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除夜作》唐朝·白居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除夜作》唐朝·白居易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除夜作》唐朝·白居易
圖片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1]

詩詞原文

君賦此詩夜,窮陰歲之餘。

我和此詩日,微和春之初。

老知顏狀改,病覺肢體虛。

頭上毛髮短,口中牙齒疏。

一落老病界,難逃生死墟。

況此促促世,與君多索居。

君在浙江東,榮駕方伯輿。

我在魏闕下,謬乘大夫車。

妻孥常各飽,奴婢亦盈廬。

唯是利人事,比君全不如。

我統十郎官,君領百吏胥。

我掌四曹局,君管十鄉閭。

君為父母君,大惠在資儲。

我為刀筆吏,小惡乃誅鋤。

君提七郡籍,我按三尺書。

俱已佩金印,嘗同趨玉除。

外寵信非薄,中懷何不攄。

恩光未報答,日月空居諸。

磊落嘗許君,跼促應笑予。

所以自知分,欲先歌歸歟。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於洛陽,葬於香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