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丁紅衛(北外教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丁紅衛

丁紅衛,女,1967年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博士學位,畢業於名古屋大學。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副教授。丁紅衛在山東大學外文系畢業獲學士學位,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社會文化專業畢業取得碩士學位。1999年1月獲日本名古屋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

人物經歷

學歷:

1985年9月~1989年7月山東大學外文系日語專業學士畢業。

1989年9月~1992年3月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碩士畢業。

1994年4月~1995年2月 日本名古屋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院研究生。

1995年4月~1998年3月 日本名古屋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課程。

1998年4月~1998年5月 日本名古屋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院特別研究員。

1999年1月 獲日本名古屋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2年4月~1994年3月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系。

1998年6月~1999年3月名古屋大學經濟學院。

附屬國際經濟動態研究中心 機關研究員講師。

1999年4月~2004年8月北京外國語大學日語系講師。

2002年4月~2003年3月神戶松蔭女子學院大學專任講師。

2005年9月~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專業副教授。

研究方向

「戰後日本的經濟政策——平等社會的構築」 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研究項目。

「日本大眾文化在中國的經濟社會效果」 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研究項目。

「經濟學原理與日本經濟」北京外國語大學課程立項。

「東北亞經貿合作對我國產業經濟發展的影響——關于敏感產業與地區經濟差異的分析」 北京外國語大學自選研究課題。

「跨國企業內部的異文化協作」 FESCO企業國際合作項目。

主要貢獻

「馬來西亞已婚女性的就業選擇」 《經濟科學》(匿名審稿)名古屋大學1998。

「中國女職工的工資函數與就業形態選擇」 《經濟科學》(匿名審稿)

名古屋大學1999。

「日本已婚女性的勞動參與」 《日本學研究9》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

「經濟發展與就業構造——中國、日本、馬來西亞之比較」。

《日本學研究論叢》 外研社 2002

「經濟發展期就業結構的變化」 《日本學研究11》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2。

「改革開放後中國就業結構的變化——不同產業與地區的分析」。

北外大東文化大學紀念論文集 2002。

“对中国失业问题的考察” 《研究纪要》 日本神户松荫女子大学 2003

中文論文:

“fleeter与日本的劳动力市场”。

《中日經貿關係與產業發展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2003。

“ 日本的经济发展与已婚女性的劳动就业”。

《延邊大學女性研究中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4。

「入世後的中日貿易關係」 (第二作者) 《美中經濟評論》 2004。

「中國加入WTO後中日貿易關係的變化」《日本學研究14》。

學苑出版社2004。

「日本高中畢業生的升學與就職狀況」 《日本學論叢5》。

學苑出版社2004

「日本如何縮小經濟收入的差距」 (合作)《經濟導刊》中信出版社 2004。

「日本人均GDP在1000至3000美元時期社會的均等化發展及政策因素」。

(合作)中國社會科學院要報147期 2004。

「日本的高速均等發展對中國西部發展的啟示」《西部發展評論》(2005年2期)。

「日本的經濟體制與平等社會的構築——高速經濟成長時期」。

《日本學研究》第十五期(2005年10月)。

「中日韓經貿關係與東北亞經濟合作的路徑」。

《中日經貿關係及東亞經濟一體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11月)。

主要譯著

《日本的貧富差距》 商務印書館 2003年7月。

《東北大振興—中國的汽車產業趕超日本的那一天》長春文史出版社2005年9月。 [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