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SH2功能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SH2功能域是一个科技名词。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书,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现存最早可识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隶书, 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盛行于魏晋南北朝,至今通行。

名词解释

SH-2的主要功能是介导胞浆内多种信号蛋白的相互连接,形成蛋白异聚体复合物,从而调节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信号传递。

结构特点

PTKs src家族包括p59lck和p59fyn,这两个分子的氨基端有三个同源的区域。其中一区域对于豆蔻酸的附着是必需的,豆蔻酸可以通过疏水的相互作用和/或同一种胞浆膜蛋白结合的方式使得激酶定位于质膜上,这种胞浆膜结合蛋白实际上是豆蔻酸化多肽特异性受体。第二区域称为src同源区3(src homology 3,SH-3),为一个保守的氨基酸序列,约含50个氨基酸,可见于多种胞浆信号蛋白(signaling protein)以及肌动蛋白结合蛋白中,如肌球蛋白、血影蛋白以及酵母细胞骨架蛋白。研究发现SH-3识别的部位是一些富含脯氨酸的区域。但对于SH-3结构域的功能研究还不太清楚,可能与以下几种功能有关:(1)在信号转导过程中调节蛋白与蛋白之间相互作用;(2)调节src相关PTKs与细胞骨架中某些成份相互作用;(3)连接酪氨酸激酶途径与小G蛋白(small G protein)所调控的途径。第三区域称为src同源区2(src homology2,SH-2),能够识别蛋白中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是一个保守的蛋白序列,约有100氨基酸残基组成。通过X光衍射晶体分析法发现SH-2的中心为反平行β片层结构,为SH-2同磷酸化酪氨酸残基作用部位,两侧为α螺旋结构。SH-2主要存在于多种胞浆信号蛋白中(见图8-8),如IP2特异的PLC、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的调节亚单位(P85),调节ras活性的ras-GTP酶激活蛋白(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GAP)以及crk、abl和vav原癌基因产物等。

主要功能

信号蛋白的相互连接是通过的一个多肽分子上SH-2结构域与另一分子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直接相互作用而完成的,并通过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或去磷酸化而得到调控。胞浆内信号蛋白分子中SH-2作为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结构可以同具有PTK活性的细胞因子受体或PTK相关分子相结合(图8-9)。如小鼠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受体β(PDGF-βR)本身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当与配体PDGF结合后,受体本身可以发生二聚体化(dimeration),形成二聚体的两条链互相交叉催化导致受体自身酪氨酸磷酸化,某特定位点的磷酸化的酪氨酸可以同胞浆内某些信号蛋白中的SH-2结合,使得具有PTK活性的激酶接近信号蛋白,然后使信号蛋白发生酪氨酸磷酸化,从而启动多种信号转导途径。例如(1)PLC中γ发生酪酸磷酸化后激活PLC,水解PIP2产生DAG和IP3第二信使物质,进一步发挥信号转导作用;(2)GAP的激活可以提高GTP酶活性;(3)PI-3K中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后即被激活,提高PI-3K产物水平[PtdIns3P、PtdIms(3、4)P2、PtdIns(3、4、5)P3],进而在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汉字,搜狐,2022-03-30
  2. 华夏古汉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