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自勸二首》唐朝·白居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自勸二首》唐朝·白居易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自勸二首》唐朝·白居易
圖片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1] 稀稀疏疏繞籬竹,窄窄狹狹向陽屋。

屋中有一曝背翁,委置形骸如土木。

日暮半爐麩炭火,夜深一醆紗籠燭。

不知有益及民無,二十年來食官祿。

就暖移盤檐下食,防寒擁被帷中宿。

秋官月俸八九萬,豈徒遣爾身溫足。

勤操丹筆念黃沙,莫使饑寒囚滯獄。

急景凋年急於水,念此攬衣中夜起。

門無宿客共誰言,暖酒挑燈對妻子。

身飲數杯妻一盞,余酌分張與兒女。

微酣靜坐未能眠,風霰蕭蕭打窗紙。

自問有何才與術,入為丞郎出刺史。

爭知壽命短復長,豈得營營心不止。

請看韋孔與錢崔,半月之間四人死。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於洛陽,葬於香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