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一張俊美的臉(約瑟芬·鐵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長着一張俊美的臉的萊斯里·西爾突然出現在平靜的英國小鎮莎卡聖瑪麗,給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帶來不同尋常的感覺,也使他們的生活發生了或多或少的改變;西爾的驀然失蹤更是引起軒然大波,就連老練的格蘭特探長也如墜五里霧中,找不到案件的任何線索……

作者簡介

約瑟芬·鐵伊,1897年生於蘇格蘭因弗內斯,就讀於當地的皇家學院。之後,在伯明翰的安斯地物理訓練學院接受三年訓練,然後開始物理訓練講師的生涯。後來,她辭去教職照顧她住在洛克耐斯的父親,並開始寫作。

這位英籍女作家,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推理史最輝煌的第二黃金期三大女傑之一,也是其中最特立獨行的一位。和她齊名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多蘿西·榭爾斯都是大產量、行銷驚人的作家,鐵伊卻窮盡一生之力只寫了八部推理小說,八部水準齊一的好小說——是推理史上極少數一生沒有任何失敗作品的大師。


原文摘錄

我認為一個人會犯謀殺案是因為心思純粹,或者正變得心思純粹。如果你心裡有千頭萬緒,是不可能專注於某一點以至於達到殺人的程度。當你把所有的雞蛋都裝在同一個籃子裡,或只在籃子裡裝上一個雞蛋時,你才會失去平衡。

書評

前段時間和一個台灣來的女孩子聊天

她說她很喜歡小說,而且讀了很多

我激動了,說,我也是呀我也是

她也激動了,那你讀過AAA嗎? 我好喜歡啊

我愣一下,,,剛巧沒有唉,那你讀過BBB麼? 我很喜歡這個

她也愣一下,沒有唉,那你讀過CCC麼? 很好看的

於是這個話題一直被冷藏到我們熟悉得多了以後,也就是前幾天,才再被提起,而這次總算找到了原因: 她愛新書,我則幾乎不碰

所以她不讀嚴厲的月亮,不讀鐵伊,我不讀死神的準確度(是這名字麼,,,),不讀twilight

她問我為什麼老讀那些怪怪的過時的東西(自從我問她,"你每天從起床就化那麼濃的妝,每天對着鏡子時沒有懷疑過哪張才是你真正的臉麼?"之後,她就一直把我當怪人看),我憋了半天,說,,,因為,,因為它們有愛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愛的分界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讀完一本鐵伊就會有強烈的衝動把整套再重新向所有人推薦一次

而很高興的是我發現有這種感覺的並不只是我,比如唐諾先生居然為每一本鐵伊各寫了一篇完全不同的導讀,每篇都長達6,7頁,分析透徹,解讀新穎,分明是細心讀過全文不止一次後花了心血的文字

作為出版商的總編輯,寫導讀寫到這個份上已經不是用"為了賣的更好"能解釋的了,這個就叫有愛啊

雷德蒙錢德勒好像抱怨過,說寫本完美的偵探小說實在難死了

因為文筆好善於渲染氣氛的人,往往不善於謎題的設置,擅長謎題設置的,卻對人物和氣氛的營造毫無辦法,好不容易有個兩者兼具的吧,卻又缺乏現實經驗,對警察的實際辦案過程一無所知,鬧出一個又一個大笑話,例如無數二流偵探小說里出現過的情節: 偵探輕易的在一個警察搜索了無數次的現場發現了新證據,,,


所以其實完美的偵探小說是幾乎不存在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擇我們能容忍的缺點,然後容忍它們

比如福爾摩斯的謎題總體是偏弱的,但是它的人物描寫是一流的,偏愛人物不在意謎題的就可以去讀它

比如島田的謎題設置是一流的,但其實現的現實可操作性是他的弱項,能忽略現實限制而欣賞兇手想象力的可以去讀它

而鐵伊呢,她的人物性格描寫是超一流的(幾乎媲美巴爾扎克),她氣氛渲染是一流的,她的情節流暢現實是一流的,她的語言風趣是一流的,但她的謎題和其餘部分的連接是二流的,,,某種程度上,即使把案件去掉,她的小說依然獨立存在,並且維持一個高水準

就像唐諾說的,有人把偵探小說看成解密,主要就靠最後來那麼一下子,給讀者驚喜,,,但隨着偵探小說的篇幅越來越長,這個等待的過程也就越來越難以忍受,如果能在過程里就開始享受,難道不是更好麼?

好吧,,,這是根據我的記憶隨便改編的話,,,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最後總結下,,,剛接觸鐵伊時,我看到封面上寫,她和阿加莎齊名,我當時想,就憑你,也想和阿加莎一起? 但現在我覺得反而是阿加莎占了便宜

所以,,,大家一起來讀鐵伊吧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