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活在當下」指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無論哪個時代,都存在眾多「失敗的成功者」。他們事業有成、家庭美滿、腰纏萬貫,卻一輩子汲汲營營,忙碌不休,從未體驗過長久的快樂與真實的自由。為什麼這麼多人會做得如此成功,卻活得如此不幸?更迫切的問題是-你有沒有蹈其覆轍的危險?

在《「活在當下」指南》中,國際當紅學者薩姆·哈里斯一針見血地指出,趨樂避苦是人類的本能,而快樂本質上稍縱即逝,所以人們天生受困於循環往復的追求,不少人甚至終其一生都在這無形的牢籠中度過。要打破與生俱來的困境,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就一定要升級心智模式,擺脫原始狀態。如何做到這一點?身為哲學神經學雙料博士的哈里斯獨闢蹊徑。書中,他將經典的哲學理論、前沿的科學發現、豐富的切身體驗巧妙結合,理性睿智、亦莊亦諧地引導讀者探尋關乎個體存在之根本的三大問題-意識是什麼,自我究竟為何物,以及人生應該以什麼為重要追求,從而一步步瓦解頑固的「常識性」認知,實現心智的提升,收穫自在的高層級人生。

在這本書中,讀者不僅能感受到人文與科學的精彩交融,更能獲得關於人生真諦的啟迪,以及持續鍛煉自己心智、長久改善生活狀態的工具。

作者簡介

薩姆·哈里斯(Sam Harris)

● 名校畢業,哲學神經學雙料博士

斯坦福大學哲學博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神經科學博士。

● 一舉成名,佳作頻頻,引發熱議

至今共出版5部著作,首部作品即斬獲2005年美國筆會非虛構獎;5部作品全數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榜,並被翻譯成超過20種語言,引發學界內外的熱議。

● 國際學者,科普紅人,廣受讚譽

與理查德·道金斯、克里斯托弗·希欽斯、丹尼爾·丹尼特並稱為「新無神論四騎士」,並被道金斯評價為「甚為勇敢的高智識者」。常與許多知名人士進行公開交流,其中,與「龍蝦教授」喬丹·彼得森圍繞「何為真理」「神話原型與科學理論孰優孰劣」等尖銳話題進行過多場售票式對談,座無虛席、火爆異常。此外,其主持的科普/思辨類播客還受到悉達多·穆克吉、賈雷德·戴蒙德、奈爾·德葛拉司·泰森、亞當·格蘭特、斯蒂芬·弗萊等各界大咖的讚譽和喜愛,並獲得「網絡奧斯卡獎」韋比獎。

原文摘錄

但人們會習慣性地將自己等同於自己的思考,而非將想法僅僅當作想法,僅僅當作意識里浮現的內容,這就是人類受苦的主要原因。它也讓人們產生了一個幻覺:仿佛存在一個獨立的自我,住在腦子裡面。 左腦麻痹通常會導致抑鬱,而右腦麻痹則會帶來愉悅感。

書評

在這魔幻的五年間,作者不再是當初的作者,譯者不再是當初的譯者,連書,也不是當初那本書了(你懂的)。

也正好應了它反覆傳達的信息——無常,無我。

沒有不變的主體性,只有不斷升起滅去的想法和感受聚成的雲。煙會消,雲會散,才是生命的常態。

然而在這這篇後記里,我想要提醒讀者,就算「無我」是科學/哲學/靈性層面的洞見,但在日常人際交互的領域,擁有一個有喜好、有邊界、且怒且悲的自我,是必要且健康的,並非時時需要被破除的執念。

許多人(包括我自己)之所以對身心靈感興趣,恰是因為經歷過關係里的創傷,譬如在原生家庭遭受過暴力或冷落,或是在戀愛中經歷過痴迷或逃離。俗世里幾乎人人都在帶傷前行,一不小心就互相戳痛。在受傷的地方療傷,太難了;轉向更高維度尋找解釋、寬慰和意義,似乎更輕鬆一點。於是,超越自我,感受宇宙無量之愛,我們得以舒緩下來。

這固然值得欣喜。但與此同時,「無我」的洞見,很可能會滑向「靈性逃避」——那些習慣於犧牲自己以換得群體歸屬的人,那些在愛情里低到塵埃里的人,本該學着堅定地主張邊界、多「自私」一點,卻很容易片面理解靈性教導,愈發讓渡自己的利益、否認身而為人的欲望、抹殺再合理不過的需求。

我漸漸意識到,關係里的傷,不能通過逃避關係來療愈。這也是為什麼在獨自冥想數年之後,如今的我更傾向於Circling這種團體對話式冥想,一群人共同察覺當下,彼此互為鏡像,照見自身盲點。在Circling里,毫不愧疚地優先照顧自己、發出不同聲音、甚至與他人發生摩擦,都是把「我」變大的過程;而經由袒露真實自我建立起的深度聯結,又讓過去那個趨樂避苦、患得患失的「我」,在沉默中溫柔地融化了。

或許更深層的真理存在於矛盾中——「我」不存在,「我」也可愛;「無我」能通向開悟,「自我」里也有佛。「我執」的危險並不在於「我」,而在於「執」。執着於「無我」,跟執着於「我」,又有什麼區別呢?

另一名譯者俞立穎(學霸貓)深諳此道。這五年來,她跳街舞、輕斷食,近日又熱衷於當時尚顏值博主,戲稱自己的社群是霍格沃茲貴婦學院。她把「我」這副皮囊,打扮得妖嬈美艷,借肉身遊戲,與萬物合一。問她有什麼想在譯後記里表達的,她只有一句話:

那麼,這本書出來了,該買個新的路易威登了。

拋開「自我」的幻象,Waking up 這篇書評可能有關鍵情節透露

「活在當下」這個詞早已泛濫,成為了大量書籍、文章的主題,也成為了很多人掛在口頭的詞組。

但要真的聊起來「活在當下」,可能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解釋:

——專注現在這個時刻所做的事;

——及時行樂;

——按自己的預期生活;

——相比於他人的期待,更多按自己的想法來……

看看百度搜索的數量就知道,對「活在當下」的理解,要多少就有多少。

那加拿大人薩姆·哈里斯,是如何通過這本書,來告訴我們如何活在當下呢?

如果有充分的人生經驗,我們很容易就能明白作者對痛苦和快樂的分析。

快樂本質上是易逝的,不管獲得它的過程是艱難還是輕鬆。 快樂在升起的瞬間,就已開始衰弱,只能被新的欲望或不適感替代。 於是,我們不斷努力尋覓,以持續獲得這樣虛無的快樂,永不停歇。

更不用提體驗的適應感,一旦一種快樂被我們適應,就只有更強的刺激才能獲得同等的快樂了。

我們逐漸成為了自己搭建的無形的牢房裡的囚徒。

看似充滿了自由,實則困在追尋快樂幻象的原地,卻越來越難以被滿足。

作者為我們開出的解藥,正是「活在當下」。

什麼是作者所謂的「活在當下」?

他沒有直接談,卻把內容轉到了神經科學和意識研究領域,讓我們看看意識和自我是怎麼回事。

根據現代科學研究,意識是大腦不同腦區相對獨立並聯合工作時湧現的,是有利於生物進化的一種演化結果。在意識學習發展的過程中,會逐漸出現「我」這個代詞,指代一個特定的人,一種特定的感覺,一類特定的歸屬。

剛出生的孩子是沒有這個意識中的「小我」的,只有孩子在意識中逐漸形成了「我」的概念,才開始形成有關於「我」的自傳體記憶。

我們傾向於將「我」等同於特定的軀體和意識,我們對自己的軀體和意識保有所有權,對自己的物品保有所有權,對自己的財富進行積累,一群「我」還能形成特定的文化……

通過「我」,我們和世界以及他人產生聯繫,發生關係,並在這樣的關係里,有着獨特的感受,這些感受甚至能轉化為外顯的行為以滿足「我」的快樂。


對快樂的追尋讓我們難以滿足,原地轉圈 「我」給了每一個人必要的同一性,這種同一性保證了明天睡醒的「我」,和今天吃晚餐的「我」,以及十幾年前在學校讀書的「我」,是同一個人。

這種同一性給了我們安全感,也便於我們儲存體驗、經歷、記憶和知識。

但同樣是這個「我」,受情緒控制,擺脫不了腦子裡紛雜的想法,討厭困難,喜歡快樂。

「我」會體驗到各種情緒,會形成自我意象,會討厭被冒犯,會想控制好自己的「領地」。

正是這個「我」,讓我們永遠不滿足當下的體驗,永遠想要更多。

然而,我們每個人意識中的這個「我」,實際上並不存在。

正像大腦中沒有一個單獨的腦區提供給「我」居住一樣,意識中也不存在「我」的位置。

意識並不等於我們習以為常的那個「自己」。

意識是我們自己真正擁有的東西,躲藏在意識之中的「我」,既害怕又敏感,所以情緒一喚起,這個提心弔膽的「我」就會出來行事。

他/她會指揮我們逃避困難,追逐利益和感官快樂,會因為一點小事爆發,也會因為不滿足而繼續循環。

作者鼓勵我們用包括專念在內的各種心智練習,來意識到意識本身,破除「我」的幻象。

這樣的注意力使用方法,會讓我們和世界的關係煥然一新。那些由於客觀世界通過感受在大腦中片面的表徵,感知中的盲點,腦補出來的圖形,都開始逐漸的如其所是。

我們的注意力和感覺一起變得敏銳起來,色彩、觸感、氣味、聲音,我們開始覺察到過去的我們難以感知的東西。

同時,「小我」的幻滅,讓我們得以真正的剝離很多情緒的影響,進一步讓我們跳脫出那個惡性的循環之中,跳脫出自己給自己設立的牢籠。

我們能夠用新的視角,來看到身體產生的種種情緒,我們既能夠悅納這些情緒,也能夠在內心毫無波瀾的情況下去觀看這些情緒在意識里的表徵。

對無我的一瞥只是一個開端。能夠從自我感里解脫,獲得寧靜,但只是旅途的起點,而遠非其終點。 這種覺醒,就好比在我們和孩子發生爭執時,通過之前指定的一個關鍵詞,可以讓雙方快速跳脫出兩個「自我」之間的衝突。

觀察到兩個人情緒的那一刻,我們的意識得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剛才那個情緒中的自己。那個自己充滿了情緒,固執地捍衛「我」的完整性,決絕任何對「我」發起的挑戰。他還充滿了想象,不肯活在現實世界裡,期待着別人的改變,幻想着完美的生活,腦補着大量的幻想。

而一旦脫離這個狀態,打碎了剛才「小我」的這種控制,意識可以覺察到剛才的情緒和想法,但卻已經不會執着於留在那些情緒和想法之中。

我們仿佛就像在電影院看完一場電影一樣,剛才電影中的人物和劇情掀起了一些感受上的波瀾,但我們已經能客觀看待,甚至已經有了更好的決策。

一旦體驗過這種感覺,通過回想就能明白書中提到的這種感受。這是一種瞬間脫出情緒狀態的感受,情緒還在,但我們成為了情緒的觀眾,從演員的舞台上退到了觀眾席。

這就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活在當下」的方法:

破除意識虛構出來的「小我」,回歸意識本身。意識充滿了體驗,但如何看待體驗,除了那個充滿不安全感的「我」的看法以外,意識還能有更多的維度和靈活度選擇。

這樣的人生,能夠跳脫出不滿與失控,不在趨利避害的原地打轉,逃離不滿意和追求快樂的陷阱,更如實的生活,如實的體驗,如實的收穫自在的人生。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