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真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真愛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是zhēn ài,指純粹真誠的情感。之所以叫「真」,即真誠和真實,真是它最基本的基礎。它絕不建立在欺騙和幻想之上。真愛,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廣義的真愛,與性別無關,與民族無關,與國家無關,與宗教無關,與種族無關。[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真愛拼   音zhenai繁   體真愛外文名True love涵   義純粹真誠的情感爭   議各有各的看法

基本概念

主流兩大概念 概念一:自己角度判定真愛。只要付出就好,不論對方如何改變。(注意:這是包容,不是縱容。) 概念二:雙方角度判定真愛。他,只能是他。她,只能是她。換了人,或是違法亂紀,都不可以。[2]

基本理論

概念一:自我判斷 真愛,當你全面、真實的了解一個人的所作所為之後。(切忌道聽途說,或者單方面聽對方描述)不忘初心,堅持希望,對方能夠按TA自己喜歡的方式,過的幸福。 如果對方和另一個人在一起,會比跟你在一起更幸福。你也願意放下自私、嫉妒、占有欲、幻想、曾經付出的努力,而選擇放手。同時,你依然願意去把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讓TA因為這個世界有你的存在而感到欣喜。那麼,你是真的愛。 而如果對方和你在一起,才是最幸福的。那麼,你將有堅定的毅力來守恆住這份情。在慢慢人生路中,可以堅守信念,面對名利的誘惑,美色的吸引,旁人的阻礙,強權的壓迫,時間的流連,依然執著對待。不被說服,不為所動。你依然願意與TA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那麼,你更是真的愛。 概念一容易走入的誤區 一.自私:只管自己付出,不管對方感受。舉例:我都給你買了冰淇淋了,這是我最喜歡吃的,你快吃啊!(對方腸胃不好,根本不能吃) 二.腦補:不去了解對方,愛着你的幻想。舉例:看見男的長的帥,女的長的漂亮,就認為對方是好人。(你買到過好看不好用的東西麼?買的時候很開心,用的時候想扔掉。其實就是源於腦補。) 測試腦補的方法很簡單,當你面對一個人的行為與你的認知不相符時,發出:「哇,你怎麼這樣?」的感嘆時,很多時候,就是你沒有用心了解對方,腦補了。 三.被騙:即使TA騙了我,我也一樣愛TA。舉例:一個人為了另一個人的的財富,偽裝的很徹底。讓對方愛上了「TA」——偽裝出來的女神男神。結婚後,徹底翻臉。所有問題一併暴露出來,這種,稱之為被騙。 測試被騙的方法很簡單,當你面對一個人的行為與他的描述不相符時,發出:「我靠,你怎麼這樣?」的感嘆時,很多時候,就是被騙了。嚴格意義上說,人們對自己的評價通常會與別人觀測到的有一定偏差,偏差不大,則可能是口無擇言;偏差越大,則越可能是欺騙。 關於自私、腦補、被騙這三種情況,其實破解的方法是類似的,就是去了解對方。不忽視對方的感受,不逃避對方的不足,不害怕了解真相,在確立關係之前,全面而真實的了解對方。 四.測試:不論我的好壞,你都應該愛我。舉例:我變醜了,我破產了,你也應該愛我!(不作不死,人為的使事情往壞的方向發展,對方根本無法了解你這種舉動的目的,騙子的所作所為也是這樣。況且,如果這種理念成立,那麼無論TA是一個怎樣的人,你都應該愛TA。而他就是一個愛着美好的你的人,你為何不愛TA?為何一定要把他變成一個愛着亂七八糟的你的人?) 五.溺愛:不幫對方成長,一味包容錯誤。舉例:待人處世只會無理取鬧,你不但不幫TA糾正,反而聽之任之。(世事難料,萬一哪一天你離開了世界,而他因為你的溺愛,養成了一系列惡習,周圍的人根本不能接受他。你這不是害他,是什麼?) 六.證明:別人越否定我,我越要對TA好。舉例:別人說:「你們不合適,你是錯的」,而陷入固執的堅持。對方說:「你已經不再愛我了」,而陷入證明的怪圈。(理智判斷才是王道。真愛不需要刻意證明,時間就是它最好的見證人。) 關於測試、溺愛、證明這三種情況,破解的方法也是類似的。就是要有自己堅定的方向。堅定的讓自己變的更好,堅定的幫助別人成長,堅定的做真正美好的事。不計較輸贏,而尋求真理。 七.無私:愛應該無私的,不應該有目的。你是否曾經希望別人無私的愛你?這其實是一種自私的表現。每一個知恩圖報的人,都不會期待別人無私。相反,所有的騙子,都希望別人無私。 關於無私,其實也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破解,就是雙方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既然有共同目標,就是有所期望,有所期望,其實就不再是無私。私心希望一個家庭能更加美好,其實也是非常暖心的一件事。 概念二:雙方判斷 1.真愛有明確對象。 同時,真愛的對象,所具備的習慣,缺陷,毛病,應該是有一定範圍的。不應該有為了私利的陷害。 何炅在一次主持節目中,曾說過一句話,說明痴男痴女的本質:「你愛的其實不是他,而是你愛自己愛他的那種感覺。那種可以毫不保留的感覺。」 2.這個對象,會用行動與你越來越合作。 一個真愛你的人,會卻對你坑蒙拐騙無惡不作麼?不會,絕對不會。 非但如此,TA甚至不會敷衍。你們會很智慧,很準時,很認真,很有計劃,很努力。你看李小龍的功夫是不是很智慧?劉翔跑步是不是很準時?成龍拍電影是不是很認真?李嘉誠做生意是不是很有計劃?蔡依林是不是很努力?當他們告訴你,他們真的很愛自己的事業時,你會懷疑嗎? 3.真愛追求的,是雙方長期感受到幸福。如果雙方不能讓對方長期感受到幸福,那麼,所有的言論和行動,都是有待改進的。然後才是「白頭偕老」。 4.真愛追求的,是實現雙方都享受的,長期友好相處的生活方式。不但考慮自己是否願意付出,同時要考慮對方是否願意接受。或者,最少從長遠的角度看,是願意接受的。——比如小孩小的時候不懂父母的愛,但長遠看,孩子懂了,父母是真的愛他們。 5.真愛衍生的情感,應該是更多的愛。雙方都更愛生活,更愛工作,更愛身邊的人,更愛這個世界,更懂得換位思考。 單方面的,如果遇到對方不斷變壞,在超出一定範圍後,你選擇離開,其實是合情合理的。並不代表你不愛。只是,對方已經不再是你認為的那個人了。 只有懂得換位思考的人,愛生活,愛工作,愛身邊的人的人,才更能夠配得上你不計回報的付出。

真愛條件

愛是一種智慧 I LOVE YOU I-Inject ----投入 L-Loyal ----忠誠 O-Observant ----用心 V-Valiant ----勇敢 E-Enjoyment ----喜悅 Y-Yes ----願意 O-Obligation ----責任 U-Unison ----和諧 所以要努力學着投入、忠誠、用心、勇敢、喜悅、願意、責任,還有和諧。 以往的說法:真愛就是願意為對方犧牲一切。 最新說法:真愛是兩個有着自尊自愛的人,強烈的渴望並享受彼此在一起的幸福感,並且不惜一切去維護這種幸福感的永久存在。

愛情倫理

真正的愛像什麼?真正的愛就像冬天的太陽,給你溫暖、給你生命的動能,可不會主宰你,甚至讓你感覺不到真愛的存在。真正的愛就像和風、空氣一樣,給你生命中不可欠缺的新鮮空氣,讓你的生命能夠活著、蹦蹦跳跳。雖然你不知道感恩空氣對我們生命的重要,但是空氣還是一樣照常吹拂,而且無怨無悔,這就是真正的愛。 真正的愛像我們共同母親——地球一樣,承載萬物、長養萬物,功成而不居,任眾生奔跑、任眾生踐踏,眾生很少或從來沒有向這位媽媽說聲:謝謝!但是這位地球母親,她照樣無怨無悔,默默的奉獻、養育著我們,這就是真正的愛。真正的愛像虛空一樣,包容現象界的一切,也接納眾生的貪嗔痴與我慢,真正的愛帶給你安祥快樂、解脫自在,讓我們大家一起互相勉勵,實踐真正的愛回饋這個世間,實踐真正的慈悲回饋這個世間。 當然,上面這個段落並沒有說,當空氣流動速度過快的時候,變成龍捲風,也會毫不留情的把人卷上天。而當地球生氣的時候,也會有海嘯,地震,雪崩等等,毫不留情的把人消滅。 愛情倫理關係 與 婚姻倫理關係 的區別摘自曹菁《愛情信仰論》 愛情倫理關係,自主產生,全世界總體是一男一女,與愛情有必然關係,以雙方自願愛情信念(信仰)產生,以自願愛情信仰(愛情倫理關係)產生算起。屬於自願型倫理,無管控方存在。自願選定忠誠對象,這是產生於情感又超越情感的愛情關係。 婚姻倫理關係,中國民政局婚姻是登記產生,第三方管控介入,(婚姻制度各國各時代情況都不同),以婚姻管控產生,以婚姻管控算起。屬於管控型倫理 。婚姻本質屬於管控的範疇。被安排忠誠對象,或在限定條件下選定忠誠對象。 最核心的區別,愛情倫理關係是由雙方的愛情信念產生的,婚姻關係是由管控產生的。共同點是,都具有倫理的特性,都具有超越性。 基於愛情為基礎的現代婚姻關係,一般是愛情倫理關係與婚姻倫理關係的複合存在。 曹菁《愛情信仰論》說的是愛情情感加上愛情關係(產生於情感又超越情感的愛情關係)。 在我之前的愛情倫理中,愛情情感與愛情關係幾乎是等同的。 如果愛情情感結束,那麼愛情關係也同樣結束,愛情關係相對於愛情情感沒有超越性,所以嚴格來說這種不能算真正的倫理。 我的愛情倫理中愛情關係相對於愛情情感具有一定的超越性。比如,就算愛情情感結束,愛情關係任然會有超越性存在至少一個月的超越期。 愛情關係產生於愛情情感又超越愛情情感,愛情關係形而上存在,這樣愛情關係不會因為愛情情感的波動而波動。愛情關係具有倫理特性,所以叫愛情倫理關係。 愛情倫理一直多少受婚姻倫理影響和異化,婚姻倫理在各個時代各個地區都不一樣,婚姻的本質是管控男女關係的社會制度。如果獨立且純正的愛情倫理存在的,那麼是一種什麼樣的。 愛情倫理是追求兩個人愛情(關係)的唯一,忠誠,長久。在愛情內部,彼此對於對方應該有無私的愛,在愛情外部應該有廣義的仁愛。 愛情(倫理)關係不可能僅建立在情感上,否則愛情倫理的標準將隨着情感的波動而波動。愛情(倫理)關係必然是產生於情感又超越情感的。 這種超越情感的特徵叫做愛情關係的形而上存在,簡單理解也可以認為你們的愛情關係與神同在。 僅建立在情感上的愛情(關係) 與 產生於情感又超越情感的愛情(關係) 僅建立在情感上的愛情(關係)是有波動的,有斷續的,比如,今天愛了,明天不愛了,後天又愛了。比如有意識狀態的有愛狀態,無意識狀態(睡夢中)的無愛狀態。(形而下的) 產生於情感又超越情感的愛情(關係)是連續性的,超越性的。兩個人在信仰層面對於的愛情信念或承諾,使得愛情關係超越性存在。(形而上的) 我們把戀愛分成兩個階段,第一,戀愛選擇階段,第二,愛情信仰(愛情倫理關係)產生的階段。 不管是結了婚的愛情,和沒有結婚的愛情,神聖性都來自於愛情信仰(愛情倫理關係)的產生。現代婚姻提倡以愛情為基礎。 上圖顯示愛情情感有波動性,斷續性。愛情倫理關係是形而上的,連續的,相對穩定的。

爭議介紹

條件與物質 概念二中提到了【條件】這個詞。這裡強調的,絕不是金錢、身高、房車。而是雙方的行動和感受。沒有行動,所有的口頭承諾都是廢話。 以父母愛孩子為例,詮釋一下概念二中提到的條件: 1.真愛有明確對象。——(真愛你的父母,不會花同樣的時間和金錢在一個陌生小孩身上。) 2.這個對象,會用行動與你越來越合作。——(真愛你的父母,不會坑你,也不會溺愛你。) 3.真愛追求的是雙方長期感受到幸福。——(真愛你的父母,會讓你感受到被愛的幸福。而他們,也感受着這種被信任的幸福。) 4.真愛追求的是實現雙方都享受的,長期友好相處的生活方式。——(真愛你的父母,不會一天到晚跟你吵架,大部分時間,是與你友好相處的。) 5.真愛衍生的情感,應該是更多的愛。——(真愛你的父母,會因為你,而更願意改善這個世界。而你,也會因為你的父母,而更願意改善這個世界。) 這裡提到了一個詞,叫【真愛你的父母】,會有人問了,難道有假愛你的父母麼?嗯,這個世界上,有拋妻棄子的父母。他們的行動,很難讓人相信,他們是真愛…… 假愛 為了真愛,我們必須懂得「假愛」,假若你因某個親密關係而傷痕累累,那一定不是愛讓你傷痕累累,而是「假愛」令你傷痕累累。「假愛」背後可能是麻木,也可能是恨,我們必須懂得這一點,才不會對真愛失去信心。

精神戀愛

「柏拉圖式的愛情」是被稱為「精神戀愛」的一種真愛。這種愛認為肉體的結合是不純潔的、骯髒的,認為愛情和性.欲是相互對立的兩種狀態。柏拉圖戀愛重視精神的交流,而不是肉體的欲望,這是一種真愛。柏拉圖推崇的精神戀愛,本指的是同性之間的一種真愛,古希臘人認為,同性戀的過程更多的是靈交、神交,而非形交。柏拉圖堅信真正的愛情是一種持之以恆的情感,而惟有時間才是愛情的試金石。惟有超凡脫俗的愛,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戀愛三種形式,即精神戀愛、傳統戀愛、肉體戀愛,精神戀愛與肉體戀愛產生極限對比,它是戀愛的精純境界,只求精神交流,充分體現了人的神性;肉體戀愛是只圖性慾歡愉的不道德行為,充分體現了人的獸性;傳統戀愛是最為正規的一種,兼顧了情與性,,情愛是愛情的靈魂,性愛是愛情的調和劑,情愛是性愛的先決條件,性愛是情愛的升華,只有如此才能達到致高無上的愛情境界。 西方學者對此也眾說紛紜,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圖認為愛情能夠讓人得到升華。 「柏拉圖式的愛情」的要旨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1.柏拉圖式的愛情,不是所謂純粹的精神戀愛――沒有任何肉體接觸的純浪漫情懷,而是指「身體愛欲與靈魂愛欲」的統一,或「身心合一者」。 2.柏拉圖式的愛情也強調愛情高於性(「愛欲」高於「快感」)。 3.柏拉圖式的愛情也暗示着性與愛情(像「屬民的愛若斯」)、愛情與婚姻(如「憑靈魂生育」;「身體方面的生育欲」)、性與婚姻(像「同性戀愛與異性婚姻的區別與結合」)的可分離性(或功能獨立性)。 4.柏拉圖式的愛情,又不過是通過愛慕一個又一個美的身體而追求「美本身」(「美的理念」)的一種永無止境的「理想」。換句強勢的語氣(口吻)說,柏拉圖式的愛情是指,愛情說到底是屬於理想世界(「理念世界」)的東西,在現實(世俗)世界中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客觀爭議

第一遍時,原文並沒有「客觀」這兩個字。而之後作者為了強調自己的論點,又私自加上「客觀」二字。具體是否客觀,大家自己看着辦: 原文: 唯物:只判斷看得見,摸得着的。 主觀唯心:以雙方主觀來判斷真愛 客觀唯心(理念論):兩個概念,第一種指是無私且長久的愛。第二個概念是指愛情的關係。 第一概念: 人類許多知識是以概念存在的,比如時間,數字,其實真愛也是。 「愛是恆久的忍耐,愛是永不止息」這是聖經對於博愛標準的描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佛教對於慈愛的標準描述。顯然真愛的標準都是無私非功利的,長久的。 應該知道曾經滄海難為水的道理,看過大海的水,就覺得臉盆里的水不算水。人其實只能追求真愛,但不應該宣布自己就是真愛。 第二概念: 愛情關係,分別以三個哲學標準。第一種是無,(在概念上)客觀地不認為愛情有什麼神聖的,都是空的,多見於佛教的論述。第二種是絕對唯一,(在概念上)客觀地認為只有一次真愛,其它都不是。第三種,(在概念上)客觀地允許只要雙方認為是,都可以算是真愛。這三個標準可以用數字表示分別是0,1,無窮. 反方觀點: 1.原文提到主觀唯心,可見根本沒有理解概念一和概念二。父母為你做的事情,都是你主觀唯心感受到的麼?難道不是真實存在的?答:文章只是提到了主觀唯心的標準,並沒有說父母不是真愛。 2.原文提到的第一概念。其中,這兩句自相矛盾:第一句【顯然真愛的標準都是無私非功利的,長久的。】第二句【臉盆里的水不算水。】真正的無私,非功利,是不會去計較算不算水的。 3.原文第二概念亂用「哲學」這個詞。有些人為了使自己的論點有利,動不動就帶上「哲學」的帽子。而事實上自己都沒想清楚。 首先:【第一種是無,不認為愛情有什麼神聖的,都是空的,多見於佛教的論述。】這一句根本不是真愛這個詞條關注的內容。 其次:【第二種是絕對唯一,認為只有一次真愛,其它都不是。】這個與本詞條的概念一根本不符。概念一表述的是狀態,並沒有描寫次數。 第三:【第三種,只要雙方認為是,都可以算是真愛。】居然說這是無窮?兩個人認為是真愛,然後相處一輩子,這能算無窮麼?

評價方式

這是極為特殊的歷史轉折期,物質文明發展到這一步註定了整體的精神(信仰)缺失,靈魂空虛,物慾橫流,人們的精神墮入虛無主義,只能沉浸在金錢物質欲望和肉體感官刺激中,有各種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輕人也失去了純真的理想和純美的愛情。這絕不是我們這個星球上的生命的悲劇,而是任何一種生命在發展進程中註定的悲哀。在我們想得到真愛之前,在我們以為失去真愛之後,我們都有必要讀下面的文字,這些文字能給我們對真愛一個定位,而不會被欲望所控而產生痛苦。 1.如果一個女子(男子)貌美,我們都會愛上,如果這就是愛情,這愛是多麼脆弱、經不起推敲,於是這愛的熱情是多麼虛偽。 2.年輕的人分辨不清什麼是愛,他們的生理需要不被滿足了,他們寂寞了,他們以為這就是真愛了,而這絕不是愛,愛並不出自匱乏,愛基於存在認知:兩個人兩個靈魂都深深懂得了自己這轉瞬即逝的生命在這宇宙中的短暫和孤獨,而對彼此生命充滿深深的悲憫,這才是愛。 3.真正的愛情是一種深深的悲憫,無論他(她)是什麼樣的人,你都覺得他(她)可憐,他(她)就是你的孩子,哪怕他(她)是皇帝、偉人,你依然覺得他(她)可憐。 4.我們的生命是偶然被拋到這個宇宙中來的,每一個生命都是孤獨的,唯有真愛可以慰藉這孤獨,而如果這一生沒有得到過真愛,這是多麼大的遺憾啊! 5.我不相信社會上這無數的所謂愛情是真愛,多數都是冒牌貨,只是性慾營造的激情。即便可以為之殉情,也不能說是真愛,而極可能是因為個人精神的貧乏、內心脆弱。真愛也不是兩個人故作清高,鄙夷物質世界,追求文青的情懷,這樣的愛情充滿了幻滅感。 6.一個沒有高貴精神世界的人不足以談真愛,真愛是靈魂層次發生的事情,多數人並沒有靈魂。一個有靈魂的人是覺醒的,它必然時刻領悟到他(她)和他(她)所愛的那個人都是宇宙中孤獨的生命,他(她)對她(他)的孤獨有着深深的悲憫和同情。 7.在沒有信仰的世界,愛情也不再有超驗主義的神聖感,顯得物質而貧乏,但無論如何,它仍然是人生最珍貴的事物。 [1] 摘錄自:《重大人生啟示錄》

外部鏈接

騰訊視頻

《真愛在哪裡?》

參考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