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芙蓉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芙蓉鎮》是上海電影製片廠1986年攝製,由謝晉執導,劉曉慶、姜文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根據古華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芙蓉鎮上的女攤販胡玉音靠勞動致富,卻在從「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政治運動中飽受迫害,她與「右派分子」秦書田在共患難的過程中產生真摯愛情,共同迎來撥亂反正的時刻。

於1987年3月5日在中國上映。

主要演員

劉曉慶姜文徐松子鄭在石張光北祝士彬劉利年

導演

謝晉

主演

劉曉慶,姜文

編劇

阿城、謝晉

劇情簡介

1963年初春,芙蓉鎮上人稱「芙蓉仙子」胡玉音的米豆腐攤前擁擠不堪,她美麗熱情、服務周到,而對面的國營飲食店卻因服務態度不好而門庭冷落,經理李國香對此十分惱火。胡玉音和丈夫桂桂起早摸黑,省吃儉用,才攢下點錢蓋了一幢新屋,落成之日,鎮黨支書的黎滿庚、糧站主任谷燕山和鄉鄰們都來慶賀。「四清」 運動開始了,李國香作為工作組組長依靠鎮上的「土改根子」二流子王秋赦大抓階級鬥爭,胡玉音把自己千辛萬苦攢下的1500元錢交給黎滿庚代保管,自己跑到遠親家避風。黎滿庚自小跟她青梅竹馬,真誠相愛,只因胡玉音家庭出身不好、組織不允許而未能結合在一起,為此,滿庚曾發誓一輩子要保護乾妹子。然而,殘酷的階級鬥爭終於迫使懦弱的滿庚向工作組交出了這筆錢。 胡玉音回到芙蓉鎮,新屋已被沒收,丈夫自殺,她也被定為李國香定為「新富農」,要和原縣文化館館長、右派分子、人稱「秦癲子」的秦書田一起掃街。夜月寒光,亂墳崗上,她哭叫着丈夫,然而草色昏黃,霧罩墳崗,這個年輕的寡婦不知道路在何方。

從1966年開始,中國進入了天翻地覆、人妖顛倒的年代。昔日的革命幹部李國香也被揪了出來,與胡玉音、秦書田一起被批鬥。而李國香親手培養的運動骨幹王秋赦卻當上了鎮上的黨支書,黎滿庚倒成了他的秘書。正當王秋赦青雲直上時,李國香搖身一變重新又被結合進領導班子。王秋赦後悔莫及直打自己嘴巴,埋怨自己目光短淺。他多次找李國香認錯,大表忠心,終於又取得了李國香的信任。胡玉音和秦書田被罰掃街。一起掃街時,胡玉音將自己的悲慘遭遇歸罪於秦書田,後者曾在她與桂桂成親之時唱了後被認為反革命的賀喜歌、在她新房子建成之時寫了後被認為反革命的賀喜聯。對於胡玉音的怨恨,秦書田並不多做辯解,相反時常暗中將她幫助。青石板路上,每天早晨都可聽到他倆的掃地聲。寒來暑往,花開花落,三年多相濡以沫的苦難歲月,兩個扭曲的靈魂、兩顆乾枯的心靈終於撞擊出了愛的火花。愛情使青春的紅潤又悄悄地回到了胡玉音的臉頰。她懷孕了,秦書田去申請結婚,淒楚地說出「我們再壞,再黑,就是雞鴨豬狗,也不能禁止我們婚配啊!」結果,秦書田被判刑十年,胡玉音被判刑三年,因懷孕監外執行。谷燕山——這位在解放戰爭中就流過血、受過傷、付出過沉重代價的老黨員,他看不慣這些左的做法,卻無力回天,只有借酒澆愁。秦、胡偷偷結婚時,他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向他們賀喜;胡玉音難產時,又是他大義凜然,在漫天風雪中攔下軍車,救了胡玉音母子性命。

烏雲遮天終又散了,芙蓉花謝重又開,胡玉音終於盼到了秦書田的歸來。米豆腐攤熱鬧如初。李國香又高升了。而專吃「運動飯」的王秋赦住的吊腳樓也坍了,人也瘋了,只有他敲打的那面破鑼還在,雖破得不成樣子,卻還發出刺耳的聲響,伴隨着他無力地叫喊:「運動了。 」

角色介紹

劉曉慶飾演胡玉音

湘西芙蓉鎮上勤勞美麗的少婦,同丈夫黎桂桂擺了個米豆腐攤子。


姜文飾演秦書田

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右派,後與胡玉音相愛在一起。


李國香飾演徐幸子

國營飲食店總經理,"四清"運動開始後,任工作組長。

幕後花絮

有一種說法是劉曉慶給謝導演發電報毛遂自薦,表達自己想演胡玉音的渴望,但劉曉慶後來在接受採訪時否認了這個說法 。

為了在形上更接近「五爪辣」,徐寧整天吃了睡睡了吃,在三個月里增重18斤,還曬黑了皮膚 。

為了保證拍攝,謝晉要求工作人員在工作期間禁酒,本來餐餐要喝酒的他自己率先以身作則 。

劉曉慶由於要在美國參加活動,所以比劇組其他演員晚到王村外景地,她到達後沒有休息就要求參加拍攝,但謝晉讓她多體驗幾天生活,完全進入角色後再拍戲。於是,劉曉接連幾天混在當地人群中品嘗米豆腐,觀察揣磨攤主舀豆腐的動作。

化妝師希望姜文的皮膚能再黑些,他便只穿了一條短褲坐在陽台讓毒辣辣的太陽曬,直到曬得又黑又亮,謝晉見到後戲稱他為「黑泥鰍」 。

秦癲子穿的舊毛衣上的布袋袋、掃街時的「華爾茲舞」和翻筋斗等動作都是姜文自己設計的 。

為了在形上更接近「五爪辣」,徐寧整天吃了睡睡了吃,在三個月里增重18斤,還曬黑了皮膚 。

胡玉音穿的粉底藍點小花上衣上面的藍色小點是服裝師手工一個個點上去的 。

該片拍攝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王村鎮缺少水芙蓉,為了配合拍戲,當地把五畝自留地改成種水芙蓉的池塘,又移栽了三十二棵木芙蓉;王村的渡口沒有吊腳樓,就從三十里外拆遷了一座運來 。

美工師在王村鎮上搭建的節孝坊、魁星樓、狀元樓,引來遊客拍照留念,一些寫生的人還打開畫夾畫素描,就算劇組工作人員解釋說這些都是假的布景,人們也不相信 。

為了渲染氣氛,導演決定把「審判大會」由陰天改為雨天拍,為此還從縣城調來了兩台消防車人工降雨。這場戲再加上緊接着的雨中遊街的戲整整拍了四天。扮演秦書田的姜文身上綁着麻繩經「雨」一澆,抽得更緊,弄得他筋骨酸疼。劉曉慶也讓「雨」淋病了,但她第二天堅持抱病拍戲 。

幕後製作

投拍過程

1981年,古華的長篇小說發表後引起廣泛關注,北京、長春、廣西等地的電影製片廠都有意將其搬上銀幕 ,北影廠準備讓王好為執導,劉曉慶主演,但劇本沒能通過。北影廠另一位導演水華也下分願意拍攝該片,但北影廠卻沒有同意 。由於種種原因,這些拍攝計劃最後都擱淺了。1985年,經陳荒煤穿針引線,在上影廠廠長徐桑楚支持下,謝晉頂着各種流言,決定投拍《芙蓉鎮》 。

創作初衷

謝晉認為文革結束已近十年,中國正處於一個偉大的時代,到該出「大作品」的時代,而《芙蓉鎮》提供了拍攝一部深刻影片的可能,他希望把影片拍成既有教育作用、娛樂作用,又有美育作用、反思及警世的作品,也希望能通過該片令自己的藝術風格有所突破和創新 。因此,在編劇的人選上,他沒有找合作過多次、彼此非常熟悉的李凖,而是選了比自己低一輩的作家阿城。為了使劇本更加完善,製作方特意在長沙召開了《芙蓉鎮》改編學術討論會,與會的陳荒煤、李陀、徐桑楚、許鞍華等電影藝術界人士,在招待所里足不出戶呆了七天,為改編出謀劃策 。

外景選擇

為了找到合適的外景地,該片副導演、美工師一行人歷時一個多月搜遍了湖南、廣西、貴州、四川等五省一百多個村鎮,行程一萬餘里,連古華的老家湖南嘉禾也去了,卻沒找到理想中的「芙蓉鎮」,只篩出三個地方由謝晉挑選,分別是:懷化的黔城鎮、湘西的吉首鎮、永順縣的王村鎮。1985年12月底,謝晉帶着攝影師親自到湖南勘景。前面兩個景點都被攝影師否定了。而謝晉被王村的石板路、吊腳樓以及溪水峰巒吸引,選定那裡作為「芙蓉鎮」的外景地 。

布景製作

該片的內景戲是在上海電影廠攝影棚內拍的,為了保護內外景統一,胡記客棧、秦書田家、五爪辣家等所用木料都是從外景地的舊房子上拆下來專程運到上海的。為了讓胡記客棧天井裡的一塊石板具有自然光滑的質感,使雨水打在上面能發出特殊的音韻,置景工人打磨了十幾天 。[2]

上映風波

1987年春節前夕,《芙蓉鎮》開始在上海、北京等城市進行試映,隨着試映範圍的擴大,關於該片的非議也越來越多 。有人認為這部影片是在給社會主義抹黑,主張馬上禁映。為了避免引起麻煩,在試映前後,謝晉對片中一些鏡頭進行了處理,比如片中原有秦癲子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被減掉,瘋人背毛主席語錄的片段則換人重拍。雖然該片得到上海電影局支持,但是,在北京舉辦中國電影回顧展時,上海選送的《芙蓉鎮》卻被「槍斃」了。謝晉一度非常擔心影片無法正常公映,或者會被剪得面目全非 。後來,影片雖獲准在全國公映,但在上海辦首映式時,有關部門卻阻止主演劉曉慶、姜文出席。而且,影片也被禁止參加國外影展。謝晉又到中宣部辯理,終於得到國外放映的許可 。 [1]

影片評價

《芙蓉鎮》將道德批判與歷史批判融為一體,以人物命運的變遷,傳達出深廣的社會內涵,揭示了極左路線給人民造成的災難,富於人道主義精神。影片繼承和發展了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優良傳統,取得了雅俗共賞的社會效果。劉曉慶在該片中以獨特的生活感受鮮明地塑造了小鎮勞動婦女胡玉音的動人形象,對於角色在十年間心理情感的跌宕和人際關係的變化,體現得細膩而富於層次,感染力強。徐寧以嚴肅認真的創作態度創造了一個富有藝術魅力的農家婦女「五爪辣」的形象,把角色的複雜心態傳達得淋漓酣暢,分寸適度。《芙蓉鎮》中的美術設計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製作上精益求精,富於歲月感和滄桑感,為人物的活動提供了真實可信的環境空間 。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