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灘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灘鎮隸屬於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位于靖遠縣城北部23公里,黃河西岸,東與東灣鎮相望,南接糜灘鎮,西與劉川鎮相連,北與平川區相連,形若彎弓,蓄勢待發,原名三角城。面積251.22平方千米,現轄7個行政村(中一、中二、吳灣、圈灣、朝陽、聯合、新田),42個村民小組,人口21418人(2017)。有耕地27180畝,屬沿黃自流灌區,紅富士,燈籠辣椒,黃瓜,水稻等農副產品聞名甘肅省內外。[1]

中文名稱: 三灘鎮

外文名稱: Santan Town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甘肅省靖遠縣

下轄地區: 新田村 朝陽村 中一村 聯合村 中二村 吳灣村 圈灣村

政府駐地: 朝陽村

電話區號: 0943

郵政區碼: 730615

地理位置: 靖遠縣北部23公里

面 積: 251.22平方千米

人 口: 21418人(2017)

氣候條件: 溫帶乾旱半乾旱氣候

著名景點: 三台山

車牌代碼: 甘D

特 產: 糖心紅富士

耕 地: 27180畝

海 拔: 1300-3100米之間

歷史沿革

三角城早在漢朝即為屯兵牧樵之地,土地荒蕪,人煙稀少。羌人累累侵犯,人民多受戰亂之禍,發展十分緩慢。明時實行「移民屯田」,又經房貴、呂恆相繼開發,生產得到發展,外來人口劇增。1956年1月設立三灘鄉,1958年7月與糜灘鄉合併為糜灘鄉。1961年11月糜灘鄉分設為糜灘、三灘兩個公社,1963年7月合併為一,1989年4月兩鄉分設。2016年9月5日,省民政廳以甘民復〔2016〕68號文件批覆,同意我市靖遠縣撤銷三灘鄉、五合鄉、大蘆鄉等8個鄉改設鎮。這標誌着靖遠縣建制鎮將達到13個,撤鄉改鎮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經濟概況

以種植為主導產業規模不斷擴大。5200畝果品基地初具規模,優質紅富士、蜜桃以色香味俱佳享譽全中國,年產量達850萬公斤。三灘鎮鮮桃、榮獲甘肅省首屆林果產品展交會銀獎,暢銷省內外。7000畝蔬菜基地已建成冬暖式大棚2000畝,百棚連片示範區3處,春暖式大棚3000畝,保護地蔬菜2000畝,四季應時蔬菜品種全,質量好。現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甘肅長河食品飲料公司等四家脫水菜企業,開發生產四季豆、韭菜、洋蔥、土豆、胡蘿蔔、青紅椒等幾個系列脫水菜產品,原料基地已幅射到東灣、大蘆、糜灘、劉川、烏蘭、北灘、東升、五合等地,產品質量符合國家商檢標準和部分出口商檢標準,銷往全中國及東南亞等地。「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逐漸推廣應用,訂單農業規模不斷擴大。三農源果蔬糕生產線已建成投產,農副產品深加工初具規模,有效拉動了果蔬產業的發展。萬畝優質稻米占靖遠縣四分之一,年產量570萬公斤,品種主要有寧醒—16,花—55等。以採礦業,食品加工業為主的鄉鎮企業蓬勃發展,已擁有銅礦、選礦、煤礦8家,脫水菜食品加工業興起。

基礎設施

隨着經濟的不斷發展,三灘鎮經濟社會發展條件不斷改觀。教育工作已形成一所獨立中學,一所職業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和8所小學的格局,為當地培養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醫療系統以鎮衛生院與白銀公司職工醫院聯合辦醫為龍頭,醫療水平和條件不斷提高,鎮電視差轉台全天轉播兩套衛視節目,境內開通了256門光纜通訊程控電話,固定電話入戶率達80%以上;國道109線、劉白高速公路穿境而過,新田黃河大橋建成通車。糜三濱河公路建成通車,自來水入戶率達70%。同時,完成了100座「一池三改」沼氣池建設項目,完成了鎮小學校園硬化工作。加強陣地建設,多方籌措資金9萬元,建成240平方米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籌措資金2萬元,添置了會議桌和辦公設施。各村新建文化廣場,為村民增添了健身器材和設施,豐富了文化業餘生活。

社會事業

社會各項事業篷勃發展。現有中學一所,職業技術中學一所,小學八所,在校學生4971人,教師328人。先後兩次邀請甘肅省人口委專家來三灘鎮開展乳腺病及婦科病普查普治活動,通過積極宣傳動員,共有2000多名育齡婦女接受了檢查和診治,並通過協調,免費向廣大育齡婦女發放8000多元的藥品,廣大婦女的衛生保健意識得到了進一步提高,計劃免疫、婦女保健等醫療衛生事業也有長足發展。在「科技活動周」期間,邀請縣科技局、科協、縣生物工程專家舉辦了以科學施肥、合理農藥、生物防治病蟲害等為主要內容的科技講座2場,參訓300多人次,發放科技資料600餘份,及時為群眾釋疑解惑,吸引了一部分「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的熱情參與,進一步提高了農民的科技意識。

名勝古蹟

主要文物遺蹟有:新田村三台山,出土了釋迦牟尼佛像,被靖遠縣博物館收藏。建於北宋以前的三角城,北魏時期的劈佛寺石窟、朝陽寺石窟等。三角城早在漢朝即為屯兵牧樵之地,土地荒蕪,人煙稀少。羌人累累侵犯,人民多受戰亂之禍,發展十分緩慢。明時實行「移民屯田」,又經房貴、呂恆相繼開發,生產得到發展,外來人口劇增。

著名人物

尚文崇德,耕讀傳家,道光舉人何愈,高情逸致,寄情詩書,擅長館閣體,所書匾額較多。民國張萬世、王玉山、張萬仲、任應相、吳廷藩、吳煥若、徐祥民、任育龍等均以工書知名。徐鍾璵為齊白石、徐悲鴻受業弟子,曾任蘭州師範、蘭州第一中學國畫教師,是甘肅知名水墨畫家。孫達人、於三、孫踐中、徐吉等人的書法形成了一定的社會聲譽。

視頻

靖遠縣三灘鎮聯合廣場舞,大媽們跳的太美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