眼小,外觀好看,抗病性強,畝產可達到1000至1500公斤。彩色馬鈴薯還可作為特色食品開發。由於其本身含有抗氧化成分,因此經高溫油炸後彩色薯片仍能保持天然顏色。另外,紫色馬鈴薯對光不敏感,油炸薯片可長時間保持原色。

黑色馬鈴薯之所以呈現黑紫色,是因為其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而花青素具有抗衰老作用。同時,還具有主稈發達、分枝少、生長勢強、抗病性強的特點,畝產達1500公斤,比普通馬鈴薯品種增產20%左右。同時,由於該品種抗病性的提高,在生產中大大降低了農藥的使用劑量,有利於生產出無污染、無公害的綠色食品。

產量分布

  1. 2005年11月,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大會上,秘魯常駐代表提出一項尋求將世界關注重重點轉移到馬鈴薯對糧食安全以及增強發展中國家對於馬鈴薯種植的重要性的提議,此提議在當年獲得通過,聯合國宣布認定2008年為國際馬鈴薯年。在2010年,馬鈴薯的世界產量已經達到了3億2418萬1889噸,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世界第一產量大國,將近7500萬噸。
  2. 馬鈴薯主要生產國有中國俄羅斯印度烏克蘭美國等。中國是世界馬鈴薯總產最多的國家。
  3. 中國馬鈴薯的主產區是甘肅定西市寧夏固原市、西南、內蒙古東北地區。其中以西南山區的播種面積最大,約占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一。黑龍江省是中國最大的馬鈴薯種植基地。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使甘肅省定西市成為中國乃至世界馬鈴薯最佳適種區之一。甘肅省定西市已成為全國馬鈴薯三大主產區之一和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製品加工基地。被譽為「中國馬鈴薯之鄉」。每年向全國各省市提供大量的馬鈴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