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畫眉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畫眉鳥》
是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創作的一首詞

《畫眉鳥》宋代詩人歐陽修的詩詞

這首篇借詠畫眉以抒發自己的性靈,詩題一作《郡齋聞百舌》。

畫眉、百舌,都是聲音婉轉的鳴禽,詩人在《啼鳥》詩中也寫過「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曉催天明。黃鸝顏色已可愛,舌端啞咤如嬌嬰。」可見他對「林間自在啼」的欣賞,這兒以「鎖向金籠」與之對比,更見出詩人掙脫羈絆、嚮往自由的心理。詩人本在朝為官,後因黨爭牽連,貶為知州知縣,此兩句大概有所寄託。[1]

詩詞原文

《畫眉鳥》[2]

[宋] 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

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

譯文

山林中的畫眉鳥自由飛翔、到處歡暢, 任它在山花爛漫的高矮樹叢中騰躍。

這時我才感覺到即使用金籠子來養它, 也不如由它自由自在的啼囀愜意。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既不同於詠花賞烏的消閒之作,又有別於一般詠物寄情的詩,它本是一首含有深邃理趣的哲理詩。詩中通過對畫眉烏自由生活的讚美,抒發了詩人貶官外任後的憂鬱情懷.表現了詩人嚮往和追求自由生活的熱切願望。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束縛個性、壓抑人才的種種拘系與禁鋼的強烈憎惡和否定。[3]

這是。首追求人生自由的頌歌。詩中既有濃郁的濟味,又有深邃的理趣。堪稱一首真正的哲理詩。其主要特點有:

首先,情、景、理三者結合.理趣盎然。全詩四句、前二句寫景,景中寓理;後二句言理,理不離景。而景和理又都體現並貫穿着詩人讚美大自然和追求自由的充沛熱情,這種熱情洋溢在全療的字裡行間。使情、景、理三者融合。既不離詩的特質,又富有意趣情韻,使詩味和理趣熔於一爐、不僅給人以藝術上的享受.而且能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

其次,以物喻人,寓意深遠。這首詩表面上是寫畫眉烏,實際上是在寫入。詩中以 金籠 喻官場,以鳥 鎖向金籠聽 ,比喻官場的受束縛和不自由;又以鳥在 林間自在啼 ,比喻擺脫官場後的自由和快樂。採取這種以物喻人的寫法,蘊含豐富,寓義深遠,收到了良好的藝術效果。

最後,對比鮮明,反差強烈。前二句,通過聲音與色彩的對比,描繪出山林中一種自由無拘、生機勃勃的景象:畫眉烏自由自在,鳴聲婉轉動,人,其生存環境又是那樣美好。作者這種寫法的真正用意,在於和後二句構成鮮明的對比。而後二句又通過 金籠 與 山間 的對比,說明了 鎖向金籠聽 遠遠不如 山間自在啼 的歌聲優美,其原因就在它受到拘禁,失掉了自由。這樣, 鎖向金籠 四個字,與前二句描寫的景象形成了強烈的反差,詩人由此抒發了深長的感慨,呼喚自由,歌唱自由,追求自由,使自由成為全詩的主旋律。巧妙地運用對比手法,對照分明,反差強烈,有利於突出詩歌的主旨。

古詩文鑑賞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 漢族,出生於綿州(今四川綿陽),籍貫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4]

歐陽修於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後累贈太師、楚國公,諡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

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5]其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並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後人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6]

視頻

畫眉鳥-(宋)歐陽修

唐宋八大家之韓愈(二)理想照亮現實

參考資料

  1. 歐陽修《畫眉鳥》賞析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02-24 22:16
  2. 《畫眉鳥》 詩詞文句網
  3. 畫眉鳥歐陽修閱讀訓練答案 快資訊,發布時間;2019-11-25 12:44
  4. 歐陽修簡介 古詩文網
  5. 韓愈簡介 古詩文網
  6. 歐陽修——北宋文壇領袖 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