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漁、樵、耕、讀」的典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1024.jpg 原圖連結] 圖片來源

「漁、樵、耕、讀」的典故漁樵耕讀是農耕社會的四業,代表了民間的基本生活方式。

在表面上看似生活基礎,實則隱喻著古人對自由的嚮往,對於為官多年、拼搏大半生的官吏來說,更是意味著得來不易的愜意與舒暢。[1]

漁樵耕讀,單從字面理解就是漁夫樵夫農夫讀書人。通俗地說就是打漁的,砍柴的,種田的和讀書的。是古代農耕文明時代四個最具代表性的職業分類。

基本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耕田種地,讀書入仕。前面的漁夫和樵夫,屬於無產者,以山川河流的自然給養為生。農夫屬於有產者,有著比較穩定的生活來源。而書生則屬於極少數群體,完全依讀書入仕為最高追求。[2]

「漁樵耕讀」中的「漁」是漁獵的代稱,舊時可是生產生活中重要的一業。

「漁樵耕讀」中樵夫的原型,是漢武帝時期的朱買臣。

「耕」代表的是農業,其農夫原形人物是舜。墨子《尚賢》記載,「昔者,舜耕於歷山,陶於河瀕,漁於雷澤,衣於常陽,堯得之服澤之陽,立為天子。相傳象為之耕,鳥為之耘」,這是關於舜帝親耕的記載。

「漁樵耕讀」中的「讀」泛指舊日的科舉,原型為東周時期的蘇秦。相傳蘇秦曾追隨鬼谷子學「縱橫捭闔之術」,後來果然成了齊趙等六國之相,率六國聯橫抗秦,青史上留下一筆抺不掉的重彩。

典故

漁是東漢嚴光,嚴光,字子陵,他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同學。

劉秀稱帝後,嚴子陵隱姓換名,垂釣於桐廬富春江畔。劉秀思賢念舊,畫像下令查詢,終於在澤中找到披著羊裘垂釣的嚴子陵,三次聘請方至京都洛陽。[3]

然而,嚴子陵只在京都做短暫停留,拒絕出仕為官,始終隱居垂釣為生,享壽八十而卒,劉秀厚葬之。

是漢武帝時的大臣朱買臣。朱買臣,字翁子,西漢大臣。

班固的《漢書》記載:朱買臣出身貧寒,以砍柴為生,然而他讀書卻十分用功自強不息,熟讀《春秋》《楚辭》,四十多歲依然是潦倒儒生。[4]

其妻受不了清苦生活,多次逼迫索要休書,且忿恨地說:「像你這樣的人,只能餓死在溝壑中,又怎敢奢求富貴呢?」朱買臣無奈,只好從之。其妻崔氏再嫁家境殷實的木匠。多年後經好友舉薦,朱買臣從一名小吏開始,平步青雲,官至中大夫、會稽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

朱買臣和成語「覆水難收」的故事:話說當年朱買臣官拜會稽太守後,其前妻聞訊,又想拋棄第二任木匠丈夫,跑來求見朱買臣,意欲復婚,重回朱家。朱買臣思忖良久,命僕人端來一盆清水,潑水於地,朱買臣指著地面上的水跡,對前妻說:「你如果能將這水重新收於盆中,我就允許你回來」。前妻知其意,遂悻悻離去。朱買臣見前妻生活艱難,念其曾患難與共之情,遂將其全家接來官邸,好生供養,豈料前妻羞愧難當,懸樑自盡。

《三字經》中「如負薪」的典故,說的就是朱買臣家貧,負薪讀書的故事。

所指的是舜在歷山下教民眾耕種的場景。[5]

舜,姚姓,名華,別稱虞舜,帝舜。上古時期人文始祖、三皇五帝之一。傳說舜的兩眼都是雙瞳仁,故又名重華,因為排行老二,也稱仲華,與中華諧音。

舜,原本是農夫,家境貧寒,年少喪母,飽受父親、後母、異母弟弟多次迫害,每次舜都能化險為夷。而舜對於父親和後母的迫害不計前嫌,仍然恭恭敬敬,孝道不減,對異母弟弟更是仁愛有加。後來在歷山教化民眾耕田種地期間,飛禽走獸都感化他的大賢大孝,大象替他耕田,鳥兒幫他除草。舜睦鄰鄉里,深受民眾愛戴稱頌,因而聲名遠揚,被堯帝重用,堯帝後來禪讓帝位於舜。

《千字文》中「推位讓國,有虞陶唐」一句,講的就是堯把帝位禪讓給了舜,舜又把帝位禪讓給了禹的典故。

講述蘇秦埋頭苦讀的情景。

蘇秦,己姓,蘇氏,名秦,字季子,戰國時期著名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6]

蘇秦家族世代以務農為生,早年蘇秦師承鬼谷子,遊歷秦國,上折秦王,未被重用,一事無成後,遂狼狽而歸。回家後妻子不下織機、嫂子不去做飯,父母不願和他說話。蘇秦羞愧難當,但仍不改其志,不願屈身事稼穡。《戰國策》記載,蘇秦回家受到冷落後,喟然長嘆曰: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蘇秦足不出戶,發奮讀書不捨晝夜,晚上實在瞌睡得不行了,就用錐子刺入自己的大腿,血都流到腳面上了,劇烈的疼痛可以讓他睡意全無,再次清醒,又可以全神貫注地認真讀書了。偶得《陰符》之書,讓他如獲至寶,揣摩研習不輟,終於使他茅塞頓開,悟得合縱連橫之術。

蘇秦再次離家,遊說列國,提出合縱六國抗秦之策,得到六國君主的信任和重用,蘇秦最輝煌時,手執金牌寶劍,身佩六國相印,執掌六國兵權,權轄六國臣民,致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