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明風華》(第36集)

大明風華》是由張挺執導,湯唯朱亞文鄧家佳喬振宇吳越梁冠華領銜主演的古裝劇。該劇改編自蓮靜竹衣的小說《六朝紀事》,講述了明朝初年,國家開創盛世,孫若微歷經五帝六朝的故事。該劇於2019年12月17日在湖南衛視首播,並在優酷同步播出。[1]

目錄

劇情簡介

永樂元年,靖難之役,建文帝削髮入山,行蹤遂成千古之謎。建文舊臣,盡遭屠殺,御史大夫景清,夫妻罹難,長女若微,被副將孫愚所救,次女蔓茵,為太子朱高熾所救。骨肉同胞,一在宮中,一在江湖,同時長大。十年之後,若微圖謀刺殺朱棣,妹妹蔓茵嫁入宮中,若微在刺殺中,遭遇皇太孫朱瞻基,目睹了金陵城波雲詭譎的政治叛亂,蒼茫暮色中,曲折隱微的帝王心事,國家正在從亂象中恢復,平關外,遷首都,通運河,鄭和下西洋,揚威海外,編撰《永樂大典》,盛世將成。最終若微決心放棄個人仇恨,輔佐登上皇位的丈夫,為天下人謀取最大的幸福和安寧,她歷經了五帝六朝,以自己的氣度和智慧,數度救大明王朝於危難,在歷史洪流中,孤身一人,溯流而上,見證了一個偉大時代的誕生。[2]

幕後花絮

  • 湯唯在接拍該劇後,她開始認真學習禮儀,並找出了很多經典古裝劇集,仔細觀察劇中人物一招一式。
  • 為演好劇中角色,湯唯在該劇拍攝前做了準備,包括學習明朝歷史文化、各種台詞發音。
  • 為了邀請湯唯出演孫若微,製片人前後花了8個月時間。

劇集評價

《大明風華》不同於其它歷史劇,該劇避免了沉重與悲切視角,將筆觸落於朱氏家族,藉由朱家幾代人之間有趣的日常互動與相處、複雜的情感糾葛與救贖,展現中國傳統家庭文化。宏大的歷史背景中,「明朝一家人」朝堂上的共商國事,生活中的打鬧嬉笑被逐一還原,朱氏一家既是中國傳統家族的濃縮,也觀照了社會現實生活。(《新京報》評)

《大明風華》的優點很多。首先,作為一部古裝劇,該劇做足了歷史景深,將「鄭和下西洋」「編纂永樂大典」「靖難之期攻濟南城」等歷史事件和細節,拆散於敘事枝末和角色的碎語中,既成功帶出了歷史的況味,又讓觀眾「易於食用」。台詞上,編劇效仿《水滸傳》的語言風格,沒走佶屈聱牙的復古路線,也沒讓違和的現代語言滿屏飛,而是在生動之外追求凝練講究,文學性強。更值得稱道的是,該劇將故事中朱家人的關係真正定位為「父子君臣」:「一步一回顧」的血脈親情,「伴君如伴虎」的戰戰兢兢、「你死我亡」的大位之爭和殺伐果決的帝王心思,一個都沒少。這種用家庭關係來架構戲劇衝突的手法,通過親情為歷史劇搭建起可以和觀眾共情的心理依託,也讓劇中人物更加立得住。(《羊城晚報》評)

《大明風華》通過細膩的筆觸,多面呈現了中華文化之美,無論是開篇引入的崑曲《單刀會》,還是還原的雞缸杯、宮廷畫、宣德爐,都從細微處撐起歷史底蘊。該劇深挖故事敘事背後的精神內涵。劇中,觀眾能從明代前中期盛世中看到修齊治平、治國安邦的政治理想;從鄭和下西洋中讀到中華民族合作共贏的外交思想;從封建朝代盛衰更替中獲得「載舟」「覆舟」、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該劇在文藝創作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家國情懷,為觀眾鋪陳開一幅宏大的明朝畫卷。(《人民日報》評)

第36集簡介

朱高煦打算在滿朝文武面前質問朱高熾,讓文武百官對朱高熾產生懷疑,然後再打着清君側的名號殺入北京城。此時朱瞻基也和于謙楊士奇商量着如何對付朱高煦和朱高燧,朱瞻基想要快刀斬亂麻,殺了朱高煦兩人,于謙極力反對,說在靈前動刀,全國全都會反,朱瞻基問楊士奇的意見,楊士奇卻說殺有殺的好處,不殺有不殺的好處,朱瞻基沒等楊士奇說完話,便憤然離開,于謙也十分看不慣楊士奇的做派,楊士奇卻說朝廷的事情于謙不懂。

胡善祥來到胡尚儀屋裡,胡尚儀恭恭敬敬地向胡善祥行了禮,現在國喪期間,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壓在胡善祥身上,胡善祥想讓胡尚儀幫幫忙,胡尚儀卻說自己年老昏聵,向胡善祥請辭,胡善祥答應了,打算給胡尚儀找個舒適的住所,等忙完這段時間,自己就好好照顧胡尚儀,但胡尚儀卻想要出宮,胡善祥一聽來了氣,質問胡尚儀她能去哪裡,胡尚儀從六歲入了宮,從未出去過一天,她又能去哪裡,胡尚儀說宮中一些老人湊錢在京郊買了一大片地作為他們這些無後的老人作為墳地,還建了道觀寺院祈福來生,互相救助,胡尚儀想要搬出去和他們同住,胡善祥激動起來,覺得胡尚儀還是在生自己的氣,她想讓胡尚儀看看,現在已經改朝換代了,自己將來會成為皇后,也會有能力照顧胡尚儀,能為胡尚儀養老。胡尚儀卻說自己不知道為什麼還要活下去,她覺得自己不應該讓他們把胡善祥奪去,胡善祥卻說除非自己死了,否則胡尚儀哪裡也不能去。胡善祥氣沖沖地出了宮,宮女安歌趕緊為胡尚儀解釋,說胡尚儀是酒後胡言,胡善祥見安歌還算機靈,便讓她以後就跟着自己,安歌趕緊拜謝。

御書房內,孫若微替朱高熾抄好了祭文,朱高熾有些感嘆,孫若微現在模仿自己的筆跡已經可以以假亂真,孫若微給祭文蓋了印後,朱高熾突然說起讓孫若微辦最後一件事,朱高熾說自己明天要在朱棣靈前宣讀遺旨,他思來想去,還是要把赦免靖難遺孤的事宜加進遺旨里,他給了孫若微一夜時間模仿朱棣的筆跡,還把玉璽也留給了孫若微,孫若微感動不已,趕緊跪拜叩謝朱高熾。

朱高熾由兩個人扶着來到朱棣的靈前,從全國各地趕回來的藩王紛紛向朱高熾問候,朱高煦和朱高燧也來了,朱高熾不讓兩人行禮,拉着兩人跪在朱棣的棺材前守靈,朱瞻基見朱高煦和朱高燧都跪在朱高熾的身邊,心中有些不快,知道是朱高熾的意思後,他提醒朱高熾,按照規矩,今天所有人都應該跪在朱高熾的身後,朱高熾卻不聽,只是讓朱瞻基去給其他王爺行禮。

漢王妃替朱高煦把胡善祥給叫了出來,朱高煦說胡善祥給漢王妃寫的信已經被自己燒掉了,胡善祥正想離開,朱高煦告訴胡善祥,朱瞻基想要殺了自己,朱高煦告訴胡善祥,自己要起兵造反,胡善祥不明白朱高煦為什麼要跟自己說這些,朱高煦假惺惺地說自己想帶着胡善祥一起走,不忍心看着胡善祥死,還讓胡善祥趁現在所有人都在守靈,去御書房偷出入京城的關防,胡善祥想要逃掉,卻被朱高煦攔住,朱高煦蠱惑着胡善祥,說自己如果活着回來,胡善祥就能成為大明的皇后,胡善祥匆匆逃走,朱高燧在一旁看了朱高煦演的這齣戲,十分佩服。

朱瞻基本來在殿前布下了殺手,但由於朱高熾一直帶着朱高煦和朱高燧,殺手一直沒有機會動手,朱瞻基十分頭疼,這時朱高熾又找人傳召朱瞻基。朱高熾讓朱瞻基不要輕舉妄動,並告訴他朱高煦兩人是穿着軟甲來的,朱高熾叮囑兒子,寧可讓朱高煦他們先造反,也不能對他們下手,否則自己就要罷黜朱瞻基太子的位置。

胡善祥偷偷來到了御書房,孫若微嚇了一跳,胡善祥也對孫若微再修改遺旨的事情十分驚訝,胡善祥開始找起兵部的印鑑,孫若微趕緊拉住胡善祥,讓她不要闖禍,胡善祥卻說自己不問孫若微的秘密,自己也不告訴孫若微自己再做什麼,就當今晚她們兩人沒有見過。

第二天一早,朱高熾開始宣讀朱棣的遺旨,朱高煦卻對要赦免靖難遺孤的旨意起了疑心,他拿過聖旨,告訴眾人這份遺旨是假的,朱高煦在靈前開始對朱高熾和朱瞻基發難,朱高燧也開始幫朱高煦說話。朱高煦還在眾人面前戳破了孫若微靖難遺孤的身份,朱瞻基反駁了幾句,被朱高熾喝止,朱高熾想要等國喪之後再議此事,朱高煦卻說自己就沒打算活着回去,他撕毀了遺旨,和朱高燧揚長而去。夜裡,朱瞻基帶人殺進漢王府,這才發現朱高煦和朱高燧早就帶着關防出了京城,朱瞻基驚訝不已,不知道朱高煦是從哪裡弄來的關防。大年夜,胡善祥孫若微和皇后正等着朱瞻基和朱高熾回宮吃飯,朱高熾此時正斥責着朱瞻基。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