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聽琴圖》宋 趙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聽琴圖》宋 趙佶

此幅描繪官僚貴族雅集聽琴的場景。主人公道冠玄袍,居中端坐,凝神撫琴,前面坐墩上兩位紗帽官服的朝士對坐聆聽,左面綠袍者籠袖仰面,右面紅袍者持扇低首,二人悠然入定,彷彿正被這鼓動的琴弦撩動著神思,完全陶醉在琴聲之中。叉手侍立的藍衫童子則瞪大眼睛,注視著撥弄琴弦的主人公。作者以琴聲為主題,巧妙地用筆墨刻畫出「此時無聲勝有聲」的音樂的意境。畫面背景簡潔,如蓋的青松和搖曳的綠竹襯托出庭園高雅脫俗的環境,而几案上香煙裊裊的薰爐與玲瓏石上栽植著異卉的古鼎與優雅琴聲一道,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

畫面上方,有"六賊"之首蔡京所題的七言絕句「吟徵調商灶下桐,松間疑有人松風。仰窺低審含情客,似聽無弦一弄中。」右上角有宋徽宗趙佶所書瘦金書字體的"聽琴圖"三字,左下角有他"天下一人"的落款和印章,這樣一來,這幅作品就成了他的了。

其實這一幅作品構圖簡淨,人物舉止形貌刻畫生動傳神,衣紋線描勁挺略帶戰筆,樹石器具描寫工致而毫無呆板,著色渾厚而不失清麗,是宋代宮廷人物畫的代表作品。

由於作品本幅有徽宗題名與畫押,作品一度被認為是趙佶所畫,後經學者考證,此幅為宣和畫院畫家描繪徽宗趙佶宮中行樂的作品,而圖中撫琴者,正是趙佶本人。 [1]

聽琴圖的前世今生

1933年,當時的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被指控盜寶,本是一件冤案,但原告不撤訴,要求繼續調查。於是有人提出一個辦法——清查故宮博物院藏品中有沒有假古董,如果有,那就是易培基以假換真盜走了。

民國審理易培基案,不信任故宮博物院內的專家,另行聘請社會上的名畫家黃賓虹到故宮執行鑑定任務。黃先生手頭一翻,翻出大批假古字畫,就包括《聽琴圖》,另外裝箱,由法院貼上封條,認為是被易培基調換過的。

到1949年,朱家溍在與馬衡院長聊天中,故意隨便說了一句「法院封存的箱子,現在可以打開了。」馬衡不置可否,朱家溍就把封存的箱子逐一打開,一箱一箱看過。他從箱子中發現了宋徽宗的《聽琴圖》,宋代馬麟的《層疊冰綃圖》,經考證都是真跡。就這樣,《聽琴圖》重見天日。

根據專家解讀,聽琴圖原來應該是橫裝而不是現在的豎裝,而且畫幅前後應該有宋徽宗的瘦金體書題簽和雙龍小璽印。

徐邦達講此畫在清中期曾經賞賜某王府,光緒年間再入內廷。1933年,為躲避侵華日軍的劫掠,國民政府在文物南遷臨行前,因為認為此圖是贗品,所以將此圖作為明代繪畫,打入另冊,留在了當時的北平故宮。 [2]

畫家趙佶生平

宋徽宗,名趙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趙佶先後被封為遂寧王、端王。哲宗於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時無子,向皇后於同月立他為帝。第二年改年號為「建中靖國」。任用蔡京、樑師成、李彥、童貫、朱勔、王輔等,時稱六賊。政治腐敗,民不聊生。 宋徽宗在位25年,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十一月,金兵攻進教城汴梁,趙佶被俘受折磨而死,終年54歲,葬於永佑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 。

自創書法「瘦金體」

自創書法「瘦金體」,剛健瘦硬、頓挫有節、筆勢勁逸、秀麗多姿,被後人稱之為「瘦金書」,熱愛畫花鳥畫自成「院體」。是古代少有的藝術天才與全才,被後世評為「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另外,他在書畫上的花押是一個類似拉長了的「天」字,據說象徵「天下一人」。 [3]

《聽琴圖》賞析

《聽琴圖》軸是一幅優秀的中國人物畫。畫中主人公,居中危坐石墩上,黃冠緇服作道士打扮。他微微低著頭,雙手置琴上,輕輕地撥弄著琴弦。聽者三人,右一人紗帽紅袍,俯首側坐,一手反支石墩,一手持扇按膝,那神氣就像完全陶醉在這動人的曲調之中;左一人紗帽綠袍,拱手端坐,抬頭仰望,似視非視,那狀態正是被這美妙的琴聲挑動神思,在那裏悠悠遐想;在他旁邊,站立著一個蓬頭童子,雙手交叉抱胸,遠遠地注視著主人公,正在用心細聽,但心情卻比較單純。三個聽眾,三種不同的神態,都刻畫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所有佈景、道具以及次要人物的位置,都是圍繞著主人公的演奏而安排的。整個畫面的氣氛,彷彿使人覺得,在這靜謐之中,有一陣陣的琴聲,混合著微風吹動松枝竹葉之聲,從畫中傳出。借用白居易的一句詩來形容,其妙處那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本畫描繪得相當精緻,人物表情以及畫面氣氛,足以引人人勝。通過纖細的技法和迷人的色彩,把作品描繪得工整清麗,神妙無加。但從所流傳的趙佶各種畫筆看來,以及古人的一切看法,認為此圖不是趙佶之手筆,元湯自謂「余自可一望而識」。 [4]

傳世作品

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

收藏

《聽琴圖》軸,宋,趙佶繪,絹本,設色,縱147.2厘米,橫51.3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視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