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七台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七台河市,是黑龍江省地級市,位於黑龍江省東部,佳木斯市南側,完達山山脈西端,屬於低山丘陵,整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地處中緯地帶,氣候屬於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市總面積6221平方千米,下轄3區1縣;2018年戶籍人口77.71萬人。

七台河地處黑龍江省東部城市群中心位置,牡佳高速鐵路、牡佳鐵路、鶴大高速公路、依七高速公路、饒蓋公路貫穿全境,與省城及周邊市縣全部實現高等級公路連接,與東北東部十四市(州)結成區域戰略合作城市;七台河地區是肅慎族發祥地之一;曾是原吉東省委、抗聯二路軍總部所在地。七台河擁有西大圈、石龍山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和桃山湖國家濕地公園;同時,培養走出了張杰、楊揚、王濛、范可欣等10位世界短道速滑冠軍,素有「焦煤之都」、「中國冬奧冠軍之鄉」、「中國短道速滑之鄉」、「冬奧冠軍搖籃,短道速滑聖地」之稱。

歷史沿革

早在夏商周時期,七台河地域是中國北方先民肅慎人的領地。其時,生息在黑龍江地區的肅慎人和索離人等,已向中原朝貢。肅慎人幾易其名,到唐代改稱靺鞨。

太后聖曆元年(698年),粟末靺鞨人建立唐地方政權渤海國,靺鞨最盛時轄5京15府62州,七台河地域屬鐵驪府轄,府址德里鎮(今依蘭縣境內)。

渤海國被契丹滅亡後,大同元年(947年)契丹改國號為遼。遼沿松花江兩岸至烏蘇里江口設五國部,七台河地域屬五國部頭城越里吉(今依蘭縣)轄。

1958年,國家開始對七台河煤田(原稱勃利煤田)大規模開採,勃利縣自籌資金修建的全國第一條民辦鐵路告竣通車,這兩件大事,給長期屬勃利縣轄的七台河這個偏遠山區帶來了勃勃生機。由於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口劇增。

1965年3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勃利縣七台河鎮,建立七台河特區(縣級),直屬合江地區轄。

1970年4月1日,七台河特區改特區為縣級市,隸屬關係不變。

1983年11月,七台河市晉升為省轄市,同時將勃利縣劃歸七台河市轄。

行政區劃

七台河市共轄4個縣級行政區,包括3個市轄區、1個縣,分別是桃山區新興區茄子河區勃利縣。七台河市人民政府駐桃山區大同街45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七台河市位於黑龍江省東部,佳木斯南側,完達山山脈西端,東經130°至131°44′,北緯45°至46°37′之間。東與寶清縣、密山市接壤,西與依蘭縣毗鄰,南與雞東縣、林口縣交界,北與樺南界相連 。東西長130公里,南北長80公里,總面積6221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364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七台河市屬於低山丘陵,整個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形成東南向西北逐漸傾斜的狹長地形,按地形變化,水熱的再分配和土壤分布可劃分低山丘陵地、丘陵漫崗地、河灘地和山間谷地地貌類型。低山丘陵地山體成渾圓狀,坡度較大,海拔高度在240—695米之間,最高鐵山包,海拔690.7米,相對高程為455米。丘陵漫崗地分布在低山丘陵外圍。受新構造運動的影響,形成大的波狀起伏。海拔在180—240米,坡度為4—15度。河灘地在倭肯河及其支流兩岸,呈帶狀分布。地勢低、平,海拔高度160—180米。山間谷地在丘陵漫崗之間,地勢平坦、寬闊,呈狀帶或枝狀分布。

氣候

七台河市地處中緯地帶,氣候屬於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寒暑明顯。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短,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七台河地區年平均氣溫2.4至3.9℃。東部低山區比西部丘陵漫崗氣溫低。年≧10℃的活動積溫平均2408.9℃,東部地區≧10℃的有效活動積溫平均1180.9℃。七台河市占地狹長,地形、地貌複雜,氣候條件差異較大。以熱量指標≧10℃的積溫,水份指標乾燥度做為分區指標。全市分為低山溫涼濕潤霜凍氣候區和丘陵漫崗溫和半濕潤氣候區。

水文

七台河市區境內由倭肯河及撓力河兩大水系組成。倭肯河水系組成了七台河市的西南部地區。撓力河水系組成了七台河市的東北部地區。倭肯河水系有主流倭肯河,支流七台河、挖金鱉河、萬寶河、茄子河、中心河、龍湖河等;撓力河水系有主流撓力河,支流大泥鰍河、小泥鰍河、嵐峰河等。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七台河市土地總面積為62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948.7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31.3%;林地面積3285.4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52.8%;牧草地51.77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0.8%;園地面積17.6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0.3%;居民點工礦面積221.3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3.5%;其它農用地82.9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1.4%;交通運輸用地25.1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0.4%;水利設施用地43.0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0.7%;其它土地89.9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1.4 %;未利用土地455.6平方公里,占土地總面積的7.4%。

礦產資源

七台河市礦產資源豐富,有煤炭石墨、黃金、大理石、石灰石等十幾種。而煤炭資源得天獨厚,煤田延伸上百公里,含煤總面積為7200平方公里,含煤地層總厚度2500—3700米。煤炭保有儲量17億噸,遠景儲量37億噸。以煤種全、儲量大、煤質優,被列為全國三個保護性開採煤田之一。是黑龍江省重要的主焦煤和無煙煤生產基地。

植物資源

七台河市區的植被屬於「長白山植物亞區」,喬木樹種有:柞木、黑樺、落葉松、樟子松、紅松、黃菠欏、水曲柳、胡桃楸、榆樹、椴樹、山楊、柳樹等20多種。天然林主要以柞樹和黑樺為主。山產品比較豐富,蕨菜年收購量200噸左右;黨參、桔梗、龍膽草、白芍、百合穿地龍黃芪、刺五加、五味子、黃柏、白鮮皮、防風、柴胡等藥用植物300餘種;有多種菌類:如木耳、猴頭、元蘑、榆黃蘑、榛蘑等10多種,其中木耳蘊藏量可達30萬斤以上,年采量可達10萬斤。在野生植物中有野刺玫、暴馬子等10餘種芬香類植物。

動物資源

七台河市境內動物種類較多,獸類有野豬黑熊狍子狐狸山兔松鼠刺蝟、貉子、山狸子鹿等還有紫貂、水獺等珍稀動物和馬鹿、田雞藥用動物;鳥類有麻雀、燕子、烏鴉、飛龍、畫眉、黃雀、啄木鳥貓頭鷹布穀鳥、野雞等;昆蟲類有蜜蜂、蝴蝶、蜻蜓、蟈蟈、蟬、桑蠶、柞蠶、蟋蟀等。

風景名勝

國家AA級旅遊區石龍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七台河市茄子河區鐵山鄉境內,石龍峰海拔746.8米,是七台河東部海拔最高的山峰。森林公園內森林資源豐富,生長着珍貴的參天古樹和優質的黃波羅水曲柳山槐、紫、柞、樺、榆、柳等樹種,屬典型的針闊葉混交天然林,也是一片至今保留比較完整的原始森林。公園共分-攬勝區、石龍湖景區、餐飲服務區三大區域,有百年樺苑、千年橡園、萬年榆林、聚仙閣、獵戶人家、觀景亭、愛晚亭、觀景長廊、鵬躍灣、葫蘆島山莊、龍泉寺、石龍湖等景點。獨特的地形地貌和別具特色的建築以及豐富的植被,是開展漂流、攀岩、登山、滑雪、狩獵的理想場所,是戶外郊流、休閒、避署的絕佳之處。

龍山森林公園主峰四方頂,海拔748.8m。山峰獨特險峻,山頂上布滿火山岩,與鐵山相遙望。峰下是低山丘陵起伏迭盪,綿延不絕。遊人既可以在山間谷地中來回穿梭,又可以體驗探險獵奇、攀登高峰的樂趣。四方頂山腳下奇異的跳石成群結隊,千姿百態的臥牛石形成了一個外圍攻勢,如同布置了一個氣勢龐大的火牛陣,車馬無法進入,一道天然的屏障將一切來犯之敵拒之門外。如此美妙的組合令人神思遐想,美不勝收。

公園內的主要河流為乃泉河,源頭段稱茄子河,在公園內由北向南貫穿。河水清澈甘甜,富含多種礦物質,河道依山就勢蜿蜒前行。叮咚的溪水聲與清脆的鳥鳴相應,形成美妙動聽的林間水樂曲。公園內的人工湖泊石龍湖,水域面積為86.05hm2。泛舟其上,既可體驗水中樂趣,又可在群山環抱中欣賞湖光山色,陶冶情操,愉悅身心,享受大自然的饋贈。[1]

經濟

2017年,七台河市經濟總量(GDP)實現231.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0%。從產業構成看: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32.52億元,比上年增長6.0%。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85.49億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工業增加值82.53億元,比上年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13.44億元,比上年增長6.1%。從經濟結構看,三次產業結構為14.1:36.9:49.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91萬元,比上年增長9.0%。

2017年,七台河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28元,比上年增加1457元,增長6.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69元,比上年增加764元,增長6.7%。全年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8199元,比上年增長5.9%;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9965元,比上年增長0.2%。全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52619元,比上年增長8.1%。

2017年,七台河市總播種面積277.1萬畝,其中,糧食作物246.3萬畝, 2017年糧食總產量17.72億斤,比2016年減產0.76億斤,下降4.1%。

2017年,七台河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05.3億元,比上年增長4.9 %。其中,城鎮實現86.72億元,比上年增長4.3%;鄉村實現18.59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全年進出口總額實現557.3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4倍,其中,出口428.74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5倍;進口128.61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1倍。

截至2017年底,七台河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446.86億元,比年初增加36.25億元,增長8.8%,全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248.25億元,比年初減少20.58億元,下降4.6%。

社會事業

綜述

截至2018年底,七台河市專利申請289件,專利授權238件。

2017年,七台河市共新註冊成立科技型企業35家,主營收入達500萬元以上的11家。年底共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1戶。

2017年,七台河市新建錄播教室7個。市第九中學榮獲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先進單位;全市「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共曬課1383節,其中榮獲部級優質課43節、省級優質課82節;市教師8人戰隊赴杭州參加「兩岸智慧好課堂賽課活動,獲得團隊優勝獎。

2017年,七台河市群眾藝術館共開設15門課程,學員月均2000餘人,同比2016年增加了40%,舉辦各類畫展、文藝演出、聲樂、民樂演奏會等活動10餘次,開展廣場舞、大合唱、「結對子種文化」等免費輔導培訓活動100餘次,受益3萬餘人。圖書館共接待讀者12萬餘人次,辦理圖書借閱證1500多個,流通圖書16萬餘冊,免費放映影片96場,觀眾6000餘人次,採購新書3000餘種9000冊,舉辦各類書法、美術、攝影、3D立體書及VR數字圖書館體驗等活動20餘次,開展全民閱讀活動160餘場。博物館全年免費開放,共接待觀眾3萬餘人次。開展《文物保護法》、《博物館條例》、「5.18國際博物館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宣傳活動進社區、工廠10餘次。舉辦各類書畫、攝影、美術展覽展示活動6次。

截至2017年底,七台河市有醫療衛生機構648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5038張。衛生技術人員465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789人,註冊護士1886人。 [14] 開展「三減三健」行動、「走基層惠百姓」健康巡講義診、「無煙健康發展」主題宣傳等系列活動。聯合10個市直部門,制定出台貧困人口住院就醫報銷比例在原基礎上增加5個百分點、參加新農合由財政補貼、先住院後付費等15項健康扶貧政策,為一萬多名農村貧困人口建立電子健康檔案並辦理健康卡,三萬多名參合人口享受財政補助五百多萬元。

截至2017年底,七台河市共有短道速滑隊伍10支,在訓運動員406人,其中,國家隊、省隊、省體校40人,駐哈重點班運動員50名,業訓班運動員30名,特色學校在訓運動員316名。2016-2017總局冬運中心公布的全國短道速滑項目註冊運動員1257人,全市註冊257人,占全國註冊總數的20.4%,占黑龍江省註冊總數的41.1%,占省隊和省體校註冊總數的31.1%。先後組織短道速滑隊伍參加了2016-2017年度黑龍江省短道速滑聯賽、錦標賽和全國短道速滑聯賽青少年組等國內比賽。獲得省級金牌12枚、銀牌14枚、銅牌15枚的成績。培養輸送到省隊和國家隊的短道速滑運動員獲得世界級金牌3枚、銀牌5枚,國家級金牌3枚、銀牌9枚、銅牌2枚的成績。夏季項目參加田徑、散打等4個項目的省級比賽,獲得省級銅牌5枚。

截至2017年12月末,城鎮企業職工(含個人)養老保險參保總人數為16.8萬人,征繳基金68913萬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總人數為14.56萬人,征繳基金1067萬元。醫療保險參保總人數為56.47萬人,征繳基金24192萬元。工傷保險參保總人數為13.4萬人,征繳基金9171萬元。生育保險參保總人數為8.8萬人,征繳基金667萬元。失業保險參保總人數為9.96萬人,征繳基金3152萬元。

2020年2月12日,被民政部和财政部共同确定为第五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交通運輸

===公路===

七台河市高等級公路四通八達,境內有鶴大高速公路、依七高速公路等。向南2個小時可達雞西市,4個小時可達牡丹江市;向東2個小時可達雙鴨山市;向北2.5個小時可達佳木斯市;向西6.5個小時可達省會哈爾濱市。通過公路,2個小時可達密山、虎林,6個小時到達綏芬河口岸。

==地方特产==

===勃利蓝靛果===
蓝靛果俗称山茄子,是稀有的野生浆果植物,含有非常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丰富,但它对生长环境要求十分苛刻,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才能生长,我国只有黑龙江省伊春林业局和勃利县西大圈的红星林场生长这种稀有植物。

蓝靛果是世界珍稀纯天然绿色野生食用浆果,有“果中之王”美称,含有17种氨基酸,占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的40%。

  藍靛果又叫山茄子果,多年生落葉小灌木,果實為漿果,果汁為鮮艷的深玫瑰色。容易栽培,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我國吉林省長白山、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東部山區。

  藍靛果果實成熟時,顆顆藍紫色,像瑪瑙石一般,酸甜可口。漿果味酸甜,含7種氨基酸和維生素C,可生食,又可提供色素,還可釀酒、做飲料和果醬。花蕾、果、嫩枝可入藥,清熱解毒。

勃利縣地處黑龍江省東部,屬於七台河市管轄縣,與寶清、雞東、林口、依蘭、樺南縣毗鄰,勃利縣劃定藍靛果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區域面積為5000公頃,包括是勃利縣十一個國有林場,通天一林場、通天二林場、紅旗林場、宏偉林場、紅星林場、羅泉林場、河口林場、吉星河林場、福興林場、長興林場、東方紅林場,地理坐標位置處於東經130°06′~131°44′,北緯45°16′~46°37′之間。目前,勃利縣人工栽培藍靛果的面積1333公頃,年產量1700噸。[2]

七台河大米

2017年4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七台河大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七台河所處的三江平原是世界上僅存的三大黑土平原之一,地勢平坦且有機質含量高,適宜種植水稻。民國末期,生活在倭肯沿岸的朝鮮族村民壓壩種水稻。七台河大米米粒整齊勻稱、色澤亮白、晶瑩剔透、外形呈橢圓形;蒸煮時飯香四溢,飯粒潔白油亮,入口滑爽、有粘彈性、且軟硬適中,品味香醇,冷飯不回生、口感佳。 大米,入脾、胃、肺經,具有補中益氣、滋陰潤肺、健脾和胃、除煩渴的作用。古代養生家還倡導「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此,因肺陰虧虛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用大米煮粥服用。經常喝點大米粥有助於津液的生髮,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皮膚乾燥等不適。煮粥時若加點梨,中醫養生效果更好。[3]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