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相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相彈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三相熱核炸彈

別稱: 氫鈾彈

核武種類: 第二類核武器

類別: 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三相彈也稱"氫鈾彈"。以天然鈾作外殼,其放能過程為裂變-聚變-裂變三階段的氫彈。在熱核裝料外包上一層鈾238外殼,聚變反應時,產生的高能中子使外殼的鈾238起裂變反應,釋放出更多的能量。爆炸威力十分巨大。[1]

主要優點

高殺傷力

三相彈(tri-phasebomb)能量釋放過程經歷由裂變到聚變再到裂變3個階段,它在結構上的顯著特點是以天然鈾或濃縮鈾作熱核 燃料的外殼。當氫彈爆炸時,熱核聚變反應產生的大量中子(特別是高能中子)將進入殼體,引起鈾核裂變,釋放出能量和裂變中子,同時裂變中子也進入熱核區,與氫核發生核反應生成氦。因此,這種氫彈結構可為熱核燃燒創造更為良好的條件,加之鈾殼本身釋放的大量能量,使得氫彈的威力和比威力(即威力與重量的比值)成倍地提高。所以,高威力是三相彈的主要優點。三相彈的不足之處是裂變能量所占的份額大,因而放射性污染較嚴重。

製造成本較低廉

為了進一步擴大氫彈的威力、人們考慮到氘氚聚變反應時不僅放出巨大的能量,而且產生速度達每秒5萬公里的快速中子,不妨再利用這些快速中子轟擊鈾,使鈾核裂變。因此,人們在熱核材料外面加了一層鈾238製成的外殼,讓聚變反應中產生的快速中子轟擊鈾238的原子核,使其又發生裂變並放出大量能量,從而製成了威力更大的氫鈾彈。這種由裂變引起聚變,又發生裂變的氫鈾彈稱為三相彈。一般來說,三相彈的爆炸威力是裂變和聚變各占一半。由於不存在使鈾238發生自持鏈式反應的臨界狀態問題,所以鈾238做成的殼可以很厚,裂變放出的能量可占總能量的80%。採用這種結構的核武器,不僅威力大,而且鈾238是分離鈾235後的剩餘產物,成本低廉。

威力

三相彈具有巨大殺傷破壞威力,它在戰略上有很重要的作用。

1954年2月28日,美國在馬紹爾群島比基尼環礁上進行了一次威力約為1500萬噸TNT當量的三相彈試驗,由於是地面核爆炸,爆後在南太平洋7000平方海里(約24000平方千米)地區的上空籠罩着致命的放射性煙霧,使得236名馬紹爾群島居民,31名美國人,23名日本漁民受到意外的放射性傷害,其中還有1名日本漁民於當年9月死亡。同年美國試爆的另一枚氫彈,代號為MK一17,也是一枚三相彈,彈長7.47米,重21 103千克,威力約1 100萬噸TNT當量 。這兩次三相彈試驗引起了美國對研製"乾淨"氫彈(裂變份額很小的氫彈)的關注。通常,三相彈的裂變份額隨威力的增大而緩慢減小。當威力為幾百萬噸TNT當量或更高時,裂變份額大都在50%左右。或者會更多,以致毀掉一個小國家。

受美國一系列核武器試驗的刺激,前蘇聯共產黨第一書記赫魯曉夫指示製造一顆更大的氫鈾彈來應對美國人的挑釁。在高層的直接領導和親自過問下,到1961年夏天,蘇聯的一顆1億噸當量的超級氫彈在"阿爾扎馬斯-16"絕密實驗室被製造出來了,但如何進行試爆,卻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因為要進行如此大當量的核試驗,很難找到合適的試驗場。過去,蘇聯的核武器主要是在新地島試驗場進行試驗,但是這個占地8.26萬平方公里的試驗場卻遠不能滿足這顆氫彈的試驗要求。從理論上估算,這顆超級氫彈在新地島爆炸後,其殺傷半徑約為1000公里。一個研製者們事先未考慮到的問題擺在了眼前:沒有一個地方能進行試爆!後來,經過反覆論證,才決定採取一種折衷的辦法:裝藥量減為一半,即為原1億噸當量的一半 5000萬噸。1961年10月30日,一顆直徑為2.5米、長約12米、尾部有一個降落傘裝置的超級氫彈被裝在一架圖-95戰略轟炸機上迅速向1.5萬米升限爬升,向着投放點飛去,並按計劃在4500米的空中引爆。這架圖-95投彈完畢後飛速逃離,當飛行了250公里後,突然一道白光閃過,隨之飛機被一股氣浪沖得上下劇烈顛簸,在飛機身後,一個閃着橙紅色光芒的蘑菇雲迅速膨脹並盤旋上升。在爆炸的中心地帶,厚3米、方圓15-20公里的冰層被汽化,修築在爆炸地進行試驗的工事消失得無影無蹤,坦克的炮塔被毀,其他物體也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已經看不出原來的模樣。那些被用來做實驗的動物,已根本找不到影子了。在距離爆炸點500公里範圍內的動物大多全身脫毛,然後痛苦地死去。真是慘不忍睹,駭人聽聞。這顆被稱為"赫魯曉夫炸彈" 的核彈之王使蘇聯人奪回了第一把核彈交椅。美國軍界一些人試圖用1億噸級的核彈遏制蘇聯的優勢。但此舉並未獲得多數人支持,因為片面追求戰略核武器的大威力意義並不大。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