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T- 50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T- 50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T-50战斗机

类型: 多用途战机

生产公司: 苏霍伊设计局

首次飞行: 2010年1月29日

Т-50,出口型印度方编号为I-21,是俄罗斯下一代主力多用途战斗机,属于替代SU-27的第五代战斗机。2010年首飞,早期量产型将于2016年交付部队。2015年6月,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企业领导宣布,俄将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开始接收首批第五代战斗机。[1]

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开始研发新一代战机,以取代当时的主力机种米格-29战斗机和苏-27战斗机;当时的发展计划衍生出了苏-47战斗机和米格1.44战斗机两种机型。

2000年,俄印最便已开始就联合研制第五代战斗机进行接触。苏霍伊公司领导人波戈相曾向印方承诺,俄方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的性能将与美国的F-22"猛禽"相当。由于研制新型战斗机的费用极其高昂,俄方独自承担会带来巨大的压力,而印度则想从俄方那里获得制造第五代战机的技术,因此两国很快便在联合研制新一代战机的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协议。

2002年,苏霍伊公司获选主导"未来战术空军战斗复合体"(PAK-FA)的发展,融合苏-47和米格1.44战斗机的技术,制造出了T-50原型机。

2007年,是T-50试飞的原定时间,但由于引擎研发及其他技术问题,试飞时间延期为2009年8月,但是在该年5月时,负责发动机的土星公司已暂停研发。因为国防部资金短缺及合约到期,可能影响试飞时间。

2007年4月24日,俄罗斯的发动机制造商--"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NPO Saturn)的网站首次对外透露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可能的布局图片。俄罗斯未来第五代多用途战斗机作为未来战术航空综合系统(PAK FA)项目的一部分正在进行开发,苏霍伊设计局的T-50战斗机在与俄罗斯米格飞机制造集团竞标俄罗斯国防部第五代机项目中取胜,"土星"科研生产联合体被选择为该机提供发动机

2010年1月29日,T-50机型在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进行了首次试飞,比美军的F-22晚了整整13年。

2010年10月,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表示在年底前可能与印度签订设计草案协议。印度空军总参谋长表示采购该飞机的费用为250亿美元左右。由于印度计划大量采购西方新型战斗机,是否仍将订购T50战斗机有一定疑问。

2011年3月3日,第2架原型机进行了44分钟的试飞。此两架原型机都未装上雷达及武器控制系统。

2011年8月17日在莫斯科郊外的茹科夫斯基举行的2011年莫斯科国际航空航天展上公开亮相。

截止到2012年2月,已有三架T-50的原型机参与各项测试,总飞行次数已超过120次。据悉,第四架T-50将在2012年后半年加入测试。

2012年八月,第三架原型机试飞中开始进行对主动电子扫描雷达的测试。

2012年8月12日,为庆祝俄罗斯空军成立100周年,俄第五代战机T-50继2011年莫斯科国际航展首度亮相后,再度出现在公众面前。

2012年秋天,澳大利亚军事智库Air Power Australia军事分析师们对苏霍伊设计局的T-50和美国的F-22"猛禽"及F-35"闪电2"进行了对比分析。他们认为,俄罗斯新型歼击机在很多方面要优于美国的同类型飞机。

2012年12月2日,第四架原形机首飞。

2013年,普京宣布将在交付俄罗斯空军试用,至2013年,T-50共进行了100次试飞,其后的9个月再进行多20次。

2013年8月俄罗斯已经为T-50战斗机研制出机载供氧系统,并打算将其运用到其他高空飞机上。俄罗斯已经为其最新型号的战斗机T-50研制出一种机载供氧系统。俄罗斯的飞机仍然在使用氧气瓶系统(重90千克/198英镑左右)。也就是说,飞行在4000米(1.2万英尺)高空中飞机上的飞行员必须监控其空气和燃料供应。俄罗斯新的机载供氧系统设计仅重30千克(66磅),结构更加紧凑,能够供应远多于同等重量的氧气瓶供给的氧气。俄罗斯计划开始用机载供氧系统更换所有飞机上的氧气瓶。印度也研制出一种机载供氧系统,它将首先安装在作为技术验证机的新轻型作战飞机(Light Combat Aircraf,LCA)上。最终,这种机载供氧系统将安装在印度的所有高空战机上。

2014年10月30日,俄罗斯技术国家集团下属的"雷达电子技术"公司交付第一批为未来前线航空系统(PAKFA)T-50研制的"喜马拉雅"电子战系统。T-50飞机机体上集成了独一无二的主动和被动雷达和光学定位系统,实现了"智能蒙皮"功能。该系统的应用不仅改善了飞机的抗干扰能力和生存力,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抵消了敌方飞机的隐身技术。2014年11月02日,俄罗斯T-50战机再次试飞。翼下增添四个挂架。

2015年,普京宣布第一批T-50将交付俄罗斯空军,并开始部队测试,然后组建飞行大队。据悉俄罗斯将在茹科夫斯基城开始第五代(注:按美国的标准为第四代)重型多用途战斗机T-50的飞行试验。试验时间大约持续五年。

2025年,俄罗斯将用T-50全部替换老旧的米格-29苏-27战斗机

生产部署

俄战术导弹武器公司总经理鲍里斯·奥布诺索夫在2011年6月的巴黎国际航展上表示,俄第五代战斗机T-50将会装备最新型的导弹武器。俄罗斯战术导弹武器公司正在为T-50研制多种型号的武器系统,其中,有部分新型武器正在接受国家测试,还有一部分甚至已结束测试,即将投入批量生产。

为T-50研制武器系统的计划与五代机项目是同时进行的,并且也被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将持续至2014年,第二阶段将持续至2015年,每个阶段中都将包括对武器系统的完善工作。在新型空对空导弹计划中,研制人员将会逐渐增加导弹的射程、提高打击精度并改善其他各项技术参数。

2012年8月6日,俄罗斯空军总司令邦达列夫说,俄罗斯自行研制的第五代战机将于2015年后投入批量生产。此外,邦达列夫是在出席俄罗斯空军建军100周年图片展时作出上述表示的。

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集团公司总裁米哈伊尔·波戈相8日表示,苏霍伊公司将研制第五代战机T-50的出口版。

俄媒体当天援引波戈相的话报道说,出口版T-50的具体细节将在签署相关供货合同后揭晓。目前正在测试的T-50都是单座飞机,而出口版将既有单座,也有双座。

与此同时,俄印目前正在以T-50为基础联合为印度开发第五代战机,印度计划在未来20年内耗资350亿美元采购144架。第一架样机预计在2014年交付印度。

2013年莫斯科航展上,三架T-50隐形战斗机一起参加了表演。在上届莫斯科航展中,T-50就做了公开亮相,只是那次亮相并不完美:1架T-50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发动机起火事故,所幸飞行员应对恰当,才避免了更大损失。据俄罗斯《消息报》8月28日报道,尽管关于飞机故障的传言和报道沸沸扬扬,但在27日航展开幕当天,3架T-50战机还是亮相在航展现场上空。亚历山大·波格丹诺夫的单机特技飞行为表演画上句号--他完成了"平螺旋"、"普加乔夫眼镜蛇"等著名的高难度动作。据俄新社8月30日报道,俄罗斯联合飞 机制造集团公司总裁米哈伊尔·波戈相在航展上证实,俄罗斯决定在T-50的基础上研制一种重量约20吨的无人攻击机。另外,俄空军司令维克托·邦达列夫在8月6日表示,俄罗斯空军将迎来首架T-50。但T-50批量进入俄空军服役预计要等到2016年。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