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月夜憶舍弟》唐朝·杜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月夜憶舍弟》唐朝·杜甫

《月夜憶舍弟》唐朝·杜甫
圖片來自 搜狐

[1] 《月夜憶舍弟》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詩中寫兄弟因戰亂而離散,居無定處,杳無音信,生死未卜。正值白露時節,在戍樓鼓聲和孤雁哀鳴的映襯之下,詩人對兄弟的憂慮和思念之情愈發顯得深沉和濃烈。此詩前兩聯側重寫景,後兩聯側重抒情,情景交融,結構嚴謹,首尾呼應。頷聯用語平易而意味新警,將「露」「月」前提、「白」「明」殿後,倒裝的句式頓收奇崛之效。全詩語言精工,格調沉鬱哀傷,真摯感人。 作品名稱 月夜憶舍弟

作 者 杜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編輯

月夜憶舍弟⑴

戍鼓斷人行⑵,邊秋一雁聲⑶。

露從今夜白⑷,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⑸,無家問死生⑹。

寄書長不達⑺,況乃未休兵⑻。

注釋譯文編輯

詞句注釋

⑴舍弟:對自己弟弟的謙稱。杜甫有四弟,幼弟杜占時隨詩人同在秦州,杜穎、杜觀、杜豐則散處各地,故詩人憶而賦詩。

⑵戍鼓:指戍樓上報更的鼓聲。自黃昏至拂曉,分為五個時段,稱為五更。一般鼓報三更,便不准路有行人。斷人行:指鼓聲響起後,就開始宵禁。斷,截斷。

⑶邊秋:一作「秋邊」,邊地之秋。一雁:孤雁。

⑷「露從」句:意謂今夜適逢「白露」節氣。白露,二十四節氣之一,陽曆每年九月八日前後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⑸分散:一作「羈旅」。

⑹無家:杜甫自天寶五載(746)離開河南偃師陸渾莊故居後,老家沒有什麼親人,無從詢問諸弟消息。

⑺書:信。長:一直,老是。不達:送不到。達,一作「避」。

⑻況乃:何況是。休兵:停止戰爭。

白話譯文

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裡,一隻孤雁正在哀鳴。

從今天夜裡就正式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我自己故鄉的最亮最明了。

我雖然有兄弟卻都在戰亂中分散了,我無家可歸,無法探問兄弟的死活。

我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更何況安史之亂的戰爭還沒有停止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