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禮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禮圖》書名,或題《三禮圖集注》,二十卷,是宋代著名學者聶崇義參互考訂多種古代《三禮圖》所纂輯。其書有圖,有解說(集注)。凡圖三百八十餘幅,原文文字約十餘萬言。

簡介

《三禮圖》即為《儀禮》《禮記》《周禮》宮室、輿服等物之圖,是流傳至今解釋中國古代禮制附有圖像較早的文獻。聶崇義於五代周顯德年間奉詔參照前代六種舊圖編寫成《三禮圖集注》,於宋淳熙二年由鎮江府學刊刻。康熙時著名文學家納蘭性德獲得此書,重新影刻成這本《新定三禮圖》,再列入其《通志堂叢書》。

書中所繪圖象雖「未必盡如古昔」,但援據經典,考釋器象,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現存禮圖之近於古者,莫若是書。

今存宋淳熙刻本、蒙古定宗二年刻本(《四庫叢刊》本)、錢曾也是園影宋抄本(《四庫全書》)及清刻本多種。漢鄭玄、晉阮諶、唐張鎰等人所撰《三禮圖》共六種,都已失傳。現存有宋太常博士聶崇義撰《三禮圖》20卷。崇義於五代周顯德年間奉詔參照前代六種舊圖編寫,是保存下來解釋中國古代禮制附有圖像較早的一書。

該版本於宋淳熙二年(1175年)由鎮江府學刊刻,被認為是最具有參考價值的古本。 康熙時,著名文學家納蘭性德獲得此書,特意將之重新影刻,再列入其《通志堂叢書》。

宋沈括《夢溪筆談》、歐陽修《集古錄》等多認為與三禮註解不合。現存者還有明劉績撰《三禮圖》四卷,但舛誤更多。 [1]

編撰

聶崇義,河南洛陽人。生卒年不詳。五代末、北宋初著名經學家,少舉《三禮》,善《禮》學,通經旨,學問賅博,深受世人推崇。

他取三禮《周禮》、《儀禮》、《禮記》舊圖,重加考訂並於北宋建隆三年(962)四月表上之,太祖趙匡胤與聶崇義於後周當是同僚,故當聶氏將《新定三禮圖》表進給他時,他覽而嘉之,並詔曰:「禮器禮圖,相承傳用,濅歷年祀,寧免差違。

聶崇義典事國庠,服膺儒業,討尋故實,刊正疑訛,奉職效官,有足嘉者。崇義宜量與酬獎。所進《三禮圖》,宜令太子詹事尹拙集儒學三五人,更同參議,所冀精詳,苟有異同,善爲商確……拙多所駁正,崇義復引經以釋之,悉以下工部尚書竇儀裁定。」此即聶氏《三禮圖》編纂緣起及成書過程。

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宋史•藝文志》均有著錄。崇義事跡詳見《宋史》本傳。

此書為《通志堂經解》本《新定三禮圖》,其底本為宋淳熙二年(1175)鎮江府學刊刻,由陳伯廣主持梓行。

目前所知,宋淳熙二年鎮江府學刊刻的《新定三禮圖》,尚存世間,為海內外孤本。而納蘭成德的《通志堂經解》本,使宋淳熙二年鎮江府學刻《新定三禮圖》化身千百,「嘉惠儒林」。

納蘭性德,字容若,原名成德(1655-1685),滿族正黃旗人,號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詞人。家世顯赫,清康熙大學士納蘭明珠之子。

納蘭性德自幼勤於修文習武,18歲中舉,22歲賜進士出身。選授三等侍衛,後晉為一等,扈從於康熙身邊,31歲時因寒疾而死。輯有《全唐詩選》和《詞韻正略》。詞集《側帽集》問世,時年僅24歲。另有《飲水詞》《通志堂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