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上巳節的節日起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上巳節

來自網絡的圖片

上巳節的節日起源上巳(sì)節,俗稱三月三,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1]

  上巳(sì),是指以干支紀日的曆法中的夏曆三月的第一個巳日,故又有三巳、元巳之別稱《周禮·春官·女巫》:「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鄭玄註:「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薰草藥沐浴。」《後漢書·禮儀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為大絜。」《後漢書·周舉傳》:「六年三月上巳日,(梁)商大會賓客,宴於洛水。」因知在先秦時,這個日子已成為大規模的民俗節日,主要活動是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等內容。魏晉以後,該節日改為三月初三,故又稱重三或三月三,杜甫《麗人行》詩中「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云云,就是對唐朝長安曲江風景區內節日盛景的描繪。此節在中國流傳時間甚長,不少地區至今尚有餘韻可尋,當然在節日性質和內容上已發生了不少變化;此外,一般多認為當前南方許多少數民族中盛行的各種以三月初三為期的節日活動,也與古代的上巳節有淵源關係。為此,對上巳節的起源及其原初涵義的探索,成為民俗學研究的熱門課題。

  漢朝學者應劭對上巳節的起源和意義作過闡述,大意是:這種活動遠在殷周時就已經形成,政府還專門設置女巫之職進行主持。因為此時正當季節交換,陰氣尚未退盡而陽氣「蠢蠢搖動」,人容易患病,所以應到水邊洗滌一番。所謂「禊」,即「潔」,故「祓禊」就是通過自潔而消彌致病因素的儀式。為什麼要選在巳日呢?應劭解釋說,「巳者,祉也」,既除掉致病因素,又祈求福祉降臨(《風俗通義·祀典·禊》)。這種看法為許多學者贊同,如現代學者烏丙安認為該節日的原初意義是「古人春季驅邪祛瘟的衛生保健古俗」

  另有一種觀點認為,上巳節起源於蘭湯辟邪的巫術活動,在這項活動中,蘭草被用作靈物。蘭草有香氣襲人的特點,古人在舉行重大祭神儀式前,須先期進行齋戒,其中包括採用當時最好的沐浴方式——蘭湯沐浴,這在楚辭中有生動的描寫。祭神必齋戒,齋戒必沐浴,沐浴用蘭湯,於是蘭湯、蘭草便與神靈有了聯繫。當蘭湯沐浴成為一種辟邪法術時,這種沐浴活動就必須由專職的女巫進行組織和領導。 三月上巳到河邊洗除邪穢的「祓禊」風俗,從起源上看正與蘭湯辟邪術密切相關。由《詩經·鄭風·溱洧》的描寫可以看到,春秋時期鄭國的祓禊活動最為典型:每到三月上巳日這天,鄭國男女傾城而出,來到溱水、洧水之濱,手執蘭草洗濯身體,祓除不祥。同一時期,其他區也有河濱祓禊的風俗。總之,早期的河濱祓禊禮俗與蘭湯辟邪術屬於同一巫術體系,因其皆以蘭草可辟不祥的觀念為基礎的,區別僅在於蘭湯沐浴是個人行為,多在室內,並可隨時實施,祓禊則是集體活動,必在河濱,並須定時舉行。

  早在周朝,每逢三月的第一個巳日(上巳日),人們就要到水邊去祭祀,並用香熏的草藥沐浴。後來人們稱之為禊。《周禮 春官》說:「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意思是:女巫職掌每年祓除儀式,為人們釁浴除災。鄭玄注說:「歲時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到)水上之類,釁浴,謂以香熏草藥沐浴。」這個日子除了宗教作用,還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好處。

春秋時代

春秋時代,《詩 鄭風 溱洧》就寫了少男少女趁祓除時相愛之事。《宋書禮志二》引用《韓詩》說「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兩水之上,招魂續魄,秉蘭草,拂不祥。」

  先秦時代,通過沐浴洗濯而以祈達到消災去病目的的風俗就已相當盛行;而在周朝時,在規定的時間裡行「祓除釁浴」之禮已成為一種制度,並有專門的女巫掌管此事。

  到了魏晉時代,上巳節逐漸演化為皇室貴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們臨水宴飲(稱曲水宴)的節日,並由此而派生出上巳節的另外一項重要習俗———曲水流觴。眾人坐於環曲的水邊,把盛着酒的觴置於流水之上,任其順流漂下,停在誰面前,誰就要將杯中酒一飲而下,並賦詩一首,否則罰酒三杯。魏明帝曾專門建了一個流杯亭,東晉海西公也在建康鐘山立流杯曲水。梁劉孝綽《三日侍華光殿曲水宴》詩曰:「羽觴環階轉,清瀾傍席疏」。

  歷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曲水流觴」活動要算王羲之與其友在會稽舉行蘭亭之會了,大家飲酒賦詩,論文賞景。王羲之揮毫作序,乘興而書,成就了書文俱佳、舉世聞名、被後人讚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後人亦把此碑帖稱為《禊帖》)與「曲水流觴」類似,古時上巳節這天還有「曲水浮素卵」和「曲水浮絳棗」的習俗,即把煮熟的雞蛋或紅棗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誰拾到誰食之。晉張協《禊賦》中對此就有記載:「夫何三春令月……浮素卵以蔽水,灑玄醪於河中。」唐朝時,上巳節已成為全年的三大節日之一,節日的內容除了修禊之外,主要是春遊踏青、臨水宴飲。據宋朝吳自牧《夢梁錄》「三月」條載,唐朝時,皇帝在這天也要在曲江池宴會群臣,同甘共苦行祓禊之禮:「三月三日上巳之辰……賜宴曲江,傾都禊飲、踏青」。杜甫的《麗人行》 對此盛況亦有描寫:「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中唐詩人白居易在《三月三日謝恩曲江宴會狀》一文中也詳細記載了盛會的情況。

宋朝以後

宋朝以後,三月上巳風俗漸漸衰微,但一些習俗仍在流傳。明初時,朱元璋皇帝為示太平盛世、與民同樂,三月三攜大臣們一道春遊,這天「金陵城扶老攜幼,全家出動;牛首山彩幄翠帳,人流如潮」。民國時期,中國各地還留有三月三消災除凶的風俗,如北京一帶「三月三日,病創者多以長流水洗之」、江蘇吳中地區「(三月)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陘上,以厭蟲蟻」、安徽壽春地區「三月初三日,士女多攜酒飲於水濱,以禊祓不祥。婦女小孩,頭插薺菜花,俗謂可免一歲頭暈之病……」

  時至今日,三月初三在中國西南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仍是一個隆重而盛大的節日,從雲南大理每年三月三日舉行的潑水節活動中,依稀還可看到古時上巳節祓禊之俗的影子。但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這個節日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

  漢朝時,三月上巳的風俗在宮廷和民間都非常流行,估計其受歡迎程度大概和我們當前的聖誕節差不多。《漢書 禮儀志》記載「是月上巳,官民皆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病,為大潔。」 魏晉後,三月上巳節改為三月三日活動,也許是為便於記憶吧。《宋書 禮志二》記載《月令》:暮春,天子始乘舟。蔡邕章句曰:「陽氣和暖,鮪魚時至,將取以薦寢廟,故因是乘舟禊於名川也。……今三月上巳,祓於水濱,蓋出於此也。……自魏以後但用三日,不以巳也。」這裡說明了原出於祭祀,同時也說明了漢以後不再作為祭祀儀式,而變成了宴會遊玩的活動。

 元朝時又改回三月上巳日。白樸的雜劇《牆頭馬上》第一折寫道:「今日乃三月初八日,上巳節令。洛陽王孫士女,傾城玩賞。」言下之意,平時養在深閨美女都在上巳節這天出門了,可以盡情獵艷了。

  上巳節的三月三生軒轅

  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由於上巳日和軒轅黃帝誕辰是同一天,近年來不少專家積極倡議將三月三日同時設為「中華聖誕節」,以擴大黃帝文化和上巳節的影響。

中國的情人節

三月來了。一年中最好的時節。

  今年的三月三,廣西壯族自治區將其確定為「廣西民族傳統習慣節日」,全區放假兩天。算一算,加上緊隨而至的清明節,從4月2日至8日,在廣西,人們將能夠盡享五日假期春光,讓人羨慕。

  三月三,是壯族的情人節,從這一意義衍生出來的更多節日內容,使其成為壯族人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

  不惟壯族,貴州侗族、海南黎族、湘西苗族,都以三月三作為自己的情人節,場面無盡熱鬧。青年男女們在這一天,相聚于山林間、溪水旁,自由地尋找自己的所愛、肆意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唱歌起舞,歡快淋漓。

  這個節日,為更多的國人所不知,尤其在北方地域。

  但是,當我們回望歷史,我們發現,三月三,不只在南方少數民族的歌聲里,它也曾那樣天然地鐫刻於漢民族的骨子裡、血脈中。

  三千年前,那些手搖木鐸的采詩官奔走於阡陌之上,聆聽着大自然和人類的聲音,記錄下了我們的情人節和中國愛情。

  「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詩經·鄭風·溱洧》——這首經典的愛情詩里,青山碧水、紅桃綠柳、明媚的陽光、衣着光鮮的可人兒、光潔滑嫩的臉龐、歡喜怦然的心、或粉或白的芍藥花、嬉戲追逐的身影——三月三,原初的自然的大膽的愛戀,在山水間流淌開來,讓人心醉。[2]

參考文獻