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我們與惡的距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由林君陽執導,賈靜雯溫昇豪吳慷仁等主演的電視劇。該片講述了兩個家庭面對失去家人,自我療愈的痛苦心聲的故事。劇集於2019年3月24日在中國台灣播出。2019年10月5日,《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第54屆電視金鐘獎中奪得戲劇節目獎、導演獎、女主角獎(賈靜雯)、男配角(溫升豪)、女配角獎(曾沛慈)、編劇獎六大獎。[1]

劇情簡介

「到底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 」

這是由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延伸出的幾個家庭間,不同立場、不同參與者的故事…….

▪ 因孩子罹難瀕臨破碎的_受害者家庭

▪ 兒子殺人於是避逃人群的_加害者家庭

▪ 幫死刑犯辯護而受盡譴責的_法扶律師

▪ 弟弟患病帶給姐姐人生課題的_家庭

這是一個,可能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邊的故事。當事件發生,我們會選擇如何面對?

職員表

  • 導演 林君陽
  • 編劇 呂蒔媛
  • 攝影 陳克勤
  • 剪輯 Chun-Hong Lee
  • 藝術指導 Wen-Chin Lo
  • 服裝設計 Amber Chen

角色介紹

賈靜雯 飾演宋喬安

品味新聞台編輯主管,劉昭國的妻子

溫升豪 飾演劉昭國

網絡先驅報的創辦人,宋喬安的丈夫

吳慷仁 飾演王赦

為死刑犯辯護的法扶人權律師,丁美媚的丈夫

幕後花絮

  • 賈靜雯當初願意接下這個角色的原因是被劇本深深吸引,該劇也是她出道以來流最多眼淚的一部戲。
  • 溫昇豪為演好角色瘦了2千克,留了鬍子,讓外型看起來憔悴一點、精神狀況差一點,也請工作人員準備大一點的衣服,西裝、獵裝不是那麼挺的,看起來有點駝背。
  • 林哲熹為了揣摩思覺失調症患者這一角色,去了康復之家、療養院觀察實習,與病友接觸聊天。
  • 為了更好地詮釋喬安這角色,賈靜雯主動要求素顏出鏡。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我們與惡的距離》脫胎於大量采寫調查,以台灣真實案件為原型(包括2012年台南湯姆熊隨機殺人案,2014年台北鄭捷隨機殺人事件等),在此基礎上加以綜合和典型化,提煉出實踐中最難以處理的部分。

這部劇集是台灣地區少數由編劇先行,完成劇本之後,才對外招標製作團隊的案例。原本2016年台灣公視(PTS)邀請呂蒔媛開發劇本時,她打算以「八仙塵爆」為題。2015年6·27新北遊樂園粉塵爆炸事故造成500人受傷、12人死亡。但後來項目與資策會的「創新應用服務研究所」合作,新聞事件與網絡留言的大數據分析成為編劇的重要參考,考慮到戲劇衝擊等因素,呂蒔媛將主題轉向「無差別殺人事件」,即「隨機殺人」。呂蒔媛覺得台灣地區缺乏社會寫實劇的關鍵。該片的資金來源於政府財政、企業贊助、個人捐贈等。10集《我們與惡的距離》耗資4300萬新台幣,折合成人民幣約為936萬元。

影片評價

與以往的清楚偶像套路不同,《與惡》更加真實,更加懸疑。它是根據16年轟動台灣的」小燈泡案件」改編而成。劇中,我們能看到類似的事件,男子在電影院無差別的殺人。然後被捕。政府要的是判處死刑;王律師卻希望把事情調查清楚,通過尋找這件事背後的真相,從根本上杜絕這樣的事件。事情就是通過,律師、輿論、受害人家屬以及罪犯家屬展開。從側面中,漸漸展現出人性的惡是如何形成的。死刑到底該不該廢除,這個問題,難到了很多人,兇手該以何種處置方式才能得到群眾的寬恕,才能得到被害者的原諒同樣是個道德難題。可能這一秒我們還在做正確的事情,下一秒,我們就可能與惡同行了。就比如,那些自殺現場的喧譁者;那些事不關己的逃避者等等。(今日頭條評)

分集劇情

第1集 受害者

李曉明在戲院開槍犯下無差別殺人事件之後的兩年,被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判死刑定讞。 品味新聞台的副總監宋喬安與先生劉昭國,工作上理念不同加上兒子意外被李曉明槍殺,夫妻關係瀕臨崩解,宋喬安暴躁易怒求完美的個性,讓屬下敬而遠之,而一場意外讓新進品味新聞台兩個月的助理編輯大芝,成為喬安的手下編輯。 很沒存在感的大芝,不知道該如何與人相處,還好個性樂觀的二房東思悅總是對大芝特別照顧,這天思悅的弟弟思聰搬來,怪裡怪氣的思聰,思悅跟大芝不知該如何應對! 大芝戰戰兢兢的與喬安工作著,卻沒料到喬安是她最不想碰到的人...

第2集 母親節

大芝決定遞辭呈,煩躁收視與人事的喬安不耐對大芝,想辭就辭。 幼稚園發生了疑似精神病患劫持幼童事件,喬安駁斥上司的搶快要求,堅持要等幼童安全才live連線,臨時找不到精神科醫生的第二現場,喬安用人情施壓請妹夫一駿上場! 王赦與老婆美媚在幼稚園外焦急等候在幼稚園內的女兒,大芝在副控室看到幼稚園的現場畫面,熟識的面孔被警察架出來...

第3集 裂痕

思聰被新聞報導為精神不穩欠債失志導演,讓思悅對在新聞台工作的大芝遷怒。王赦告知思悅,思聰可能有精神障礙,應該就醫檢查,讓對精神疾病恐慌不解的應家人拒絕。 美媚極度不諒解協助思聰面對檢警的王赦,認為王赦不顧受驚嚇的家人,且幫殺害幼童的變態辯護,這是美媚完全無法忍受的事。 喬安不知如何面對女兒的叛逆,只好請來在精神專科擔任社工、個性溫暖的妹妹喬平勸說,喬平反而希望喬安先解決與昭國之間的怨懟。 大芝回到家中,發現思聰完全失控了.......

第4集 病識感

思聰被強制就醫,一駿初步判定為思覺失調症,就是俗稱的精神分裂,應家人如雷轟頂。 殺兩幼童的陳昌被專家鑑定再犯風險高,王赦苦於陳昌始終無病識感,不肯用藥,巧遇一駿而求解。美媚帶著孩子回娘家,王赦婚姻陷入僵局。 喬安與女兒天晴在辦公室爆衝突,喬平勸昭國要幫助無病識感的喬安,要一起面對過去的創傷,對天晴才是好的。 大芝眼見哥哥對喬安家的傷害,又看到思悅勇敢面對問題,決定請假回家,希望勸說父母一起找尋哥哥犯罪的原因。

第5集 罪人

新聞報導自殺網紅罹患憂鬱症,後續造成精神科大爆滿,一駿疲於應付。應家人也因為思聰的後續安排該如何,而起了爭執。 喬安整天火力全開四處罵人,被同事發現異常,昭國一路相伴,兩人的關係有了微妙變化。 王赦終於說服李曉明見家人一起探索過去,且爭取非常上訴!沒想到卻傳來李曉明準備行刑的消息,媒體騷動不已,品味新聞大動員,喬安與大芝心情複雜。 王赦醉酒到岳父家,難掩激動的控訴這一切。

第6集 槍響之後

品味新聞獨家拍到了李家父母與大芝接曉明遺體過程,曝光李家父母居住場所,大芝回品味痛罵喬安才是媒體沉淪的禍首,與喬安爆衝突。 美媚決定回到王赦身邊,支持王赦理念,一家人準備接受小寶寶的到來。 昭國在心理諮商師建議下,帶著喬安回到當初約會的起點,卻也是兒子出事的戲院,喬安不得不面對埋在心底的悔恨。 準備結婚的思悅百般容忍未婚夫母親的財大氣粗,應家人準備接思聰出院,不料應父卻心肌梗塞,思悅決定讓思聰搬過來跟自己住。

第7集 罷凌

思悅與凱子頻起爭端,凱子不希望因為思聰而讓兩人多年感情生變,應父又住院,思悅逼自己冷靜處理所有事務,還好有大芝的陪伴協助。大芝回到品味辦辭職,選擇跟喬安道歉。 一個國中生在路上模仿李曉明砍傷人,遭到媒體大幅報導,國中生母親不滿媒體的偏頗,帶著兒子失聯,引發民眾關注,喬安因這事件重新思索媒體人的定位。 陳昌被判無期徒刑,社會觀感大反彈,王赦再度成為網民私訊攻擊對象,王赦不以為意,卻沒發現美媚成了驚弓之鳥。

第8集 眾生皆有病

喬安聯合News哥,試著改變品味的新聞模式,但必須面臨收視率的檢驗。 美媚早產,夫妻倆人對於小小早產嬰兒的急救措施有不同見解,王赦被岳父痛罵自私害妻小受驚,王赦決心要給美媚與孩子一個無憂的環境。 懷孕的喬平與一駿,在精神科的工作小組裡展開社工與醫生的理念之爭,兩人對於意外懷孕破壞頂客生活也有不同想法。思聰開始了同學介紹的攝影工作,服用藥物後的遲緩,讓自我要求頗高的思聰頗受挫折。 大芝巧遇差一點成為男友的學長卯帥,思悅鼓勵大芝與學長相約。思悅與凱子近距離的相處,反而日起爭端,而思聰工作不順漸受幻聽干擾而失序。

第9集 黎明之前

大芝的身分及工作地點被媒體曝光,招來更多的意外,思聰再度失控,只是這次兩女卻無法阻止。

第10集 未來的樣子

思聰發病失蹤,思悅、大芝大受驚嚇四處尋找。喬安無預警被調職,決定找最近抑鬱的喬平聊聊,卻遇到大芝,意外看見精神科醫護人員有驚有險的日常。 美媚找王赦懇談,希望找回當初帥氣自信的先生。 三年後眾人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