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電的利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電的利弊》是魯迅寫的一篇文章。   

原文

日本幕府時代,曾大殺基督教徒,刑罰很兇,但不准發表,世無知者。到近幾年,乃出版當時的文獻不少。曾見《切利支丹殉教記》,其中記有拷問教徒的情形,或牽到溫泉旁邊,用熱湯澆身;或周圍生火,慢慢的烤炙,這本是「火刑」,但主管者卻將火移遠,改死刑為虐殺了。

中國還有更殘酷的。唐人說部中曾有記載,一縣官拷問犯人,四周用火遙焙,口渴,就給他喝醬醋,這是比日本更進一步的辦法。現在官廳拷問嫌疑犯,有用辣椒煎汁灌入鼻孔去的,似乎就是唐朝遺下的方法,或則是古今英雄,所見略同。曾見一個囚在反省院裡的青年的信,說先前身受此刑,苦痛不堪,辣汁流入肺臟及心,已成不治之症,即釋放亦不免於死云云。此人是陸軍學生,不明內臟構造,其實倒掛灌鼻,可以由氣管流入肺中,引起致死之病,卻不能進入心中,大約當時因在苦楚中,知覺瞀亂,遂疑為已到心臟了。

但現在之所謂文明人所造的刑具,殘酷又超出於此種方法萬萬。上海有電刑,一上,即遍身痛楚欲裂,遂昏去,少頃又醒,則又受刑。聞曾有連受七八次者,即幸而免死,亦從此牙齒皆搖動,神經亦變鈍,不能復原。前年紀念愛迪生,許多人讚頌電報電話之有利於人,卻沒有想到同是一電,而有人得到這樣的大害,福人用電氣療病,美容,而被壓迫者卻以此受苦,喪命也。

外國用火藥製造子彈禦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同是一種東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蓋不但電氣而已。

一月三十一日。

注釋和賞析

【析】 本文最初發表於1933年2月16日 《申報· 自由談》。當時國民黨當局加緊進行反革命的軍事「圍剿」和文化「圍剿」,全國籠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反動派利用現代的科學成就,製造各種新式的殺人武器,發明了比外國和古代的酷刑更加殘酷得多的刑法,對革命者和進步人士進行迫害和鎮壓。這篇雜感運用對比手法,揭露和抨擊了國民黨反動派的這種罪行。

對比,是雜文寫作中常用的一種技法,通過事實的比較,突出事物的本質,闡明作者的觀點。這種方法,有人稱為縱橫比較法,亦有人稱之為中外古今法。本文首先是中外相比,將中國古代的酷刑與日本幕府時代對基督教徒的虐殺比較。幕府是日本封建時代掌握全國大權的軍事獨裁政權,日本德川幕府為防止外來影響,於十七世紀初發布禁教令,禁信基督教,當時曾殘酷迫害基督教傳教士和教徒。作者引用《切利支丹殉教記》里的記載,披露統治者在拷問教徒的時候,「或牽到溫泉旁邊,用熱湯澆身;或周圍生火,慢慢的考炙」,甚至「將火移遠,改死刑為虐殺」。本章在簡單敘述了這種刑法後,接着指出:「中國還有更殘酷的」。作者以唐代縣官在拷問犯人時,四周用火遙焙,口渴,就給犯人喝醬醋為例,說明「這是比日本更進一步的辦法」。然後緊接上文,進而舉出現在官廳拷問嫌疑犯時,用辣椒汁灌入鼻孔,認為這「似乎就是唐朝遺下的方法,或則是古今英雄,所見略同」。深刻地指出了今天的統治者同過去的封建統治者本質的一致性,對他們虐殺人民群眾的罪惡行徑予以憤怒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諷。

然後,作者又將今古相比:「但現在之所謂文明人所造的刑具,殘酷又超出於此種方法萬萬。」文中以電刑為例,寫道:「上海有電刑,一上,即遍身痛楚欲裂,遂昏去,少頃又醒,則又受刑。聞曾有連受七八次者,即幸而免死,亦從此牙齒皆搖動,神經亦變鈍,不能復原。」簡短數語,揭露了現今的統治者在虐殺人民方面比過去的統治者更殘酷。接着點題作正反對比:同是一電,「福人用電氣療病,美容,而被壓迫者卻以此受苦,喪命也。」自然科學雖然是無階級性的,但如何利用它卻是有階級性的,科學家發明了電,這項科技成果本應用來造福人類,但反動統治者卻用來殘害無辜,這樣橫向一比,講清了道理,增強了說服力,使廣大人民群眾更加看清國民政府的反動本質。

文章最後一段又使用了正反對比:「外國用火藥製造子彈禦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作者除談了電的利弊之外,這裡又從其他方面再作對比,「火藥」、「羅盤」本是中國人發明的,「鴉片」 可以醫病也是中國人發現的,但歷代反動統治階級,直至國民黨反動派卻把它們做為愚弄人民、毒害人民的武器。這樣一對照,使讀者更能夠看出誰是誰非,孰優孰劣,讓人們一下就明白古今的反動統治者其階級本性的一致性,他們絕不會為人民謀福利,而只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和不幸,因此只有推翻他們,消滅他們,人類才會有幸福,才會有希望。本文既用歷史事實與當前的事物做縱的比較,也用兩種對立的事物作橫的比較,通過對比,以極簡約的文字表達了豐富的內容,闡明了深刻的道理,突出了事物的本質,擴展了人們的眼界,給讀者以極大的啟迪。[1]

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