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蒼

來自網絡的圖片

三蒼,同"三倉",漢語詞彙,書籍名,為秦李斯《蒼頡》七章、趙高《爰歷》六章、胡毋敬《博學》七章的合稱。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三蒼

拼音; sān cāng

釋義; 書籍名

出處; 《倉頡》

涵義

《倉頡》、《爰歷》、《博學》都是秦統一文字之後介紹小篆楷范的字書,漢代合此三書為一,斷六十字為一章,統稱為《蒼頡篇》,亦稱為《三蒼》。該書凡五十五章,計3300字,小篆的常用字已大略具備。

此外,以《蒼頡篇》為上卷(包括《爰歷》、《博學》),以西漢揚雄《訓纂》為中卷,以東漢賈魴《滂喜》為下卷,也合稱為《三蒼》,為四言韻文,便於學童誦讀記憶

例句

(宋)陸游《讀書》詩:"《三蒼》奇字已殺青,九譯旁行方著錄。"

(清)顧炎武《呂氏千字文序》:"蓋小學之書,自古有之。李斯以下,號為《三蒼》,而《急就篇》最行於世。"

(清)王恪《石鼓》詩:"奇文人嗜《三蒼》並,盈數天虧九鼎同。[1]

參考文獻

  1. 三蒼,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