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艾如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賀

作品名稱: 《艾如張》

創作年代: 中唐

文學體裁:詩

作者:李賀

艾如張》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政治詩。

此詩借誘捕鳥雀的羅網比喻統治階級暗設害人的圈套。詩為寓言體,通過勸告小鳥要遠離羅網、警惕捕鳥人的機巧,告誡人們遠離禍機,寫出了人世的險惡不測,表達了詩人對險惡奸詐現實的憎惡。

作品原文

錦襜褕,繡襠襦。強飲啄,哺爾雛。

隴東臥穟滿風雨,莫信籠媒隴西去。

齊人織網如素空,張在野田平碧中。網絲漠漠無形影,誤爾觸之傷首紅。

艾葉綠花誰剪刻?中有禍機不可測![1]

注釋譯文

⑴艾如張:漢樂府舊題,屬於鐃歌十八曲。題目字義為:割除草木,張網捕鳥。

⑵襜褕:對襟單衣。

⑶襠襦:褲子。這兩句用錦繡的衣服以比喻鳥的美麗羽毛。

⑷雛:幼鳥.

⑸臥穟:臥倒的莊稼。

⑹籠媒:把鳥關在籠子裡,用來誘捕別的鳥。

⑺齊:今山東一帶。相傳齊人善於捕鳥捉魚。素空:透明的天空。

⑻平碧:平原碧野。

⑼漠漠:廣布的樣子。

⑽傷首紅:傷害得頭破血流。

⑾艾葉綠花:指偽裝在網上的花草。艾,蓬艾。草名。

作者簡介

李賀(790~816),唐代詩人。字長吉,福昌(今河南宜陽西)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他為李昌谷。祖籍隴西,自稱「隴西長吉」。唐皇室遠支,家世早已沒落,仕途偃蹇,僅曾官奉禮郎 。因避家諱,被迫不得應進士科考試,韓愈曾為之作《諱辯》。和沈亞之友善。其詩長於樂府,多表現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憤,對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的現實,也有所揭露、諷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頓,詩中於世事滄桑、生死榮枯,感觸尤多。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像,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在詩史上獨樹一幟,嚴羽《滄浪詩話》稱為「李長吉體」。但也有刻意雕琢之病。後世有人稱之為「詩鬼」。有《昌谷集》。[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