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三防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三防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西南部,地處九萬大山麓,九萬大山脈環繞全鎮,距離縣城85公里,總面積222.83平方千米,耕地總面積2034.2畝,其中水田26426.4畝,旱地15965畝,總人口22523人(2017年)。[1]

中文名稱: 三防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苗族自治縣西南部

下轄地區: 10個村民委和1個三防鎮街道社區委員會

電話區號: 0772

面 積: 222.83平方千米

人 口: 22523人(2017年)

車牌代碼: 桂B

鄉鎮概況

三防鎮轄洞馬、本洞、煙洞、榮洞、乃文、聯合、新興、拉川、興洞、三聯10個村民委和1個三防鎮街道社區委員會,123個自然屯,175個村民小組。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22523人。聚居着壯、漢、侗、苗、瑤、仫佬等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1%。人口自然增長率2.55‰。

該鎮屬中亞熱帶氣候,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四季溫差不十分明顯,適合發展亞勢氣候類型的農作物。特產種類繁多,主要有香鴨、香豬、香糯、香菇等。民族風俗獨特,民族文化源遠流長,舞龍、舞獅是三防壯族人民較為盛行的節日活動。

經濟社會

鎮內交通便利,省道S309線貫穿全鎮西北。全鎮9個村民委已完成農網改造。通訊發達,程控電話、移動電話覆蓋全鎮。開通14個頻道閉路電視網絡。

農業種植以水稻為主,玉米、黃豆為輔。年內全面推廣拋秧,旱育稀植等技術,新建沼氣池264座,農村「養殖——沼氣——種植」三位一體農業逐步得到推廣,生態環境進一步完善。2003年,糧食總產量達562.2萬公斤,工業總產值達2198萬元,財政收入283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77元。

全鎮有中學1所,在校生958人,入學率為95%;小學10所,在校生189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2%;全鎮教職工213人。衛生院1所。

名優特產

三防鎮特產種類繁多,具有「三香」之稱的美名,主要有香鴨、香豬、香糯香菇等。三防鎮是一個糯米之鎮,特別是香糯,未蒸出鍋則香味撲鼻,三防香鴨肉嫩爽口,純黑的三防香豬皮脆瘦肉,味道可口。三防鎮的牛腩粉、濾粉、括盆粉、大頭粉等都是群眾喜好的小吃。

節日民俗

民族風俗獨特,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傳統節日農曆二月社、四月初八屬稱牛節,娘家送給出嫁女兒五色飯(紅、白、黃、黑、紅白黃黑混合)、五月端五包粽子、七月初七牛郎七女節,據說每年的這一天早上總是下一點小雨,那是牛郎七女情人的分別的眼淚、七月十四屬稱鬼節,這是壯族人繼春節之後的一重大節日,從農曆的七月十三至十六前後四天,出嫁的女兒都要回家走親戚的「三月三」壯族歌節,舞龍亭、舞獅、彩調是三防壯族人民較為盛行的節日活動。

旅遊風景

三防鎮居於貝江河上游,山清水秀,特別是九萬大山原始森林是國家自然保護區之一,氣候冬暖夏涼,是炎熱夏天最好避暑的去處。

鄧小平同志、張雲逸同志在1930年5月和11月先後二次率軍駐地三防水街,其中碼頭的大榕樹下是鄧小平同志組織召開一次重要會議的遺址,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聖地。

三防鎮是桂北壯族人民的聚居地之一,居住木樓獨特,每個村寨基本上都有參天古榕。三防拉川電站建成後,前後近3公里的水域是一個度假最好的休閒去處。

農貿集市

三防鎮自古都基本上自然形成趕集的習慣,如以前一個月每隔十天一集,每到趕集的日子,農產品品種豐富,市場相當活躍。現今三防鎮固定形成了每個月以逢「三、六、九」號為集市。

視頻

廣西融水縣三防鎮韋順行婚禮現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