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喜入杉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喜入杉嶺》

作品名稱: 《喜入杉嶺》

作品體裁: 詩

創作年代: 宋代

作者: 李呂

《喜入杉嶺》是宋代詩人李呂的作品之一。

詩詞原文

行盡山嶺頭,歡喜入鄉關。 憶昨冒雨去,寒澀亦多端。 處登糧綱船,出入狗竇寬。 水漲泊無岸,水落淺湊灘。 直待負水順,搖艫離江灣。 虺蜴微細物,托龍逞神奸。 篙工精禱罷,頃刻過千山。 脫或涉不契,風波生坐間。 竄身輙拘滯,伍咐仍比頑。 疑慮狐小潤滑,進退羊獨藩。 僅得黃義叟,可與話歲寒。 論文消永日,長歌當夜闌。 傳聞白水發,川途阻瀰漫。 余益動歸心,掉首辭彎跧。 悵懷陶靖節,不肯效一官。 況為太倉鼠,蠶食殊未安。 肩輿走泥塗,僕夫愁險艱。 附舟計已左,且復行路難。 見向恨不早,興盡而知還。 明朝得善達,那假生羽翰。 稚子爭候門,細君捲簾看。 真樂未渠央,茅檐共團圞。 尚論數千歲,窺管才一斑。 稍定理殘編,補綴令可觀。 尚友天下士,博約加雕鑽。 游談若無味,素手空厚顏。 度事通神明,至理吾豈慳。 設有無父國,而後不可干。

作者簡介

李呂(1122—1198),字濱老,號澹軒,李純德之子。邵武軍光澤(今屬福建)人。生於宋徽宗宣和四年,卒於寧宗慶元四年,年七十七歲。端莊自重,記誦過人。年四十,即棄科舉。好治易,尤留意通鑑。教人循循善誘,常聚族百人,昕夕擊鼓,聚眾致禮享堂,不以寒暑廢。呂著有《澹軒集》十五卷,《國史經籍志》傳於世。 [1]

人物生平

李呂自幼隨從叔父李郁學。端莊自重,記誦過人。朱熹贊李呂「強學既有聞,又教諸子皆有法。」由於李呂比朱熹年長8歲,又出自李郁門下,所以朱熹對李呂也十分尊重。白鹿洞書院修復後,曾邀請李呂上廬山一同講學,李呂欣然從邀。1179年首次從本縣司前雲際關入贛東北轉赴,在七絕《雪中渡雲際嶺》中還留下了「凌空石磴三千丈,匝地瑤林百萬花。自有眼來方見此,直疑身已到仙家」的暢懷佳作。在廬山,李呂成了朱熹的講學摯友,廣探深究。 南宋時期的光澤,屬邵武軍所轄。邑小而僻,每逢春夏之交尤其是災荒之年,米貴而食艱,中下人家當產子者力不能舉或棄殺之,民怨時起。紹熙元年(1190)江蘇武進人士張訢出任光澤知縣,欲仿朱熹社倉之法建社倉,與年事已高回縣隱居的李呂「而謀焉」。紹熙四年(1193)二月朱熹為此撰《邵武軍光澤縣社倉記》,肯定「創立規模,提挈綱領,皆張侯之功;而其條畫精明,綜理纖密者,則李君之力也。」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