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國志·王烈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國志·王烈傳出自《三國志》,史書是由西晉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1]

原文

王烈通識達道,秉義不回。以穎川陳太丘為師,二子為友。時穎川荀慈明、賈偉節、李元禮、韓元長皆就陳君學,見烈器業過人,嘆服所履,亦與相親。由是英名著于海內。道成德立,還歸舊廬,遂遭父喪,泣淚三年。遇歲饑饉,路有餓殍,烈乃分釜庾之儲,以救邑里之命。是以宗族稱孝,鄉黨歸仁。以典籍娛心,育人為務,遂建學校,敦崇庠序。其誘人也,皆因其性氣,誨之以道,使之從善遠惡。益者不自覺,而大化隆行,皆成寶器。門人出入,容止可觀,時在市井,行步有異,人皆別之。州閭成風,咸競為善。

時國中有盜牛者,牛主得之。盜者曰:「我邂逅迷惑,從今以後將為改過。子既已赦宥,幸無使王烈聞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遺之。或問:「此人既為盜,畏君聞之,反與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盜其駿馬食之,乃賜之酒。盜者不愛其死,以救穆公之難。今此盜人能悔其過,懼吾聞之,是知恥惡。知恥惡,則善心將生,故與布勸為善也。」間年之中,行路老父擔重,人代擔數十里,欲至家,置而去,問姓名,不以告。頃之,老父復行,失劍於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懼後人得之,劍主於是永失,欲取而購募,或恐差錯,遂守之。至暮,劍主還見之,前者代擔人也。老父攬其袂,問曰:「子前者代吾擔,不得姓名,今子復守吾劍於路,未有若子之仁,請子告吾姓名,吾將以告王烈。」乃語之而去。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見。」遂使人推之,乃昔時盜牛人也。遂使國人表其閭而異之。

時人或訟曲直,將質於烈,或至塗而反,或望廬而還,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聞之。時國主*皆親驂乘適烈私館,疇諮政令。察孝廉,三府並辟,皆不就。會董卓作亂,避地遼東,躬秉農器,編於四民。布衣蔬食,不改其樂,東域之人奉之若君。

以建安二十三年寢疾,年七十八而終。

譯文

王烈,字彥方,平原人。有遠見卓識,富於修養,堅持道義從不猶豫。拜潁川人陳太丘為老師,並和陳太丘的兩個兒子結為朋友。當時潁川人荀慈明、賈偉節、李元禮、韓元長都跟隨陳先生學習,見到王烈氣度學業超出常人,非常佩服他的經歷,也和他親密交好。王烈因此名聞天下。道德達到很高境界以後,他返回家鄉,趕上(他)父親去世,(他)以淚洗面,守喪三年。期間,遇到年成不好,嚴重歉收,路有餓死之人,王烈於是分出自己積存的糧食,來救鄉親的性命。因此本家族的人說他孝敬父親,鄉親們誇他富有仁愛之心。(王烈)用讀書做學問娛悅內心,把教化百姓作為自己的追求,於是興辦了學校,非常重視教育。他教育人,完全依循被教育者的秉性脾氣,用道理開導,使之追求善行遠離罪惡。受教育者雖然沒有明顯感覺,但潛移默化間修養提高極快,都成為寶貴人才。他的學生們出入,舉止言行都彬彬有禮,在街頭市面,一舉一動都不同常人,百姓很容易加以區別。州縣大街小巷的百姓都爭先加強道德修養。

當時王烈所在的封國中有一位偷牛的人,被牛的主人抓住。偷牛賊說:「我見牛而生邪念一時糊塗,從今以後我一定痛改前非。您在赦免我以後,希望不要讓王烈知道這件事情。」百姓中有人將此事告訴了王烈,王烈就拿出一定數量的布贈送偷牛人。有人問王烈:「這人既然做了偷盜之事,害怕您知道這件事,您反而贈送他布,這是為什麼呢?」王烈回答說:「春秋時的秦穆公,有人偷去他的駿馬並殺了吃,(穆公抓獲偷馬人後)卻賞賜偷馬人酒喝。(後來)偷馬人(在戰場上)不吝惜自己的生命,來救穆公於大難。現在這個偷牛人改悔他的錯誤,怕我知道這件事,這表明他已懂得羞恥。懂得了廉恥,那麼向善之心就會產生,所以贈給他布勸勉他向善。」

過一年,路上有一位老者挑着重擔,有一個人見到後主動替他挑着走了幾十里,快到老人家的時候,這人才放下擔子離去,老人問他姓名,他沒有告訴。隔了一年,這位老人再次外出,把佩劍丟在了路上,一位路人途中碰見這把佩劍,想不管它就離去,又擔心後面的過路人撿去,劍的主人就會永遠失去佩劍,想拾起帶走再去尋找失主,又擔心出現差錯,於是就守着這把劍。到了傍晚,佩劍主人返回時遇到了這位守劍人,正是上次代為挑擔的那人。這位老人拉住他的襖袖,說道:「您上次替我挑擔,沒能知道您的姓名,現在您又在路邊看守我丟失的佩劍,沒有比您再仁厚的人了,請您告訴我姓名,我要把您的尊姓大名告訴王烈。」那人於是告訴了老人之後便離去。老人把這事告訴了王烈,王烈說:「世上這位仁厚君子,我沒能見到。」就讓人設法弄清他的身份,原來就是過去那位偷牛的人。王烈於是特地派人在他的家鄉住地彰顯他的事跡並把他樹為榜樣。

當時有人為爭是非長短,要到王烈那裡去評判對錯,(因發覺不妥)結果,有的人中途而返,有的人遠遠看見王烈的房子掉頭而回,最後都坦誠相待,不敢讓王烈知道他們爭訟之事。當時封國的首領都親自乘坐車馬到王烈的私家住處,就施政的情況徵詢意見。王烈被舉為孝廉,朝廷有三個重要部門要徵召他去做官,但他一處也沒去上任。趕上董卓發動叛亂,王烈因躲避戰禍到了遼東,(在這裡)他親自下田耕種,編入普通民戶。穿布衣吃蔬菜粗糧,不改變自己的人生樂趣,遼東的百姓,都把他看作像自己的君主一樣。

在建安二十三年病重臥床不起,七十八歲去世。[2]

作者簡介

陳壽(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漢縣(今四川南充)人。三國時蜀漢及西晉時著名史學家。 太康元年(280年),晉滅吳結束了分裂局面後,陳壽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紀傳體史學巨著《三國志》。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前四史」。[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