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個園丁的一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本書是捷克著名作家卡雷爾·恰佩克所寫的少數自然文學作品之一,被認為是「這個來自波西米亞鄉下的農民留給世人最珍貴的禮物」。全書通過20多個文筆靈動、趣味雋永的小品文,描繪出了一個笨拙卻樂天的園丁在12個月裡收拾花園的故事。在本書當中,卡雷爾以極大的耐心,跟讀者分享了「如何蓋一座小花園」、「如何成為一個園丁」,「一粒種子怎樣發出幼芽」,「怎樣等待雨露的滋潤」等田園生活的樂趣,全書看似誇張卻蘊含哲理,通過園丁在一年中的辛勤勞作,揭示出微渺的人類應該好好看待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周圍所有的親人與朋友。

作者簡介

卡雷爾·恰佩克,捷克著名作家、劇作家、記者,1936年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候選人之一,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卡雷爾可謂著述頗豐,既有極富思想深度的幻想故事(如《鯢魚之亂》),也有寫給孩子們的童話(如《小狗達西卡》、《九個童話故事》),還有寫給成年人看的自然文學散文(如《一個園丁的一年》),其中許多作品都已成為捷克家喻戶曉的經典。

原文摘錄

「親愛的上帝,您能不能換一種方式下雨?比如每天從午夜下到凌晨三點。當然了,您知道的,必須是柔和而溫暖的小雨,這樣水分才能被土壤充分吸收;請不要下在十字花科植物、岩薔薇、薰衣草以及所有旱生植物上,您全知全能,一定知道我指的是哪些——如果需要的話,我可以為您抄一份清單;陽光最好能全天普照,但也不要無處不照(像龍膽屬、杜鵑花屬植物以及繡線菊就不要照了),光線不要太強;最好還有充足的露水、微弱的風和成堆的蚯蚓,但不要蝸牛和蚜蟲;每周要下一次稀釋過的肥料雨,最好再有些鴿子糞從天而降。阿門!」 我們沒看到新芽,是因為它藏在土壤深處;我們沒看到未來,是因為它就在我們四周。我們似乎聞到了腐朽的氣味,是因為我們被過去的習慣所蒙蔽。只要看看有多少雪白肥嫩的幼芽從所謂腐朽的大地中冒出來,看看種子是如何發芽的,想想那些看似死去的植物如何再現生機、抽枝開花的,再想想神秘的未來是如何來到我們身邊的,我們就不得不承認以前的悲春傷秋都是庸人自擾。只要活着,就是人生最美好的一件事,而要活着,就要不斷成長。

書評

阿根廷詩人博爾赫斯在詩篇《關於天賜的書》里寫道,「我心裡一直都在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這一句話點破了所有愛書之人的心聲。

而對於一個心系花園的園丁迷來說,一個花園顯然就是一座圖書館,園裡的每一種植物都是一本有趣的書籍,只待他去悉心閱讀。

曾經的我,在異國旅遊時,路過別人家的漂亮庭院,總會不自主地艷羨那些主人家,可以天天徜徉在這些盎然的花海中......我從不曾深究過庭院的漂亮花草背後,到底需要主人家的多少心力伺弄,直到遇見這本《我有一個花園》,在跟隨作者走過一年12個月蒔花弄草的花園光景後,對花園有了一次徹底的了解後,雖然粉碎了我那顆想要親手栽種一個花園的小心思,卻讓我感受到了另一種很不一樣的人生態度:「人生最美好的事便是活着,而活着,我們都要不斷成長」。

本書作者卡雷爾·恰佩克,是捷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兒童文學作家、記者,與卡夫卡比肩、備受米蘭·昆德拉、阿瑟·米勒、博爾赫斯推崇的捷克文學大師。在寫作之餘,就喜歡蒔花弄草。他在自家院子裡打造了一個小花園,從此,開始了園丁生涯的喜怒哀樂。

在本書里,他以一個帶着點笨拙又可愛的園藝迷口吻,娓娓道來12個月份的不同季節里,蒔花弄草的點滴趣事,每一個月份都有既定的園藝主題,伴隨着自然環境和人為因素,總有各種經歷,或是興致盎然,或是煩惱叢生,或是快樂無比,或是搞怪誇張,或是幽默滿懷……凝結在這26篇雋永靈動的小文里,讓人讀來着實有趣且上頭。

本書開篇,就「如何建造一個小花園」的問題,作者毫不留情地給了個直白又現實的回答:

建造一個小花園的方法有很多,最好的一種,是找一位園丁來幫忙。 不得不說,這個答案讓我很傻眼;可當我看完這本書後,卻也不得不承認,這個答案簡直不要太靠譜,且作者多少還是含蓄低調了點,他本可以再加句話的——還得找一個如他這般用心、耐心且細心的園丁迷才是最優選擇!

畢竟,要成為一名真正的園丁,並不是掌握了一系列書本理論就可以的,而是要通過大量的實踐,在實踐中積攢經驗,認識環境,在自然的反覆摸索中逐漸成長起來。

而他也借着本書,讓讀者感受到眼之所見的一朵花兒的綻放,其背後是園丁一整個冬天的勞作——鬆土、施肥、澆水、移植、分枝、扦插、除草、除蟲、修剪、綑紮等一系列工程。

這也讓我在讀此書的過程里百感交集:

讀到園丁迷作者一年12個月的不同辛勞與操心,我為之心疼,卻也被實力勸退了想要蒔花弄草的那份小心思;

可當我讀到作者因着花花草草而生髮出來的對生命的敬畏、對人生的熱愛、對身邊人的感念……又會讓我很動容;

更有甚者,當我沉浸其中,感受到作者字裡行間不經意流露出來的那份調皮與幽默,那種對一些人、事、物不滿之餘,暗戳戳地小吐槽,着實讓人想拍案叫絕!

比如在二月里,對園丁來說,那可是一個危險的月份,因為有能夠威脅花園的黑霜、小陽春、濕氣、乾旱和大風。雖說這是一年最短的一個月,卻也是最讓人傷神惱火的一個月。

會惱火到什麼程度呢?連閏年裡多出來的一天,竟然是被加到這個危機重重、脾氣古怪且讓人憂慮的二月里,都讓人感到無比惱火!這多出來的一天難道不應該被添加到陽光明媚的五月嗎?

又比如六月里,是園丁修剪草坪的主要時期,作者先是調侃了下沒經驗的園丁除草未果的囧事;緊隨其後就「祭」出自己的法寶:有經驗的園丁會買一台移動割草機回來。

然後,很是生動形象地寫了第一次使用這突突亂叫的移動割草機,在雜草橫生的草皮上除草的那份享受!還有全家所有成員都打鬧着爭搶要除草的場面......只不過好景不長,隔兩天後,家庭成員就興趣缺缺,面對他的邀請,冷淡以待,「我知道,但是我今天沒空」。

更有八月里,通常是園丁暫時拋下心愛小花園,出門度假的時光;但那份「身在旅途,心系花園」的小情緒,又被作者描寫的入木三分:

園丁出門度假,將小花園委託給值得信任且樂意照看的夥計,但終究還是不放心,從出門的那一刻起,每一天都有一封信寄給照看花園的夥計,信里是各種巨細無遺的交待、打理花園的工作,更有從度假途中寄回的異域花草......

待到歸家時,照看花園的夥計終於解脫了,但園丁卻心碎難當,勉強道謝,內心卻懊惱不已,後悔自己的白痴決定,「為了度假就把寶貝花園交到別人的手裡!」

不論是二月里不加掩飾的惱火情緒,還是六月里真實再現的生活場景,又或是八月里的矯情與懊惱……都讓讀者感受到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園藝花痴——本書作者卡雷爾·恰佩克。

尤其是,當這些文字再配合上那寥寥幾筆卻又精準到位的黑白小畫時,瞬間又給人難以言說的趣味性,只忍不住想說一句「天作之合」。

是的,曾經我以為這就是作者自寫自畫的傑作,但看了書籍介紹後才發現,原來創作黑白小畫的竟是作者的哥哥約瑟夫·恰佩克——捷克著名畫家、雕塑家和作家。哥哥寫的童話充滿奇思妙想,畫作更是走簡單線條風,寥寥數筆勾勒出文字里的童趣世界,可以說與本書文字是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呢。

多了這層認知後,當我重溫這些文字和小畫時,更是多了幾許莫名的感動。

前段時間剛讀過梵高的書信,兀自沉浸在梵高兄弟的那一份情誼里,轉眼在此處,又一次感受到這兩兄弟之間的美好互動——哥哥為忙着蒔花弄草的園丁弟弟悉心繪製的黑白小畫,於線條至簡處,活靈活現園丁弟弟的花園日常,或是快樂,或是憂愁,或是驕傲,或是鬱悶,或是嘚瑟,或是心塞……60幅帶着漫畫童趣的小插圖,與文字內容的相呼應,只讓人分不清心裡的那份快樂到底是因着文字而來,還是隨着小畫而生,更或許二者皆有吧。

最後,值得一提的還有本書的彩色插圖——每個月份內容開始前的插畫,來自年輕的英國知名插畫師Lucy Grossmith,她的畫風色彩明快,細節尤為豐富。許是從小在鄉間長大的緣故,她很熱愛自然,創作靈感也多來自於鄉村景色,尤其熱愛畫鳥類、野生動物和蝴蝶…… 這些元素在本書的插畫裡可見一斑。

隨手翻開的第一頁,一片春意盎然,待你讀到最後一頁,則是冰雪之冬,那一刻只會想起雪萊的《西風頌》,「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

讓一個拙中見真的樂天又「戲精」的園丁迷來回答吧——「對植物而言,生命是無休止的輪迴,我們只是從一個時期過渡到另一個時期而已。我們必須對生命有耐心,因為它是永恆的」。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