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都水族自治縣中和鎮全鎮共轄中和、務朝、姑勞、甲化、西洋、松寨、廟良、拉旦、龐寨、姑坡、姑引11個行政村,11個村民委員會,70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為13918人,其中農業人口13562人,占總人口的97%;少數民族人口13808萬人,占總人口的99%。[1]

全鎮總面積81.6平方公里,海拔在460—780米之間,地勢呈西高東低,土質以酸性黃壤和富含鈣質的石灰岩為主,西部土壤較為貧脊,東部較為肥沃,山多且以高山為主,分別排列在過境「三荔」油路兩側往周邊鄉鎮延綿。西面的山較高且植被較少,多為矮小灌木為主,間有松杉,東部山較低且多以松杉木為主。森林面積(有林地面積)為5588.63公頃,森林覆蓋率為61.31%,活立木(林木)蓄積量為267031立方米。耕地面積0.9281萬畝,其中田0.6036萬畝,土0.3245萬畝。糧食主要以水稻、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油菜為主;年均降雨量在1350毫米,年均氣溫17.5℃,無霜期在270—300天左右。

全鎮礦產資源較為豐富,其中,中和村的鉬礦、赤鐵礦,拉旦村的重晶石、無煙煤、鉛鋅礦、赤鐵礦,姑勞村的銻礦,姑坡村的鉛鋅礦,松寨村的煤礦、鉛鋅礦,西洋村的赤鐵礦。

中文名: 中和鎮

總人口: 13918人

森林覆蓋率: 61.31%

年均氣溫: 17.5℃

資 源: 鉬礦、赤鐵礦

歷史文化

中和鎮前身為水龍區(後為中和區),20世紀60年代三都縣的5個老區之一,原來區公所駐地在水龍(水龍鄉),70年代初,區公所(後為中和區)搬遷到中和,下轄水龍鄉、地祥鄉、安塘鄉、塘州鄉、中和鄉等五個鄉。1991年實行「撤、並、建」(撤區並鄉建鎮)後,中和鄉(含原屬水龍鄉的西洋村)並建為中和鎮。由於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和深厚的馬尾繡刺繡技藝基礎,中和鎮於1995年被黔南州命名為「水族馬尾繡藝術品之鄉」、2010年3月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水族馬尾繡技藝》傳承基地」。

特色產業

中和鎮金鳳凰馬尾繡工藝坊為開發利用好水族馬尾繡工藝這一寶貴文化遺產,傳承民族文化精髓,打造「民族文化旅遊城鎮」,提高「中國水族馬尾繡藝術品之鄉」的品味。8月8日,在中和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鎮第一家集「產、展、銷」一體的金鳳凰馬尾繡工藝坊隆重開業。

該工藝坊分為兩樓一底共200平方米。其中,一樓為銷售展廳;二樓為材料倉庫;三樓為作坊車間。主要經營包、鞋、領帶、繡片、皮包、衣服等馬尾繡工藝品。該作坊已投入30萬元,共有12台裁剪機及20名技術人員,設施完備,規模龐大。主要進行來料加工及訂做各種馬尾繡工藝品。

中和鎮馬尾繡為進一步搶救、保護、挖掘、傳承和弘揚馬尾繡這一水族特有的民族精美刺繡工藝,帶動農民脫貧致富。中和鎮於2010年8月及時啟動了馬尾繡傳承、保護與開發項目,該項目正實施中,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該項目分三年實施,總投資61.22萬元,其中:申請國家資金60萬元,鎮政府自籌1.22萬元。主要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及人員培訓兩方面進行,一是建設馬尾繡加工房,購置產品深加工設備。投入資金16萬元建設成了200平方米加工房,併購置了2台平縫機、1台繡花機及裝裱設備等,圍繞市場需求,結合該鎮「民俗文化旅遊城鎮」建設需要,有針對性地開發旅遊產品。二是開展馬尾繡技能及營銷培訓。組織廣大馬尾繡愛好者學習馬尾繡精品製作和銷售,2011年以來,共舉辦了製作技能、營銷等培訓班2期,每期100人,每期時間7天。重點對馬尾繡圖案設計、圖案繪畫、色彩搭配、圖案剪貼技術和馬尾繡服飾、荷包、飾品製作等進行了培訓。

該項目的建成,將進一步帶動該鎮旅遊業的發展,增加群眾收入,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社會、生態、經濟效益顯着。一是社會效益。傳承、保護和開發馬尾繡這種具有鮮明的水族特色和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的古老的製作技藝,對於展示水族人民群眾的創造力,研究水族民族文化發展史,促進民族團結,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均有着特殊的價值和重要的現實意義。二是生態效益。對「水族馬尾繡」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傳統原生態藝術的傳承,將進一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進程,喚起少數民族群眾對傳統文化保護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徹底解決文化生態保護與經濟增長的協調發展和良性循環。三是經濟效益。該項目的建成,將有力帶動該鎮旅遊業的發展,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增加群眾收入,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

該項目的實施,耗資大,建設期長,由於國家補助資金及該鎮財力有限,實施起來還比較困難。為保證項目後期開展效果,該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堅持邊實施、邊籌資的原則,力保項目順利實施。

當地特產

關於「魚包韭菜」水族群眾有這樣優美動人的傳說:水族的祖先原來是居住在江河湖海邊上,一日三餐由魚蝦,後來由於洪水成災和戰亂,疾病像陰雲一樣籠罩着水鄉大地,他們被迫向黔桂邊界遷徙。臨走前先祖們採集了九種草藥和魚一起製成了一種能治各種疾病的良藥並作為路上的食品。後來他們定居在雲貴高原南坡的都柳江和龍江上游,隨着歲月的流逝,水族人民用九種草藥和魚製成能治各種疾病的藥方失傳了。水族人民為了表達對祖先的懷念,就用韭菜代替失傳的九種草藥,製成了佳肴「魚包韭菜」來祭祖、待客,並一直相傳至今。

端節是水族人民最隆重而盛大的年節。每年水歷十二月(即陰曆的八月)至次年的二月上旬(即陰曆的十月上旬)水鄉各地秋收過後,每逢亥日各地區水族同胞分批「過端」。在戌日的晚上和亥日的早上,每家每戶都要舉行莊嚴、隆重的祭祖活動。「過端」祭祖時「魚包韭菜」是必備的供品,所以水族人民有「無魚不成年」的習俗。但在「過端」祭祖時是要忌葷的,但忌葷不忌魚蝦。水族人民這種「忌葷不忌魚」的習俗在其他民族中是很少見的。

烹製「魚包韭菜」是選用鮮活的1—2斤重的鯉魚或草魚,去鱗、去鰓後,沿背部剖開,但腹部相連,除去內雜後清洗乾淨,酒上醇香的九阡酒,拌上葷蔥、大蒜、生薑、糟辣,加上少量食鹽,然後再將洗淨的寬葉韭菜、廣菜充填在魚腹內,將兩半魚合攏,用糯米稻草扎牢,放入大鍋內清燉或大甑子中清蒸,約幾個小時後取出即成。「魚包韭菜」味道酸辣鮮美,魚肉細膩柔嫩,魚骨酥脆清香,爛而不糜,香而不濁,即使在大熱天擱置三五日也不會變味。

「魚包韭菜」也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因為韭菜是水族人民用來治療外傷的常用藥物之一。在三都水族自治縣的九阡、水龍等地、水族群眾就常用韭菜配上其他藥物治療骨折、外傷出血、跌打損傷等症。有的用細葉韭菜和螃蟹一起搗爛取汁塗患處,來治療生漆過敏。有的用野生韭菜切碎蒸雞蛋,用來驅除蛔蟲。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韭,生則辛而散血」。看來用韭菜治療外傷諸症是有一定道理的。韭菜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礦物質鈣、磷、鐵以及大量的纖維素,能調節和營養、刺激腸胃、增進食慾,加上魚本身的營養價值,所以「魚包韭菜」當然有保健、食療的作用。「魚包韭菜」包涵着豐富的水族人民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內容,又有着獨特的烹製工藝、特殊的風味和食療功能,因此,說「魚包韭菜」是水族的第一名菜式當之無愧的。

聚居在以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為中心及其鄰近地區的水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喜食糯米食品、喜食魚、喜吃酸辣、喜喝酒的飲食特點。其中魚則是水族人民祭祀祖先、過端、待客的席上不可缺少的必備佳肴。而用獨特方法烹製的「魚包韭菜」則是水族的第一名菜,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奇特的文化內涵。

民族文化

水書--中和鎮的水書文化水書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她記載了水族先民遺留下來的曆法、天文、地理、原、民俗、哲學等信息的文化典籍。中和鎮的諸事離不開水書,除喪葬、始嫁、起造外,兒童入學、出行、生產、吃新米等都要擇吉避凶。據調查,中和鎮有十幾位知名水書先生。這些水書先生分別是楊勝帆、石占坤、石海數、石國章、陸志、陸光挺等。常幫助群眾擇日用事。水書先生石吳還掌握了一套「布經」,誦讀,為當地群眾服務。這些水書先生德高望重,頗有名氣,在村寨中享有威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