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次韻酬宋妃六首》(王安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次韻酬宋妃六首》

作品名稱:《次韻酬宋妃六首》

創作年代: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王安石

《次韻酬宋妃六首》是北宋文學家、詩人王安石的作品之一。

正文

《次韻酬宋妃六首》之一

洗雨吹風一月春,山紅漫漫綠紛紛。

褰裳遠野誰從我,散策空陂忽見君。

青眼坐傾新歲酒,白頭追誦少年文。

因嗟涉世終無補,久使高材雍上聞。

《次韻酬宋妃六首》之二

東風渺渺客天涯,病眼先春已見花。

遠欲報君羞強聒,老知隨俗厭雄夸。

窮通往事真如夢,得失秋毫豈更嗟。

邂逅故人唯有醉,醉中衣幘任欹斜。

《次韻酬宋妃六首》之三

城中燈火照青春,遠引吾方避糾紛。

游衍水邊追野馬,嘯歌林下應山君。

愁尋徑草無求仲,喜對檐花有廣文。

邂逅一樽聊酩酊,聲名身後豈須聞。

《次韻酬宋妃六首》之四

遠跡荒郊謝儁豪,春風誰與駐干旄。

故交重趼恩何厚,新句連篇韻更高。

美似狂酲初噉蔗,快如衰病得觀濤。

久佑壞冶成天巧,豈與人間共一陶。

《次韻酬宋妃六首》之五

無能私願只求田,時物安能學計然。

鑿井未成歌擊壤,射熊猶得夢鈞天。

遙思故國歸來日,留滯新恩已去年。

攜手與君游最樂,春風波上水濺濺。

《次韻酬宋妃六首》之六

山陂疇昔從吾親,諸父先生各佩紛。

零落長年誰語此,遲回故地卻逢君。

衣冠偶坐論經術,襁褓當時刺繡文。

更怪高材終未遇,有司何日選方聞。[1]

作者生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鐘山,追贈太傅。紹聖元年(1094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被譽為「通儒」,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說理與修辭,晚年詩風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遠韻的風格在北宋詩壇自成一家,世稱「王荊公體」;其詞寫物詠懷弔古,意境空闊蒼茫,形象淡遠純樸,營造出一個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2]

主要作品

著作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文學作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