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七侯筆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一個關於文化的離奇故事,一段關於文人的壯麗傳說。

幾千年來,每一位風華絕代的文人墨客辭世之時,都會讓自己的靈魂寄寓在一管毛筆之中。他們身軀雖去,才華永存,這些偉大的精神凝為性情不一的筆靈,深藏於世間,只為一句「不教天下才情付諸東流」的誓言。其中最偉大的七位古人,他們所凝聚的七管筆靈,被稱為「管城七侯」。

一位不學無術的現代少年,無意中邂逅了李白的青蓮筆,命運就此與千年之前的詩仙交織一處,並為他開啟了一個叫作筆冢的神秘世界。

作者簡介

馬伯庸

作家。人民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銀河獎得主,有「文字鬼才」之譽。被評為沿襲「『五四』以來歷史文學創作的譜系」,「文字風格充滿奇趣」。

代表作:

《七侯筆錄》《顯微鏡下的大明》《長安十二時辰》《古董局中局》《三國機密》《風起隴西》《草原動物園

原文摘錄

如今的社會,已經到了古人所說禮崩樂壞的程度了?金錢至上,利益至上,整個社會完全物質化了,已經忘記了傳統道德和精神。

書評

先道一聲祥瑞御免,親王不敢亂黑。

第一次看這書時,它叫《筆靈》;後來知道,通用名本是《筆冢隨錄》,一套四本,第五本就是千呼萬喚不出來,太監了快十年光景。

現在叫《七侯筆錄》,修訂版兼大結局版,上下兩冊,親王摘了坑王帽子,也免了「完本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爛梗,必須是好事一件。

先說結論,之前沒看過的,可以買來看看馬伯庸童鞋的初心,不難讀。比如手裡這兩本就是給家裡領導買的,自己不過是先蹭來看。

設定,大概是這樣的:一位超脫生死的妙人,把從漢到宋的天才靈魂都煉成了毛筆,書中喚作筆靈。才學氣質與筆靈越契合,就越能發揮筆靈的能力。其中江湖地位最高的七支被命名為管城七侯,也是書名的由來。

操縱筆靈的人可以繼承逝去天才的某些特性,就像女一(或女二)的獨門功夫是召喚冰雪,活脫脫一個冰系魔法師,《冰雪奇緣》中艾爾莎的中國版。她的筆靈名為「詠絮」,東晉謝道韞所化,緣由是形容飛雪的那句「未若柳絮因風起」。

筆靈和筆靈之間也有相生相剋,李白所化的青蓮筆,可以用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狂扁初唐四傑之盧照鄰的五悲筆,只因他悲的內容是仕途不順。

情節則是這個樣子:一個不學無術的大學生,拿到了李白靈魂煉成的青蓮筆,手握頂級法寶卻不能充分發揮戰力,接下來又成了懷璧其罪的典型代表,差點被自己的奇遇搞死,一度跟逆向開金手指差得不太多,被人稱作最窩囊的主角……關底BOSS更是要罷黜百家,把所有筆靈銷毀殆盡搞復辟。

當年一見,端的是驚了:完全沒有落修仙俗套的東方奇幻,真是佩服得緊。

行文風格短句為主,節奏感非常好,絕大多數章節看起來絲毫不累,雖說是國學的背景設定,卻也毫不晦澀,有讀網絡小說的耐心就足夠。裡面完全可以找到《從機器貓看階級鬥爭殘酷性》 《末日焚書》之類妙文的靈動。各章節名稱用的都是李白的詩句,也頗應景,不是草草之作。

順便說句,和原作相比,親王沒做太多的修改,雖然他的自評是「青澀幼稚」「中二」「土氣」。但當年靈氣逼人的親王,就算有點中二也很可愛。

雖然國學只是外衣內核更像奇幻,雖然不難找出些網絡小說的味道,雖然親王老早以前的自黑是「bug數量跟網兜眼有一拼」,就算如此,毒草程度想必也不會超過學問平平的于丹老師和打發時間的艦娘網遊。

前者客觀上推動了國學的關注度,後者讓很多遊戲宅人去潛心研究太平洋戰爭。

這書看下來,起碼會讓人有查查裡面詩句、文化常識以及各種梗的衝動。

說說改動吧,下面這段內容基本是給看過《筆靈》和《筆冢實錄》的朋友作參考的:

有的人物被合併:眼高於頂心高氣傲的熔羽和諸葛家大鼻子一輝哥。

有的人物被刪除:比如可以把周遭形勢化作耳邊樂曲的然然。

情節設定之類的變動,自然是不在話下。

就縮編本身而言,基本已經算成功了,刪了一些小bug,增補了一些設定,整體也緊湊了不少。

但一百個人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有些改動還是不吐不快的。

有的情節被改掉:本人對秋風筆的設置絕對痛心疾首,話說,當初就是看了綠天庵一段,才去找了《草書歌行》背了去。

書里的筆也少了幾根,但每少一根筆都是少一個爆點,每刪一根筆,都刪了親王一個腦洞。

有些小細節的改動不如不改:五色筆成周與周成的精神大挪移,給當事人換了名字反倒沒了原來的味道;《錄靈簿》改成《錄鬼簿》少了些仙氣;章節名稱雖然沿用了李白的詩句,但不似《筆靈》標記了出處來源略掃興,特別是,在用了很奢侈的版面來設計的情況下。

有些小bug該刪掉的沒刪掉,鬼筆的第二任主人《筆靈》里寫着寫着,丟了,修訂版里拿掉就好卻沒拿掉,只能理解成沒刪乾淨;類似的還有被天人筆吃掉的雪梨筆八百年後在韋家藏筆洞內復活……

有些人最後應該給個交代,寫着寫着就丟了實在是遺憾得緊,比如那個叫鄭和的倒霉孩子。

《筆靈》短句短段落頗多,《七侯筆錄》被合併的不是一處兩處,可能是出於厚重的選擇,但也少了之前的輕靈明快。

不科學的:一是班超從戎筆的開掛,固然很爽但很有些不科學,修訂版的解釋說服力也不是那麼強;二是冰雪女神如何愛上男一,《筆靈》里略顯糊裡糊塗,《七侯筆錄》也照貓畫虎。

最大的遺憾是:收尾太匆忙。

這點必須嚴重吐槽親王:正常情況下收尾需要兩本,至少也要一大本,現在只用了不到三章,說實在的,很有點失望。

去掉兩頁不到的尾聲只有40頁,具體點說是P320-360,最後幾枝七侯更是匆匆入局,草草收場,點睛的被強行升級怎麼看怎麼還是尷尬了點。

如是按照修訂刪改前的《筆靈》原文,埋下的好多伏筆其實可以有很精彩的發揮,就算是兩卷,一點不擔心沒有內容可寫。

——韋家家主定邦為何退筆。

——大書特書另幾支七侯的故事。現在來看,除了名字容易一不小心會想到鐵掌裘千仞,唐玄奘的慈恩筆處理得還是蠻有新意也花了心思;史家代表司馬遷的太史筆稀里糊塗;道家代表的葛洪靈崇筆被打醬油。

——諸葛家的覆滅。現在的處理固然可能很爽,但未免來得太快。《筆靈》里,有些人親王明顯是想留一條生路,如今卻向田中芳樹致敬殺盡眾人,大約篇幅所限,不得不簡單粗暴。

等等。

這話可能重了點:元嘉草草,贏得倉皇北顧;如今,七侯草草。

接下來這一段,厚顏自稱准親王粉的自己,這次大概是僭越了。

《古董局中局》,我們可以看到嬉笑怒罵的親王,《長安十二時辰》,是喘不過來氣的緊張。上冊看完,爽,過癮。

看到下冊卻有些疲憊——與親王的功力無關,原因大概是節奏感。

沒有閒筆或者換個節奏的內容,文章不瀟灑;長文沒有閒筆,讀之容易疲憊,特別是在大多數人讀不進長文,和碎片化閱讀的時代。

休閒閱讀,需要被給點這方面的活路。

《天龍八部》之包不同,《流浪地球》的「行車不規範」,有張有弛,插科打諢。就像看書寫東西累了,去干點家務也能回點血。

《筆靈》也好,《古董局中局》也罷,有顏政這樣的活寶,有藥不然這樣的准活寶,或者戴海燕這樣的反差萌,讀起來更收放自如一些。拿中國地形打個比方,就是節奏太過緊張,那是青藏高原的高處不勝寒,而不是橫斷山脈山水相間的上下錯落。

回到《七侯筆錄》,後三章便缺了點這樣的東西,語言習慣也與之前略有差別,甚至一度有了看大劉《死神永生》時「我靠,不會是收尾時找了代筆」的錯覺。親王式的玩梗幾乎沒見蹤影。如不是看過知乎高贊「華爾街體、倒金字塔體和新華體之區別」,真不太相信是親王手筆。

可能厚重了,但不太協調的感覺也出來了。

看過的幾部長篇,《古董局中局》,最後一部的設定略失望,沈朝奉的山窮水盡未免來得有點突然,哥哥假扮弟弟不假,但boss卻沒發現船上少個人;《長安十二時辰》,關底BOSS設定略失望;《七侯筆錄》,正如前面所言,結尾算是有些草草。

親王的腦洞無邊無際,情節推動的能力找不出黑點,但期待收束靈感,成一完美豹尾。

最後,明天舉家出門,祥瑞御免……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